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王家耀:“互联网+”时空下,大数据与新型智慧城市如何紧密融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王家耀以“‘互联网+’时空大数据与新型智慧城市的若干思考”为主题,在大会现场做了精彩演讲。

以下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王家耀先生以“互联网+时空大数据与新型智慧城市的若干思考”为主题的演讲内容(未经本人审核):

王家耀:大家上午好!

泰伯网

关于互联网+的问题,2015年3月5号全国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来的,随后发布了行动意见。2016年3月18号,公布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在规划纲要当中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计划,分别在很多篇、很多专栏里都提到了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等。

“互联网+”是什么?我理解“互联网+”本质上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全工作流、全产业链、全价值连中深度融合集成创新应用。“互联网+”现在开始融入各行各业,我们这个时代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中国已经开启了“互联网+”时代大门,必将引起一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互联网+”的特征,跨界融合,“+”本身就是跨界。创新驱动,由传统的资源驱动方式发展为创新驱动发展。重塑结构,打破原油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尊重人性,互联网力量之强大最根本的是源于对人性最大程度的尊重。开放生态,真正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连接一切,这是“互联网+”今天的目标。

什么是时空大数据?我这样理解的,指大数据 与地理时空数据的融合,用行业的话来讲,就是以地球为对象,基于统一时空基准,活动在时空中与位置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大数据。这样界定时空大数据是基于两个事实:一是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二是从可视化角度讲,所有大数据只有当其与地理时空数据融合后,才能直观的为人们提供大数据的空间概念。大数据本质上就是时空大数据。时空大数据揭示了几乎所有大数据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产生的与位置直接或间接相关联的,大数据本质上就是时空大数据。

时空大数据的类型很多,时空大数据已成为制造业创新的动力,我国54%的制造业正在应用数字化工具推动发展。时空大数据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位置特征,时间特征,属性特征,尺度特征,多源异构特征,多维特征。

下面重点谈谈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首先要考虑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规律是什么?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一定规律一样,城市信息化发展也有一定的规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根据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规律,智慧城市的根基是什么?智慧城市的根基就是数字城市,有了数据流、信息流才需要信息高速公路,所有的要素要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跑的又快、又好又安全,这就需要智能化。

智慧城市的根基在哪里?我们提出了总体框架,电子政务系统逻辑框图、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内容框架以及数字企业内部框架和数字社区内容框架,我们认为现在搞智慧城市仍然脱离不了框架。数字城市建设成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数字城市建设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信息获取手段单一,缺乏动态更新;第二,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基础设施,信息不能共享;第三,城市空间信息系统异构现象突出,第四,书院多源异构问题突出,数字城市应用服务效果不明显,政府、企业、公众的获得感不强。

智慧城市“智”在哪里?本质上讲智慧城市就是让城市更聪明,首先,综合感知;第二,全面互联;第三,深度整合,我们必须整合;第四,资源共享,这是一大难题,如果搞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够解决数据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这个问题的话,我觉得是失败的“智”在哪里?协同工作。智在智能服务。

智慧城市建设状况,据我了解已经有386个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其中省级和副省级智慧城市建设达到100%,地级市建设智慧城市达到74%,县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达到32%,取得了一些进展。

新型智慧城市“新”在哪里?根据智慧城市建设暴露出来的问题,亟待加强顶层设计、抽规划、科学引导、有序推进,正在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发改委、中央网络办等25个部门成立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什么是新型智慧城市?应该是适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化创新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发展融合创新,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新模式、新形态。要点:着眼点,新型城镇化的着眼点是“人”,幸福感、获得感成为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和关注民生幸福需求的响应。

新型智慧城市的任务,新在哪里?新理念,所谓新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还有一个服务发展理念,一切为了服务,一切都是服务,以人为核心,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基本价值取向。新思维,时空大数据思维,要认识互联网、使用互联网、适应互联网。新方法,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方法。

数字城市到无线城市到智慧城市再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城市相当于有了车、车上有了货,车要开动,货要流动,因此必须网络化,相当于建设高速公路,有了信息高速公路数据才能流动,有了信息高速公路数据才能流动,但高速公路上也会产生各种问题,必须有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这就要建设智慧城市。

新型智慧城市如何建?指导思想层面,第一,把握方向;第二,规划先行;第三,示范引领;第四,边建边用,要准切入点;第五,注重实效,坚决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第六,统筹协调,贯彻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个统筹”。

技术方法层面,我认为应该实施“6+1”工程,一是构建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强化共用、整合通用、开放应用。

第二,构建一张天地一体化的城市信息服务栅格网。网格实际上是互联网家族中一个成员。所谓城市信息栅格网是以栅格化信息网络为依托,集合程十信息获取、处理、应用于一体,并和管理平台、数据中心、应用平台联结在一起。

第三,构建一个基于城市信息服务栅格网的通用功能平台,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调度管理和服务化封装,支撑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智能化。

服务描述,描述以后要进行服务注册,对网络上所有节点要分类,形成的体系结构。实现流程,首先,要生成服务,封装服务,然后部署在栅格化信息网络上,用户通过门户节点来发现服务,然后提出服务需求。栅格网条件下的城市信息服务模式,把N个系统的功能分解开来,我们用标准进行封装,部署在网络平台上,向所有用户提供他所需要的服务。在这样一个思维下,我们可能有这样的服务模式,基于网络服务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空间数据与操作。基于网格服务的,基于云计算时空信息服务的,基于位置的服务等。

第四,建立一个开放共享的数据体系,形成一致性的数据库,时空信息云平台要达成三个目标:第一,要共享,所有时空信息在网上共享;第二,聚合;第三,交换,不能各自为政,要交换。一致性数据集,核心是解决多源异构信息的时空不一致、语义不一致等等。建立时空大数据中心,解决时空大数据分析与挖掘问题,时空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情况下,必须改变过去的看法,过去由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到决凑支持,现在在大数据下,必须通过数据挖掘发现知识,然后决策支持。

第五,构建一个高效的运行指挥中心,实现城市资源的汇聚共享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为城市高效精准和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支撑。第六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保证新型智慧城市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所谓“+1”,就是构建一个GIS+BIM 3D可视化平台。BGIS数据模型,规划业务数据中心提取,城建归档数据中我获取,其他部门属性关系。CAD二三维交互式建模。

产业层面,我们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理论体系,要围绕时空大数据科学理论体系构建时空大数据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第二,构建技术体系,采用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技术体系,形成大时空数据技术。第三,构建产品体系,我们要有硬件、软件集成产品,还要有各种各样的产品。从产业层面讲是理论、技术、产品三个问题。

案例:智慧苏州规划纲要,2010年为苏州做智慧城市规划纲要,部署3个任务、6个平台、9大工程。当然,也有问题和难点:共享难、运营难、融资难、产业化难。我们也做了应用示范系统。

小结:第一,按照城市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数字城市史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的根基,数字城市是基础、是城市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所以,由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是我们应遵循的。

第二,无线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需要,是由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桥梁和纽带,无线城市的技术水平越高、应用越普遍,指挥车时建设越顺利。

第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新型城镇化的需求提出来的,需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坚持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一个尊重和五个统筹的指导思想。

第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能促进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否也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发展。

第五,坚持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满足人的需求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决定了智慧城市建设必然是城乡一体化的。

谢谢各位!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