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方正国际的智慧魔方 做中国的IBM

智慧是把信息孤岛连在一起,是非常复杂、非常深刻的变革。

  “方正”醒目的LOGO映衬下,管祥红坦然地坐在那里,侃侃而谈,他所思虑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产品研发。管祥红曾经是北大的高材生,1996年受命奔赴日本组建方正株式会社,这便是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下称“方正国际”)的前身,历任总裁至今。

  管祥红对IBM公司一直情有独钟,认为无论从产品矩阵到业务矩阵,IBM的维度都非常齐全。这种个人情结甚至移植到方正国际的定位——做中国的IBM。方正国际始终将“软”实力作为核心竞争力,十多年来,方正国际已经发展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服务企业。

  迄今为止,方正国际每年申请的专利都在一百多项。业务聚焦金融、公安和地理信息、医疗卫生、智能交通、媒体等五大行业。尤其在医疗卫生方面,方正国际全面助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SmartHospital建设,已经建立智慧医疗的典型案例。

  住建部发布的90个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中,方正国际参与了很多项目。管祥红对于智慧城市有着深刻的理解,“如果讲智慧城市,我认为它还是个愿景,实事求是地讲一百年都不一定能达到,这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虽然方正国际已经在很多地方积极实践,然而对于智慧城市的建立,管祥红依然心怀远忧。

  尚未破题

  李强强:你在产业的第一线,你觉得智慧城市现在这个话题已经破题了吗?现在是什么样的状况?

  管祥红: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而且已经达到了非常深的层次,但是远还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力。从这种意义上讲,智慧城市已经逐渐变得可能,而且逐步展开,但只是刚刚开始。按我的理解,智慧城市是分层级建设的,垂直部门孤立的信息系统会逐渐在更高的层次互联互通,而且在过去不连接的地方也会形成连接,产生更大的数据量,通过更好的辅助工具,帮助运营者和城市生活群体做出智慧性的决策,这些还没有开始。

  目前发展比较好的城市,仅是局部会取得一些成功。比如侦缉,基于数据整合,破案的效率大幅提高;再比如交通,车辆和信号的融合,使得行车更加畅通;再比如医疗,基于数据归纳,更加准确诊断,同时大力发展医学研究。这些层面的变革现阶段是可实现的,但是将健康、交通、能源、水、教育等城市运营和生活的诸多方面融合在城市级,综合考虑信息化建设,至少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生活。

  李强强:你的判断很清楚。我看到也有一些专家同意你的观点,现在智慧城市还没有破题。

  管祥红:如果现在有人还说智慧城市不重要,一定是个盲痴。只是依照目前的情形,的确还没有破题。

  李强强:是否某些行业连共识都还没有达成?

  管祥红:中国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具有很强的优势,例如城市级信息建设就需要城市运营的决策者和资源协调者高度统一,这个只有在中国社会才能做到,因为国家具有并掌控了很多资源,具有无法匹敌的资源统筹协调能力;在国外则不同,行业私有化导致决策体系都是高度分散的。

  李强强:从现在看,你觉得智慧城市这个浪潮里面,智慧城市建设最大的误区是什么?

  管祥红: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高度专业而且跨部门的工作,专业复杂性难以简单估量,现在几乎没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是最大的误区。

  底层的专业力量

  李强强:有一些专家认为智慧城市需要顶层设计;也有一些专家觉得,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新话题,不能等所有事情都想好了再做,应该一边尝试,一边再总结经验。这两个观点,你更倾向于接纳哪个观点?

  管祥红:东方人的传统思维认为做任何事都需要顶层设计,这源于圣哲思想的依赖,我不赞同。其实一个社会、一个企业越往下走越专业,只有建立在这种专业思想上的社会,才能真正发展起来;这种思维不可能是向上的,向上唯有瓶颈,这是我非常坚定的认识,如同企业经营,如果每个人都希望总裁对所有工作都比员工熟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实上,每一个员工,他替我分管一个专业部门的时候,这个人在这个领域应该比我更加专业。一层一层往下走的时候,才会达到更精专。

  社会发展一定不是基于顶层设计,而是基于开放的认识,民间的活力才能推动发展形成智慧集合。不同领域的集合就会形成很多公开的、基于民间的事实标准,推动信息化的水平走向更高层次。大家所期待的智慧城市、智慧的生活,无法剥离于这种开放。

[page]  李强强:另外有观点认为,没有顶层设计,就无法形成统一标准。例如,住房和城市建设部(下称:住建部)发布了90个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业界称为“90家”。很多专家、领导看到这个数字,认为有必要形成顶层设计,所以现在住建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就联起手来。

  管祥红:关于“90家”,我们也参与了其中很多活动。然而并非顶层设计,而是民间探索,毕竟智慧城市并不是单纯的理论。

  国人习惯的思维,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解的,其实不然。假设有解,而后作解,本末倒置的行为浪费了社会资源。市场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底层活力充沛,经验丰富,认识深刻,所以基于“智慧”命题的真知灼见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不是顶层设计出来的。

  任何一个行业,存在合理竞争才是正常的,社会不可能用一个模式来统筹,需要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设计、不同的特点。尤其是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来基于不同的想法、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正常的发展模式,才会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

  标准源于实践

  李强强:顶层设计,我们可以慢慢摸索,慢慢尝试,然后再总结,再提炼。但是说到标准,你觉得是否应该先建立起来这个标准体系?

  管祥红:标准本身是出自于实践的,需要总结某些规律的时候,需要推广提高效率方法的时候,才需要标准。现在智慧城市尚未破题,标准从何谈起?

  李强强:住建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之前已经出了一个原则性的指导,说是还不够,还要细化,究竟什么叫智慧城市,不能地方说了算,也不能企业说了算。

  管祥红:智慧城市的内涵丰富无比,而且会与时俱进,个人认为定义一些“普世标准”即可。把自由留给市场,把空间留给市常社会的发展同企业发展的道理相同,是基于底层的发展,决策放到底层时候,社会才有所作为。

  政府要做推手

  李强强:智慧城市的建设,国家应该做什么?

  管祥红:智慧城市的建设,国家要做的事情就是鼓励政府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市朝的手段,呼吁大家参与竞争,这是唯一的模式。竞争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产生很多制定游戏规则的机会,政府推动、放手民间,通过市场手段和民间行为的自我约束,双管齐下才能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再讲一个实例,Internet是美国人垄断的,美国一些协会联合抵制政府来干预Internet。美国是最发达的国家,为什么还会这么做?因为只有基于市场竞争,只有基于市朝的运作手段,才能确保它健康、长期地发展。唯有市场是最真实的,唯有竞争是最合理的。

  李强强:你认为智慧城市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管祥红:智慧城市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跨部门的流程协作问题,第二是跨部门的数据整合问题。一个是数据,一个是流程。IT产业的人看这两个方面,并不是什么特殊的概念,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讲,都是一样的。什么叫不智慧的城市?比如信息孤岛,我们把它定义成不智慧的城市。所以需要解决的是孤岛的问题,而这里面涉及不同部门的协调和组织的问题,非常困难。

  李强强: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矛盾是,政府部门没有意愿来干这件事。“我为什么要开放给你呢?”

  管祥红:说得太对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认识到整个问题的复杂性。就像企业,当每个部门都需要跟其他部门连接的时候,意味着要暴露更多的信息,势必会增加很多职责范围。

  智慧城市要一站式服务,某个地方递交了某位客户的需求后,后台有一个适当的流程代替人为处理。

  城市建设也是一样的,有机的整合城市的服务功能,以一种智慧的形式展现在你要服务的受众面前,这就是智慧的含义。智慧更多的是把信息孤岛连在一起,是非常复杂、非常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涉及众多部门参与,需要系统的统筹和强有力的推动。(陈思辰)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