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卫星打卡红色路,见证祖国大发展

跟随卫星视野,看祖国壮美山河,寻找卫星影像中曾经的烽火岁月与当代的宏伟地标,见证时代与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

导语  

今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带领亿万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当惊世界殊”的成绩。让我们跟随卫星视野,看祖国壮美山河,寻找卫星影像中曾经的烽火岁月与当代的宏伟地标,见证时代与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

  卫星看红色地标

  100年前,上海法租界的贝勒路树德里3号(今兴业路76号会址),李达、李汉俊、毛泽东、邓恩铭等1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代表和2位共产国际代表,围坐在一张餐桌旁,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从此,中国出现了一个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出发,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和塑造了世界的未来。

泰伯网

  图1:中共一大会址

  图1是资源卫星从太空中拍下了中共一大会址的影像。22年前,我国与巴西合作研制的中巴资源一号卫星发射升空,成为我国第一代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也为后续该系列卫星研制奠定了重要基础。经历20多年发展,资源卫星形成了“资源一号”中高分辨率光学遥感,“资源二号”多光谱、微波、重力与磁力遥感,“资源三号”高分辨率立体测绘等卫星家族,在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国土资源、农林水利、环境保护、减灾救灾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此前4个月,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中国革命悬于一线。风雨飘摇之际,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泰伯网

  图2:八七会议会址

  从图2可以看到,八七会议会址位于今天武汉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这里蛛丝密布、车水马龙,高景一号把它永久定格在影像中。2016年航天科技集团发射高景一号01组两颗卫星,是我国首型0.5米级商业遥感卫星。它的影像清晰,分辨率高,繁华街区中僻静的会址小楼明晰可见。

  泰伯网

  图3:遵义会议会址

  从图3可以看出,在“高景一号”的影像中,遵义会议纪念馆方方正正、灰白相间,坐落于巍峨雄伟的凤凰山麓、蜿蜒流淌的湘江河边。1935年1月,党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此时,中央红军反围剿失败,突破重围进行长征,人数锐减至3万多人,我党已经走到生死攸关的关口。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卫星遥望新地标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一条巨龙将茫茫伶仃洋划为两半 ,蜿蜒绵亘伸向远方,这就是港珠澳大桥。 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伶仃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

  泰伯网

  图4:港珠澳大桥

  图4是“高分一号”拍摄的16米分辨率的港珠澳大桥。2013年,高分一号卫星发射升空,配置了2台分辨率为2米全色/8米多光谱的高分辨率相机和4台分辨率为16米的多光谱中分辨率宽幅相机。自发射起,“高分一号”运行稳定,各谱段图像清晰,图像色彩逼真丰富,向国土资源系统、地质行业及科研院所等100多家单位和机构提供了大量遥感图像数据,成为遥感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卫星之一。

  今年3月,中国天眼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发出邀约,征集观测申请。中国天眼全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坐落于贵州省平塘县的一处大窝凼。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可以重现宇宙不同时期的图像,探测信号最弱的脉冲星,不断扩展观测样本的数量。

  泰伯网

  图5:中国天眼FAST

  图5是2019年11月,“高分二号”拍摄的中国天眼建成后的影像。“高分二号”于2015年投入使用,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是我国首颗空间分辨优于1米的民用光学遥感卫星,具有亚米级空间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态机动能力等特点,有效地提升了卫星综合观测效能。

  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顺利竣工。它是“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有着许多世界之最的称号: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体机场航站楼、世界施工技术难度最高的航站楼、世界最大的采用隔震支座的机场航站楼、世界最大的无结构缝一体化航站楼。

  泰伯网

  图6: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同样是在2019年,高分七号卫星发射升空,拍下了图6这张大兴机场的遥感影像。“高分七号”是我国首颗民用亚米级高分辨率、1:10000比例尺立体测绘卫星,具有极高的定位精度,打破了我国高分辨率立体遥感影像大量依赖国外卫星的现状。它拍摄的机场真彩色融合影像,可以清晰识别机场跑道标志标线和汽车,色彩自然,信息丰富。

  

  对地观测见证时代发展

  影像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折射出我国卫星技术和能力的迅速发展。1975年11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建设迈出了第一步。20世纪80年代,以资源系列卫星为代表的传输式遥感卫星启动研制,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系统进 入了高速发展期。

  历经40余年,我国已成为对地观测大国,先后发射了资源系列、环境系列、风云系列、海洋系列、高分系列等民用卫星和以“吉林一号”“高景一号”为代表的商业卫星,形成气象、海洋、资源、环境与减灾四大天基对地观测体系,广泛应用于气象观测、环境和灾害监测、国土资源调查、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海洋观测、地表覆盖和自然现象观测等各个领域,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

  尤其是2020年,我国重大科技专项——高分工程系列卫星全部发射完成,每一颗高分卫星都实现新的技术突破,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空白。高分星座建成,使我国形成高低轨搭配、光学和雷达结合、详查和普查并行的“天网”布局,具备全天候、全天时、全球对地观测能力,全面提升了我国自主获取高分辨率观测数据的能力,加快了我国空间信息应用体系的建设,推动卫星及应用技术的发展。

  对地观测卫星站得高、看得远,从星空俯瞰千里江山。中国对地观测卫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记录下祖国辽阔国土的风雨历程,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时代回忆。未来,我国对地观测卫星既要满足国家在各个领域的行业应用和全球化时代中的战略需求,还要面向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发展全球服务能力,承担更大的责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