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自然资源管理深度拥抱卫星遥感:15项主体业务应用,500余项应用需求 | 独家解读

无自然资源不遥感。

7月17日,自然资源部网站公布《自然资源部2019年卫星遥感应用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卫星遥感已深入到自然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中。

该报告对2019年自然资源领域的卫星遥感应用进行了集中总结,共涉及15项主体业务应用、9项重大专项工程应用以及18项省级卫星典型应用。

其中,自然资源管理的15项主体业务应用包括: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地表覆盖遥感监测,自然资源生态遥感监测,国土空间规划遥感监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遥感监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遥感监测,地质灾害防治遥感应用,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维护更新,国家地理国情监测,数字中国时空信息数据库建设与更新,海洋基础地理数据更新,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洋防灾减灾,卫星遥感应急保障。

由此可见,目前自然资源系统的每一项重大工作基本都有卫星遥感参与。另外,其遥感应用还呈现几个重点:一是调查监测方面,二是海洋领域,三是防灾减灾和应急领域。

如海洋防灾减灾方面,《报告》明确的遥感应用包括:对渤海及黄海北部的冬季海冰冰情开展每天1次业务化监测,对我国近海的绿潮、部分海区的赤潮、西北太平洋海域的台风,以及我国重点海域的溢油等情况开展遥感监测。

在《报告》中,自然资源部还总结了去年在重大专项工程方面的遥感应用,包括:

去产能监测,全国新能源设施监测,全国大棚监测,全国高尔夫球场监测,全国自然湖泊监测,全国红树林监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曹园”整改情况监测,可可西里盐湖监测等。

据了解,去年自然资源部利用多源光学、热红外遥感影像数据,对885家钢铁企业及568家地条钢企业的用地情况及产能情况进行了监测与分析,对钢铁、煤炭、船舶等开展去产能季度遥感监测。

考察该《报告》,卫星遥感应用还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趋势:从部到省乃至到区县,遥感应用正自上而下深入到自然资源管理的基层工作里。

去年,自然资源部印发推进省级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截至年底形成了覆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1家省级卫星应用技术中心。

此外作为试点,湖南、江苏省级卫星中心,正在探索部、省、市、县(乡)贯通式的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果。

未来,卫星遥感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应用广度与深度将有巨大的空间可挖掘。

该内容属于精选文章系列, 后获取已享有的阅读权限

升级PRO会员,享有以下权益

  • 解锁泰伯网专业深度文章
  • 免费阅读/下载12篇智库常规报告
  • 免费观看全库直播视频及回放

立即升级会员


还没有泰伯账号?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