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数字太原”地理信息平台开通

  7月17日,“数字太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城市数字化建设掀开新的一页。

  7月17日上午,随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申联彬,太原市市长张兵生共同开通“数字太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的第一个试点项目--“数字太原”正式通过验收,这也意味着太原市成为全国第一个数字城市示范市。

  据了解,数字太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以太原市国土资源局为牵头单位,历时不到两年,完善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新建了数字太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形成了三套数据集,开发了基准低价查询、环保监测信息、人防地理、药监信息和公众服务五个应用系统。今后,这一成果还将在应急指挥、电子商务、公共安全等多领域、多方面进行推广。

  亮点:“数字化城管”堪称千里眼

  如果您发现街道上的井盖坏了、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不用打投诉电话,在GPS定位系统的跟踪搜索下,该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由相关人员迅速解决,这一切都源于运用数字太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即将开发成功的又一个应用示范项目--“数字城管”.

  “数字化城管”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以1万平方米为一个基本单位,将太原市六城区、三县一市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并利用地理编码技术,将路牌、井盖、垃圾桶、城市雕塑等城市部件逐一编码,定位在“单元网格”中,然后把园林、城管、环保、公安、消防、旅游、金融、卫生、工商等部门分管的区域进一步分清,形成“大城管”格局和“一站化”业务模式。届时,只要随意输入一个“窨井盖”的编码,屏幕上就会迅速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名称、现状、准确位置和归属部门等信息,内容涵盖材质、规格、用途、产权单位等多项内容。在这一系统中,所有的市政公用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及房屋建筑等部件均进行编码,每一个城市部件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包括产权单位、用途、联系人等详细信息。有了这个系统,就如同为城市管理安上了一个“千里眼”.

  据悉,太原市将依托数字太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科学整合多种信息资源,对各城区、开发区完成网格划分、部件和事件数据普查、电子成图及数据录入,实施网络系统联网运行,形成区、街和社区的三级管理网络,实现全方位、高效能监管,一个现代化、高效率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将呈现在太原市民面前。

  回顾:从项目启动到通报验收用了不到两年

  1、2006年5月,国家测绘局为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形成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构建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下发《关于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工作通知》。

  2、2006年12月,太原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国土资源工作的副市长为组长,国土局、建管委等政府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由国土局牵头的领导组,正式开展“数字太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

  3、2007年4月,“数字太原”被正式列入“国家测绘局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工程”.

  4、2007年9月9日,国家测绘局、省测绘局和太原市政府举行了数字太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并签订了三方共建协议,明确了建设目标和项目内容。

  5、2009年4月27日,山西省测绘局组织专家对数字太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软件系统进行测试。

  6、2009年7月15日,数字太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项目通过国家测绘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记者 王普荣 实习生 李凤鹤)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