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站在太空,许多原有模式都将被颠覆——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

系统科学与工程在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当中是什么样的定位?有什么样的使命?

“人类已经超越‘全球化’,进入‘世界化’阶段,站在太空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发展,许多原有的模式都将被颠覆。”16日,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院)院长薛惠锋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启动航天强国建设的关键之年。系统科学与工程在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当中是什么样的定位?有什么样的使命?

系统工程,中国航天组织管理的精华

薛惠锋说,1978年,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发表了《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对系统工程的概念、内涵、应用前景等作了说明。这是他受周恩来总理所托,对中国航天组织管理方法的经验总结。

钱学森指出,航天总体设计部的实践,体现了一种科学方法,这种科学方法就是“系统工程”。薛惠锋表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并指出系统工程在国家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是系统工程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他说,伴随着近些年来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北斗导航工程等取得的巨大成果,航天系统工程理论被越来越多地研究、讨论和应用。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这里面最核心的词就叫作系统工程。我们积极建设钱学森智库,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推广航天成功做法,服务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 薛惠锋说。

时刻准备着进入太空6G新赛道

2018年,也就是薛惠锋成为国际宇航科学院的院士之初,就申请到了一个立题。这个立题即倡议就是“星融工程”构想。

“具体而言,‘星融工程’旨在建立一个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体系、一个共通网络协议、一个共享资源平台。”薛惠锋介绍。

薛惠锋说,纵观网络空间发展,也已经从以地面网络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进入到太空网络时代,打造“天地一体化”网络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他指出,为了争夺太空优势,建立或维护太空霸权,航天大国甚至私人航天企业,纷纷布局天基互联网,抢占天基网络资源。据预测,未来10年全球将发射数万颗小卫星。太空领域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公地悲剧”。

“现实如此,并非理应如此。”他说,“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面对当前的挑战与困境,我们要从更高起点布局网络空间的未来,必须运用体系化的方法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为此,我们提出了‘星融工程’构想。”

“星融工程”是一个以天基网络为核心,建立的天基、空基、地基多网一体,星间、星地、星船泛在互联,天空地多维全域空间覆盖的自主可控信息网络系统,构建天空地、通导遥、军民商等三大统筹,提供“全域无缝覆盖、全维均衡服务、全元随遇接入、全时随心而至”的高智能融合信息服务,最终建立“共建、共享、共管、共治”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这也体现了钱老系统工程的思想,不能就现在的技术谈技术,现在的产业谈产业,而是要瞄准未来,瞄准明天的明天。”薛惠锋说,我们现在的5G推广了很多,但是“星融工程”提出的理念实际上是6G的概念,是把地面上的铁塔、基站、WiFi全部搬到天空中去,这是一个颠覆式的革命。

“我们率先在国际宇航科学院从学术上把这个概念提出来。”薛惠锋表示,系统工程不能局限于一个点,它既要摒弃还原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要摒弃整体论,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而是要把它结合起来,追求一个全局最优化,这是系统工程要达到的目标。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