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独家 | 地灾防治三年行动计划频出,“一张图”拉动遥感需求

智能化将是未来三年我国地灾防治的核心需求之一。

近日,浙江省政府印发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该方案的核心诉求是整体“智治”。

针对该诉求,浙江计划三年内要完成下列几项重要工作。

一是综合运用高分卫星、无人机、合成孔径雷达、机载激光雷达、手持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系统等多种新技术手段,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二是大力研发和推广运行可靠、功能简约、精度适当、经济实用的普适性专业化监测设备。

三是建立基于多源数据驱动的地质灾害风险预测模型,实现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风险预报系统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模型、互联互通。

四是构建集地质灾害监测、分析、预报、预警和应急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动态科学管理。

围绕上述工作,浙江又进一步明确了更为细致的工程任务:

在地灾风险调查方面,2020年底前初步形成全省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2022年底前“一张图”实现实时更新完善;

在地灾监测网方面,2022年底前累计建成地灾专业监测点600个,新增山区雨量自动监测站1000处;

在地灾风险预报预警方面,2022年底前建成省市县地灾风险预报一体化平台,以及基于降雨、位移、应力、地下水位等多源数据驱动的地灾风险“一张图”预警系统。

尽管我国其他地方也曾出台类似的地灾防治三年行动方案,但如此突出“智治”诉求,并以此统领整个方案的情况尚属罕见。

今年年初,广东也曾公布其地灾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提出到2021年底前,以现有省市两级地灾防治信息系统为基础,建立地灾防治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地质灾害防治“一张图”管理;建立地灾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地灾实时在线智能化监控等。

广东方案同样对信息化、智能化有切实需求。方案公布后,潮州、珠海、广州、深圳、东莞、中山、肇庆等地陆续也出炉了自己的三年行动方案。

今年6月国务院下发通知,决定开展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计划到2022年完成全国自然灾害风险调查和灾害风险评估。本次风险普查,开启了地灾防治工作的一个新周期。

多年前,国务院曾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

新的三年周期,我国地灾防治工作最明显的趋势之一应是智能化。后续,在浙江、广东之外,更多省市也将会在地灾防治中努力构建“智治”能力。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