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李建成:从10米到1厘米 实现精度“三连跳”

李建成院士的办公室位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二楼,相对于校门前闹市的喧哗,有些冷清寂静。在这栋小楼里,他一待就是29年,并不断攀登学术高峰。14日傍晚,记者采访了李院士。他思维敏捷,语速较快,需要屏息凝气聆听。

  人物名片

  李建成,男,1964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测绘学院院长,长期从事地球重力场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研究,特别在精密高程基准面建立与维持、高程测定模式现代化、卫星重力、海洋卫星测高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是我国该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是首批国家测绘局科技领军人才。

泰伯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测绘学院院长李建成

  李建成院士的办公室位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二楼,相对于校门前闹市的喧哗,有些冷清寂静。在这栋小楼里,他一待就是29年,并不断攀登学术高峰。14日傍晚,记者采访了李院士。他思维敏捷,语速较快,需要屏息凝气聆听。

  记者:您46岁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2011年该院增选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有什么感想?

  李建成: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所从事的科研领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攻克,我和我的团队要一如既往,以苦为乐。当选院士后,科研和教学仍然是我的两项首要任务,要做得更好。

  记者:您主要的学术方向,是致力于“大地水准面精化”和“高程基准现代化”的世纪性难题研究,请您解释下具体是做什么的?

  李建成: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一把“尺”可以直接测量崇山峻岭相对平均海水面的高度。大地水准面精化和高程基准现代化,就是通过卫星定位技术直接精确测出经纬度和海拔高,彻底改变了传统依靠人工标石定位的做法,减少误差,建立准确的地球表面空间三维数字化模型。

  记者:建立精密的大地水准面,有何作用?如何渗透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李建成:大地水准面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大到国防安全领域,还比如石油勘探等,小到修路、建桥、建房、挖隧道、绘制地图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记者:这一技术相对于传统测绘技术有何创新?

  李建成:传统高程测量依靠人工外业布点,埋设地面标石,来获得高程信息,需要国家水利部、总参测绘系统、国家测绘系统、国家地震系统四个部门通力合作,花费上10年的时间,才能建立国家高程控制网。有了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后,仅需电脑就能获得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地形、地貌信息,结束了完全依靠户外作业的历史,根本改变费时、费力、耗资巨大的传统基准建立与维持模式。

  记者:这一技术的巨大价值已在汶川大地震中凸显出来。

  李建成:汶川大地震时,剧烈的震动,使当地地形、地貌瞬间发生巨大变化,也破坏了人工标石。若按传统办法重新测量,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但采用“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仅用15天,就重建了灾区“数字化基准”,对建立灾区应急通道、监测堰塞湖水位等抢险救灾及后期重建起到巨大作用,这一技术也在后来的玉树、舟曲地震救援中发挥功效。

  记者:国际大地测量界在上世纪90年代把“确定1厘米级精度大地水准面”列为世纪性难题,并作为本学科21世纪的全局性战略目标。您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如何?

  李建成:我研究这个问题22年了。我从1990年开始从事大地水准面研究,上世纪90年代末,将我国大地水准面精度从3至10米提高到分米级,本世纪初首次将省级大地水准面的精度提高到5厘米,城市大地水准面精度提高到1厘米,实现了精度“三级跳”。

  记者:我国实现的厘米级精度大地水准面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处于何种水平?

  李建成:上世纪90年代,我国大地水准面的研究水平在国际上还相对落后,2000年后与国际同步发展,现在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目前,仅有加拿大、美国、中国,能在广阔的国土上实现厘米级大地水准面,因为中国的地形远比美国复杂,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在部分技术上还要优于美国。

  记者:高山、隧道、跨海大桥的高程测量是测绘难题,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有何优势?

  李建成:结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解决传统高程测定方法“翻山跨海”作业的难题。比如,我们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跨度33公里的东海大桥精密高程传递,并在青岛海湾大桥和港珠澳大桥中推广应用。在塔里木、柴达木等地区建立的大地水准面,为环境恶劣地区的石油勘探、油田建设提供测绘基准保障。在明水哈密高速公路,及翻越东天山的伊吾连线、茂县到绵竹公路、蓝家岩隧道等工程中,解决了我国地形复杂地区公路、隧道建设中测绘作业的突出问题。

  记者: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李建成:兴趣是动力之源,有兴趣,工作起来才有热情。碰到问题的时候,要执著,不怕苦难,不断思考,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对每个任务,都尽力做到完美。(龚雪 潘妮 吕兴)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