“BIM+GIS”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方案中。
日前江苏公布《智能交通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推动BIM正向设计及与GIS融合应用,推进BIM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千方科技副总经理孙亚夫认为,尽管算不上新事物,但在交通领域BIM与GIS的融合是一种趋势。
该方案同时提出,到2022年江苏将建成一批智慧交通基础设施试点示范工程并加快推广;到2025年实现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各领域深度融合。
统计显示,一季度江苏全省铁路建设投资在疫情影响下实现了逆势增长,累计完成10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8.9%,同比增长36%。
据了解,围绕BIM与GIS的融合应用,江苏还将布局建设重点路段、航段,以及桥梁隧道、互通枢纽、船闸等重要节点的交通感知网络,建成覆盖全省的智能交通感知网络。
孙亚夫表示,在智慧交通领域力推BIM与GIS融合,主要是有利于工程管理与维护。这种融合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十分必要。
江苏的智能交通建设方案涉及八个专项行动,“BIM+GIS”是其中之一,而且是第一项行动。类似的方案,目前国内其他地方还不多见。孙亚夫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这种融合应该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他还指出,政府力推BIM+GIS,对三维GIS领域有巨大商业价值,也会进一步拓宽地信产业在交通领域的市场空间。
51WORLD智能驾驶与交通事业部李扬博士也十分肯定该方案可能对三维领域带来的市场机会。
她认为,在智能交通的环境中,BIM+GIS所构建的数字化场景是所有应用落地的基础——无论是从政府职能来看,还是从技术研发来看,它都是一个必要的考量和技术落地的纽带。
在智慧交通领域,千方科技是颇具代表性的地信企业。但对于地信业内而言,51WORLD则相对陌生。事实上,该公司是一家从三维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孪生企业,其应用多在智慧城市、交通、汽车、房地产等行业落地。
李扬指出,BIM+GIS虽不是全新的技术,但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它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价值。而且从中远期来看,这种融合将越来越为地方政府所重视,且不限于交通领域,其商业价值也会越加突出。
据了解,在地信以及建筑规划等领域,BIM+GIS已经发展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目前地信行业内,不少企业都涉及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去年7月,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发布《空间三维模型数据格式》团体标准,明确了三维地理空间数据格式——这对于GIS与BIM的融合是一次促进。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