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智慧南京时空大数据平台通过国家验收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微服务、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构建了南京市安全统一的时空基础设施。

不仅市民出行习惯使用地图导航,对于城市的管理者来说,智慧化管理更需要电子地图的支撑。近日,智慧南京时空大数据平台通过国家自然资源部的验收,平台动态发布鲜活、立体、权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智慧南京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时空数据支撑。   

随着城市对管理的精细化、场景化的升级,二维电子地图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市规划资源局在“天地图·南京”的基础上,启动智慧南京时空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市规划资源局测绘管理处(地理信息处)处长贾凉告诉记者,国家试点项目“智慧南京时空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微服务、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构建了南京市安全统一的时空基础设施,提供了一站式地理信息便捷服务。从单一在线地图服务向综合地理信息服务转变,从二维数据服务向二三维数据服务转变,南京时空大数据平台(天地图·南京)实现了“一次投入、全市共享”的应用格局。平台在线访问部门数日均83个,累计服务访问量41.9亿次,服务访问频率达328万次/天,数据输出量达33.28GB/天。

平台与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合作共享、联动更新,建成全市标准地址库,汇聚南京107万条标准化地址、98万条兴趣点数据。为了让地图立起来,平台还在分步推进“实景三维南京”建设。目前已建成覆盖全市域6587平方公里的建筑三维白模、重点区域约400平方公里倾斜摄影三维数据。

贾凉解释道,在实现三维模型数据脱敏脱密前,平台发布建筑白模数据,也就是将现实中的建筑在图上以白色体块模型呈现,既保证了三维数据服务安全高效,又大大方便了相关部门的智慧化管理。例如,沿街建筑从平面地图变成具有实景感的信息模型后,房产部门可以在其智慧平台上精确区分危旧房,从而落实好动态监管。产业园区有了三维南京的实景,可以对每一幢楼进行信息标注,从而对园区的产业分布、单位GDP贡献等实现智慧化管理。

作为试点城市,南京平台的最大亮点是应用。以往不少部门、单位搭建自己的智慧平台,都是从商业地图购买信息,花费不菲。这些平台信息多数难以共享,也因为地理基准底图问题带来实际定位的误差。而南京时空大数据平台(天地图·南京)是智慧南京、智慧政府建设的基石与底座。目前,已有34个市级部委办局、江北新区以及11个区级政府接入,支撑了南京市城市排水监管系统、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系统、南京市数字城管系统、江北新区一网统管平台、建邺区平安联盟IOC监控系统等141个地理应用系统,为南京市“政务一张图”的建设奠定基础,让智慧城市管理更聪明。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