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院士知多少?
高俊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3年9月出生,汉族,原籍北京市。现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博士生导师。1955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理论地图学、数字地图及地理信息工程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曾主持和参加我国多种大型地图集和地图的论证、设计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俊教授重视从国内外地图学发展史中总结和探索规律、启发思路,对欧洲地形图测绘史,我国明清两代实测地图史,世界主要地图作品分析等方面都有扎实的论证与分析研究。他在地图视觉感受和信息特征的研究工作中,将地图读者与地图看作是一个信息交互的整体,提出地图是空间认知工具和图像思维工具的论点,突破了传统地图学仅仅从制图技术的角度进行理论研究的局限,提高了地图的认知科学意义,显示了地图的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
在此基础上,当80年代计算机技术与方法广泛进入各学科领域之后,他很快将专家系统、可视化、多媒体等强调人——机结合的前沿技术引进并融合于地图学之中,为地图学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思路。他大力推进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制图系统的开发,90年代初将虚拟现实与数字地图技术相结合用于战场地形环境仿真并取得了重要的实用性成果。他认为,从制作传统地图到构制适人化的多维地理信息空间,从传统上作为现实世界的静态模型的地图发展成为对现实世界的动态模拟的环境仿真,是地图学在信息时代质的飞跃,是地图学在21世纪“地球数字化”的大趋势中所面临的新任务。
高俊教授在地图学学科建设的论证和实践中做了大量工作。在解放军测绘学院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地图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建立了第一个战场环境仿真实验室,培养了很多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为我国地图科学的发展和军事测绘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祖勋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1937年6月5日生,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和部委重大科研项目,在航空(天)影像测图自动化方面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摄影测量的产业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使我国的数字摄影测量走到了世界前列。主持研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在国内外推广应用一千余套,产生经济效益逾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
王任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3年10月14日生,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福建省长乐市人。195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科学研究工作。曾任总参测绘科学研究所所长、陕西省测绘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测绘学会理事等职务。主持完成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卫星摄影测量”研究,创造性地提出我国卫星摄影测量的技术方案,首次实现了困难地区目标定位和测图,取得重大突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近数年来,在第二代返回式摄影测量卫星工程中担任重要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在实验一号传输型摄影测量卫星科学实验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研究三线阵CCD相机卫星摄影测量理论中,创造了三线阵CCD相机与四个小面阵CCD混合配置,称之为“LMCCD相机”的设计思想,从而克服了动态摄影对摄影测量精度的严重影响。该设计思想已被采用于我国无地面控制点卫星摄影测量工程设计中。在国内外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论文集一册。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家耀 中国工程院院士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博士生导师。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地图学理论和地理信息工程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他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理事,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GPS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院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担任ICALD与制图委员会委员,著有《普通地图制图综合原理》(1993,排名1);《军事地理信息系统》(1997,排名1);《数字地图制图综合原理与方法》(1998,排名1);《理论制图学》(2001,排名1);《空间信息系统原理》(2001)等。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家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了很多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为我国地图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以及军事测绘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魏子卿 中国工程院院士
魏子卿,1937年4月15日生,河南省睢县人。总参测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测绘学会大地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的重大课题攻关,是我国卫星大地测量学科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世纪70年代初,魏子卿主要研究海上大气折光修正,为远程导弹外弹道测量再入段提出折光修正公式和修正方案。此项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魏子卿主要主持或参与我国卫星大地控制网的设计和布测。1975年他攻关卫星多普勒定位技术,取得了我国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地心坐标系的转换参数。这一转换参数的获得,标志着我国卫星大地测量事业开始走向应用阶段。1978年,他提出建立全国卫星多普勒大地网的建议和设想,创立了多普勒定位的数学模型和平差方法,研制出能够进行分期、分地区处理,具有重点定位和整体平差等多种功能的短弧和半短弧平差程序,园满地获得了全国卫星多普勒观测数据的平差成果。这项成果填补了我国测绘领域空白,标志着我国卫星多普勒定位技术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达到了国际80年代的水平,莸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他提出并担任建立全国规模的GPS大地网课题总设计师,创造性地研究出大规模GPS大地网严密平差方案,应用这一成果对我国GPS一级网观测原始数据进行了整体平差。结果表明:用广播星历处理的相对精度达到万分之一;用精密星历则优于万万分之五;地心坐标的精度达到分米级。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的地心坐标系统达到了一个新阶段,标志着我国在大地测量领域应用GPS定位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他的主要著作有《GPS相对定位的数学模型》、《海上大气折光修正》、《多普勒网短弧法平差》、《GPS截波相位测量中电离层影响改正》等。
许厚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安徽歙县人, 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62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理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许厚泽原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近代外部重力场逼近理论研究。模型逼近方面,发展带约束条件的高逼近级高异常与垂线偏差统一逼近理论和截断误差估算;算子逼近方面,提出虚拟单层密度表示的概念。在中国开拓固体地球潮汐形变研究,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重力潮汐基准,发展顾及侧向不均匀性、椭圆、滞弹性、自转地球的潮汐理论,为在国际和中国建立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的交叉新领域——动力大地测量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4年6月,山东理工大学聘任许厚泽院士为特聘教授。2011年4月,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刘经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男,汉族,湖南省长沙市人,1943年7月1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年9月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获硕士学位。曾任武汉大学校长,现任昆山杜克大学校长。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主编、测绘学报编委、国际GPS地球动力学服务组织(IGS)协调成员、国际"GPS Solutions"杂志编委。1999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负责完成了多项大型科研和工程项目,推动了省级及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在中国的建设。获得三次国家科技进步奖,多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一次国家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还曾获得中国科协“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发表论文150余篇。指导完成了4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和70余篇硕士学位论文,目前指导的在读博士、硕士生有40多名。
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宁津生教授,安徽桐城人,1932年10月22日出生,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物理大地测量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从50年代至70年代,他主要研究我国天文重力水准的理论、方法和精度,其研究成果完善了当时由苏联专家为我国设计的天文重力水准布设方案,部分成果被收入修订后的我国《天文重力水准测量细则》,作为我国重力测量实际作业的依据和标准。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他在国内率先开展“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确定相对大地水准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其成果为确定我国大地原点的地心坐标及椭球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80年代,利用地球磁场和重力场与卫星的相互作用,宁津生采用星上的磁力矩器和可用的一切手段设计出了一整套抢救卫星的技术方案。这在当时是一种大胆和从没用过的方法,他和众多的科研人员一道,经过75天的艰苦努力,使这颗濒临报废的“风云一号”卫星重新建立了三轴稳定的对地定向姿态。80年代中后期,他重点研究局部重力场的逼近理论,由他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新技术项目和国家测绘科学基金项目180阶和36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建立了迄今为止我国阶次最高、精度最好的地球重力场模型。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星重力梯度边值问题的研究”等,是大地测量领域新的、代表发展方向的研究课题。宁津生教授共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地球重力场精细结构及我国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研究、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整体大地测量、大地测量学科发展战略等四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编著出版教材、专著6部,翻译出版外文文献6部,发表论文50余篇。
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
武汉大学教授,江苏镇江丹徒人,1939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至今仍保持着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论文得分的最高记录。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现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
李德仁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他于1982年提出了比传统“丹麦法”更加优越的粗差定位验后方差选权迭代法,被国际测量界称为“李德仁方法”;1985年提出用包括误差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在内的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扩展的可靠性理论来处理测量误差,科学地“解决了测量学上一个百年未解难题”。该成果获1988年联邦德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最佳论文奖和“汉沙航空测量奖”。今天,全世界都在用李德仁的理论去矫正自己的航测平差系统。李德仁教授现从事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多次获得国家及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教材和优秀教学成果奖,共发表论文180篇,著书6部,培养了大批博士和硕士。
李德仁同志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第九届委员。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刘先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级工程师。河北省无极县人。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测绘专家,被誉为测绘界的“工人师傅”。
1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7年成为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教授级工程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刘先林一直致力于航空摄影测量理论与航测仪器的研究工作,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他通过仪器研制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
陈俊勇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俊勇教授,浙江宁波人,1933年5月生,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1981年完成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卫星大地测量专业的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测绘界的第一位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主任。
陈俊勇同志在几何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地球重力场参数计算及地球动力学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就和贡献。推导出大地测量中许多重要公式。他首次利用卫星大地测量资料对我国参考椭球定位进行详尽研究,为后来形成的我国“1980西安坐标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担任1975年我国珠峰高程计算组组长;主持推算和提供我国首次民用地心坐标转换参数并在全国采用;推导的世界“1980年大地参考系”全套参数计算公式被国际组织IUGG于1980年通过并采用至今,这是中国人首次为全球测量基准提供数学基础。他在建立、完善我国测绘基准、大地测量科技发展、完成国家重大测绘任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工作。
陈永龄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大地测量专家。1910年11月8日生于北京。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同济大学教授,岭南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华南工学院、武汉测绘学院副院长,国家测绘总局总工程师兼研究所所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测绘学分编委主任,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40年代致力于大地控制网的布设理论和中国地区地球开关(大地水准面)方面的研究,首次发现了从西伯利亚经过中国东部地区一直延伸到缅甸和马来西亚半岛的大地水准面上翘带;领导闽赣铁路路线的航测工作,为以后中国铁路航测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把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中国铁路路线勘测的创始人。领导并参加制订了中国第一部《大地测量式》和测量规范细则,为建立中国现代测绘体系奠定了基础。1965~1975年期间领导制订了中国历次测定珠穆朗玛峰高程的基本技术方案,解决了求定观测珠峰时的大气折光和推求珠峰海拔高的技术难题。70年代起,研究和探索卫星大地测量新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提出了中国发展卫星多普勒定位工作的战略性建议。
精确测定珠峰高程第一人。曾参加讨论和制定我国第一部《大地测量法式》和测量规范细则,并负责撰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测量法式说明》。
主要著作有《养路工程学》、《大地测量学》、《测量平差法》等。
方俊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1904年10月26日生于江苏武进。1923年入唐山交通大学预科,1926年肄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曾在天津顺直水利委员会、地质调查所工作。1937~1938年在德国耶那地震研究所进修重力测量学。回国后历任地质调查所技正,中央大学土木系教授,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大地测量室主任,同济大学测量制图研究所(后改名为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1951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测量制图研究所所长、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和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并任中国土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测量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并任中国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他是中国大地重力学和地球形状学的创始人。30年代初,和曾世英编纂的《中华民国地形挂图》是中国第一幅较完整的地形图。论文有《应用中国的兰勃脱正形投影上的方向与距离的改正》、《重力异常与垂线偏差》、《天文重力水准的计算模板》、《顾及扁率一次项的地球表面形状问题》等。著有《重力测量与地球形状学》、《地图投影学》、《固体潮》等。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王之卓 中国科学院院士
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河北丰润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9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武汉测绘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校长、教授。40年代发表了《航测垂直摄影光束仿射性变换》,对当时立体测图技术有重要价值。50年代,针对外国专家的山区相对定向公式不足之处,提出了精度更高的公式。从理论上对航测成图方法和空中三角测量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推演出各种方法的精度估算公式,为生产提供了理论根据。60年代初,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加密理论与方案。80年代,指导完成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全数字化测图系统》。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夏坚白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大地测量学家、天文测量学家。江苏常熟人。武汉测绘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毕生致力于我国测绘教育事业,是我国大地天文学的奠基人,并在提高天文方位角测定精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组建、发展我国的测绘教育和测绘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夏坚白先生是中国当代测绘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当代大地测量学家,大地测量学奠基人,原武汉测绘学院首任院长。夏坚白先生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就已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上海同济大学校长。上海解放后任同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夏坚白先生首批当选为自然科学学部中生物地质学部委员,在荣膺这一称号的172名科学家中,他是我国测绘界第一位学部委员。他力主创建我国每一所民用测绘高等学府和中国测绘学会,并受命担任武汉测绘学院第三筹委会副主任、首任院长和中国测绘学会筹委会主任委员和副理事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测量制图组副组长。他还历任上海各界代表会议代表、上海市首届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市中苏友协常务理事、市科学技术协会理事;湖北省科学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科技协会委员、武汉市中苏友协理事、武汉市首届人大代表。他还是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科学文教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武汉分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许其凤 中国工程院院士
许其凤,1936年1月出生,是我国著名卫星导航定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从解放军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毕业留校执教至今。先后担任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他在卫星导航理论、技术、系统的论证设计与建设、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应用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他在国内率先开设了GPS卫星导航与精密定位课程,为实现我国大地测量从人工测量到卫星精确定位测量的跨越;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局部地区可以实现GPS卫星精密定轨,为我国开展高轨卫星精密定轨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他主导下新建的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已进入军队重点学科建设领域。
杨元喜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6年7月生于江苏省姜堰市梁徐镇双墩村。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测量学家,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长安大学双聘院士。2006年7月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他发展了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构建了双因子等价权模型,提出了抗差方差分量估计,发展了抗差贝叶斯估计和抗差拟合推估理论以及自适应导航定位理论。主持完成了“2000中国GPS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工程”和“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工程”,坐标框架点精度分别达到3厘米和3分米,使我国国家大地控制网及相应坐标系统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陈述彭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江西萍乡人,地理学家、地图学家、遥感地学专家。中国遥感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科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地球信息科学的倡导者。创建了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编制有《中国地形鸟瞰图集》,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集》的组织领导工作,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总设计书,并主持和编制,为中国大型地图集的研制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陈述彭长期从事地理制图、航空像片综合制图和地图编制自动化的实验研究。开拓了中国遥感应用新领域,倡导并组织了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发展地球信息科学、推动“数字地球”战略研究,探索“地学信息图谱”的新概念和新方法。(来源|人人网)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