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手机上网渐成主流 将来或取代电脑上网地位

  •   随着3G的到来,手机上网将成为人们重要的上网方式。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手机,似乎有取代电脑成为最主要上网方式的可能。

移动网络已不仅仅是一个新鲜的名词,而是一个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鲜活的市场。1月23日,CNNIC发布了《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手机上网人数达到1700万,占网民数的12.4%。

泰伯网

移动网络的发展不仅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潮流和趋势,而且已经成为推进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手机由通信工具变身为个人信息服务中心

手机可以干什么?这似乎是一个简单而又朴素的问题。但随着功能越来越强大的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对手机的作用却越来越难以说清。

自从2002年中国移动和联通先后开始提供手机上网服务以来,已走过了四个年头。在6个月前的第18次调查中,手机上网用户数量为1300万人,增长速度超过30%。从大体上看,手机上网的用户数量已经接近于2000年的互联网网民数量规模。

手机的智能化发展、以人为中心,不仅是功能上的整合,更是一种物质和生活形态上的整合。彩铃、上网、游戏、手机动漫等手机增值业务日益被手机用户追捧,传统的通话服务作用进一步减少,手机电视、视频通话等更多内容融入百姓的生活,多元化的手机应用给人们呈现出另一番天地。

应该说,移动网络对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有突破性创新,手机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便携,比广播更丰富,集四大媒体的优势于一身,给人们带来的是视听方式和传播模式的革命。

四年来,移动网络的发展脉路清晰,在手机外观变化不大的同时,功能却发生了质的飞跃,手机已经由通信工具变身为个人信息服务中心。有专家表示,手机庞大的用户群、上网便捷性、移动性等特点造就了以手机为终端互联网市场将成为未来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如此巨大的市场商机将使运营商、服务商、开发商、制造商、销售商蜂拥而至。

手机上网?电脑上网?

一些专家称,随着3G网络的热用,视频和数字电视的回放、3D游戏、双向视频传送、声音识别、视频记录、互动的基于地点的服务以及基于向导的搜索功能,都将陆续出现。

移动网络将会随着3G的出现而发挥出它的全部潜能。未来的手机上网概念或许将被重新改写,从而远远超出了我们现在用电脑上网的意味。除了基本的通话功能外,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购物、付账、购票、阅读新闻、玩游戏、发电子信件,或是寻找所在区域里的一个特定的商店等。

由此可见,电脑上网将受到挑战,手机上网或许将成为未来主要的上网方式。同使用电脑上网相比,手机上网几乎不受时间、空间、设备等限制,轻松,随意。从长远来看,许多目前建立在个人电脑设置基础上的在线活动可以通过手机的参与得到补充,或者可以被全盘移植到手机上。

手机上网逐渐普及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调查发现,86.4%的网民认为“费用高”是目前最大的困扰,并有69.6%的用户因此而放弃了手机上网;而另有33.4%的网民认为“速度慢”,并有41%的用户因此而放弃手机上网。除此之外,不方便、可获取信息太少等也成为阻碍手机上网进一步普及的原因。

手机上网迎来高峰期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谈到了这样一个观点:“移动互联网产业是惟一一次亚洲超越美国的技术信息化革命。”这样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更值得我们把握。

尽管移动网络面临着种种瓶颈和问题,但毫无疑问,随着3G的来临,移动网络将迎来一个发展高峰期。而技术的发展,这些障碍将被一个一个地排除。

3G来临,手机上网的现状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譬如一直令人苦恼的小屏幕问题,一些有效的探讨和尝试也让人备受鼓舞,将手机的内容通过 蓝牙技术,直接传到一张极薄的可卷曲的电子纸上。目前这些在技术上已经能够实现,只是成本太高,还不能普及。依照电子产品的降价速度,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项技术的普及应用不会太远。

运营商对无线网络的垄断将迟早被打破。以互联网为例,它早期是美国军方专用的网络,现在已被全世界共用。当手机无线网成为我们上网的首选时,这种技术垄断的壁垒必将被打破。

现代手机的电脑化、高智能化正成为一种趋势,终将有一天,以手机为中心的第五媒体将成为未来媒体的主流。

正如专注于“电脑手机专家”的厂商多普达CEO李绍唐所言:手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未来的生活将是一个被无线所统治的世界。(高骥远)


小调查:你认为手机上网能取代电脑上网吗?

一定会,手机是随身携带的
不会,手机上网只是电脑上网的补充

【投票结果】【发表评论】

中国网民手机上网成新潮流 人数已达到1700万

日本互联网如火如荼 手机上网已超过计算机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