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30日,上海一个旅游团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峡谷附近旅游时发生车祸,造成7死10伤的恶性事故。2月12日,美国运输安全委员会公布了这次翻车事故的原因是司机驾驶失误造成的。这次跨国的车祸事件引发了世人的瞩目,也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行车安全的关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统计数字,全世界的交通事故平均每年造成120万人死亡。全世界每年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死亡的经济损失总量达到5000亿美元。交通事故死亡已经成为全球暴力和伤害死亡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危害人类健康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要有效地减少车祸,除了要强化司机和行人的安全意识外,开发一些有利于保障行车安全的新技术也十分必要。
中国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死亡率令道路安全设施面临升级的迫切需求。如果让高速公路上传统的防撞沙桶、混凝土防撞墩被新型的吸能防撞栏取代,就有望最大限度降低碰撞事故中驾乘人员的死亡概率。新型防撞栏将安装在高速公路的隔离带上,当受到车辆正面撞击时,防护格栅会吸收冲击能量;而受到侧面撞击时,系统还会纠正车辆行驶方向。如果全面装备到国内高速公路上,可以在未来十年内挽救约2万人的生命。
在汽车上加载一些智能电子设备可以减少司机犯错的概率。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者思朋斯博士表示,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嗅觉和触觉等感官功能,来开发那些使驾驶更加安全的汽车性能。打瞌睡和分神是车祸和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的头号肇因。震动型座椅、安全带或脚踏板可以在危险情况下以微妙方式向驾驶者发出警告。尽管目前的汽车还没有采用震动功能,但是有关专家预计,所有新车到2020年都将把震动提示作为标准配备。
为了防止司机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可以防止超速的GPS。这项实验由美国NSW公司负责实施,先期在100辆汽车上安装了GPS设备。这种设备并非普通的导航仪,而具备更复杂的结构。当车辆超过限速的时候会向司机发出警报,甚至会切断油路来强制车辆减速。
为减少因疲劳驾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我国研究人员新近研发的一种疲劳预警系统可能会成为司机的“助手”。疲劳预警系统是基于测谎仪研发时曾用过的皮电信息分析法而研制的,通过监测人体生物表皮电信息的变化曲线,再辅助语音二维信息分析,判断出人体是否进入疲劳状态,防止汽车司机打瞌睡。
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开发一项名为“弹出式引擎盖”的新技术,用以在发生汽车与步行者相撞事故时,通过缓冲减少步行者头部等部位受到的冲击。在出现事故时,弹出式引擎盖将上升9厘米左右,从而缓和坚硬的引擎部分对步行者造成的冲击。为了有效保护行人,还有研究人员提出在车身外部设置安全气囊。
美国、瑞典、日本等国的交通部门正在汽车上推行一种“酒精保险锁”,有望杜绝酒后驾车。驾车者在发动引擎前,须向车内一种小型酒精检测装置吹气,并很快得出酒精浓度,如果酒精浓度超过标准值,引擎将无法启动。除“酒精锁”外,人们也在研究其他能减少酒后驾车行为的高科技装置。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开发出一种安装在汽车变速档把上的传感系统,能通过司机的汗液测量血液中的酒精浓度。
推行新的交通信号系统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车祸。比如,英国运输署发明了一种智能交通灯。这种智能交通灯能够探测到将会闯红灯的超速车辆,并延迟对面马路转绿灯的时间。它还可以计算出路上的车辆数目,为减少交通堵塞,自动调整转绿灯的时间。这种技术甚至可以探测到全部车辆能否及时刹车,以避免车祸。
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隐患。智能交通系统采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手段对传统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改造,从而达到增强系统运行效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能源消耗和对自然界的污染等方面的目的。1995年3月,美国交通部首次正式出版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明确规定了智能交通系统的7大领域和29个用户服务功能,并确定了到2005年的年度开发计划。其中7大领域包括:出行和交通管理系统、出行需求管理系统、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
虽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配备车辆的家庭将会越来越多,发生车祸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多;但是我们相信,随着行车安全技术的不断进步,车祸将会越来越少,我们的城市将变得更加美好和安全。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