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吴季:新航天、商业航天是两回事

自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迈出了著名的人类的一大步后的三年半时间里,先后有12名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

  自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迈出了著名的“人类的一大步”后的三年半时间里,先后有12名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太空船,登上月球。这是世界航天史上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美国为此付出了三名宇航员因此而牺牲的代价。

  但是,在1972年以后的近半个世纪里,人类再也没有登上月球,导致越来越多人的人加入到“阴谋论”的猜想中,据美国一家社会调查机构统计:竟有约2500万美国人认为美国人从来没有登上过月球,所谓的月球行走、插上国旗,都是在地球上的摄影棚里摆拍出来的,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为了一举击败苏联在航天领域的优势而制造出的惊天大骗局。阴谋论者言之凿凿的一个重要论据就是:如果是真的,为什么后来再也不登了呢?

  答案其实是成本。阿波罗计划自1961年5月开始,至1972年12月第六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约占当期美国全部科技研究开发经费的20%。

  “因为承担任务的机构是NASA,这些政府事业单位的包袱越来越重,庞大的机构运行经费,数万人的工资需要支付……”在新出版的科幻小说《月球旅店》里,书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前主任、中俄联合火星探测计划“萤火一号”首席科学家吴季,借书中人物之口解释道,“这就是老航天(Old Space)的问题。”

  吴季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嫦娥一号、三号”探测器有效载荷总指挥、中俄联合探测火星计划“萤火一号”工程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应用系统总设计师

  既然有“老航天”,必然就有与之相对应的新航天(New Space)。那么,什么是新航天(New Space)呢?

  在维基百科的释义里,新航天被定义为新兴的私人太空飞行产业。在《月球旅店》里,吴季对此的分类是:“商业航天目前有两类企业:一类是体制内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分流出来,成立公司,再反过来承担体制内单位的任务,这样双方都有好处:体制内的单位可以降低成本,分流出来的人通过高效的商业组织,也可以赚到钱。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在政府投入的大蛋糕里面分一点儿出来吃,蛋糕并没有做大。另一类是寻找新的业务来源的商业航天公司,但是必须有自己的创新,比如更好地利用已有的遥感图像服务气象、农业、城市规划等。他们的图像处理能力并没有政府机构强,但针对性更强,因此开发了更多的用户,甚至是个人用户。我更倾向于称他们为新航天,而不是前一类。”

  2020年7月16日下午,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水星厅”里,《环球财经》和吴季的对话,就从定义“新航天”的概念开始。

  01

  新航天:从革新观念开始

  新航天的核心不在于资本,而在于创新。只有政治需求,航天产业是不可持续的。只有把政府和市场两轮都驱动起来,这个领域才能真正地发展。

  《环球财经》:新航天对于公众来说,还是一个新名词。许多人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民用商业航天”,但从书中可以了解到,您不是这样认为的。请问您如何定义新航天?

  吴季:我国只有“商业航天”的说法,“新航天”的概念一直没有建立起来,我们的官方文件和从业人员只提“商业航天”,不提新航天。新航天和商业航天之间是有区别的。商业航天突出的是出资性质,迄今为止,我国工商登记注册的民资、合资等商业航天企业,已超过200家。“商业航天”只强调了资金性质,新航天则强调其业务内容一定要新,如果业务内容不新的话,实际上就没有把这个蛋糕做大,就没有把这件事形成一个新的发展维度。我国的航天行业发展这么多年,该做的东西都差不多了。比如仅仅是将出资方从中央下沉到地方,只要省里市里出钱,就发颗“XX一号”遥感卫星,资金性质、业务内容都是重复的,只不过是从全国到了地方,新在何处?这种情况能发展多久?为什么阿波罗去了月球后,近50年再也没去过?原因就在于它不可持续,它只有政治需求——政治上已经取得胜利了,还有什么意义再去重复一次呢?只有政治需求是不可持续的。

  回到新航天的定义上来,只有开辟了新领域、新市场,在原来的市场之外建立了新的收入来源,建立新的经济循环体系,这才叫新航天。这个定义如果不厘清,不仅无助于商业航天的发展,还可能侵蚀老航天。因为老航天是一个国家的军工基础,是必须保护的。去年底美国已宣布组建太空军,真要打起太空战,导弹、军事卫星……不可能完全依靠民企,必须由骨干的国营企业来做——和美国一样,美国的商业航天那么发达,NASA花费那么大,但它必须保NASA,因为NASA代表了美国核心的、高技术的竞争制高点。如果我们的新航天吃的还是老航天的饭,没有新领域、新服务,只是在老航天那里挖墙脚、挖资源,迟早会伤害到我们的老航天体系。

  所以,强调新航天,可能比强调民用商业航天更有价值。它的核心不是资本,而在于创新。它必须超出原有的业务范围,哪怕是小循环也好,大循环更好。所以在今年我的全国政协提案就是太空旅游,希望政府能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民企来投身到新航天产业,特别是太空旅游中来。因为,太空旅游是目前新航天中最完整的产业场景。从消费者购买太空旅游服务,到定制火箭和返回仓,使航天业务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

  《环球财经》:前不久,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功发射了载人龙飞船,将两名宇航员和一只恐龙玩偶送上空间站轨道,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商业载人发射任务。SpaceX和他的创始人马斯克(Elon Musk),也在反反复复的个人英雄主义商业叙事中,被描绘成新航天时代的英雄人物,您认为,SpaceX是新航天的代表吗?

  吴季:不是。从企业性质来说,SpaceX是在NASA不遗余力的扶持下发展起来的。没有NASA的技术转移、美国政府大力支持,就没有SpaceX,它绝非纯市场化导向的产物,不排除有其他隐藏的目的。从业务上看,马斯克的星际飞船计划一次搭载20个人直飞月球,再直接飞回地球,这是一个极其不科学、不经济的商业模式。包括返回在内的全部燃料,都计划从地球上带过去。航天最大的成本就是摆脱地球引力的成本,我们可以在地球轨道上建造一个中转站,先把旅客送到中转站,再换乘一个长期留在太空的摆渡飞船飞往月球和返回到这里,这样的飞船是可以重复使用。惟一需要补充的就是燃料。美国曾有人做过非常详细的商业报告。根据其计算,在月球上生产一公斤的燃料运回到地球同步轨道,其成本要低于从地球上带一公斤燃料到那里。因此,能减少多少不必要的天地往返就减少多少。这是商业载人航天必须考虑的最大的原则。

  至于移民火星,基本是噱头。此外,马斯克的星链计划(Starlink),号称将发射超过42000颗卫星,这会造成对太空空间环境极大的污染。如果这个计划是由中国公司提出来的,美国会发动全世界来反对,但是就因为马斯克背后有NASA,谁也挡不住他。对于商业项目而言,成本是除安全之外最重要的因素。而SpaceX到现在为止没有让人看到盈利模式和前景,更无从谈太空经济和产业前景。所以本质上,SpaceX属于个人英雄主义,本质上还是实现某种政治目的的老航天的范畴。

  除了SpaceX外,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和蓝色起源(Blue Origin)也都从事商业载人航天项目。其中,维珍银河更符合“新航天”的定义。它是完全独立的、市场化发展起来的纯私人资本公司,2019年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ocial Capital Hedosophia Holdings合并,成为纽约交易所上市公司,是全球首家也是惟一一家上市的商业载人航天公司。到目前为止,它已经以20~25万美元的价格预定出600多张太空旅游船票。今年6月,它开始为NASA协调私人宇航员(天空旅游)前往国际空间站的旅行,即“新的私人轨道宇航员准备计划”,这是一种新的合作关系,目的是增加对NASA轨道前哨的商业利用。维珍银河也是经历了多次失败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从资本到业务内容,都是创新的,做大了产业蛋糕,它也有望最早实现盈利。

  无论是维珍银河还是SpaceX,他们都打破了老航天对失败的恐惧,这一点对新航天人来说非常重要。

  《环球财经》: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航天的政治叙事是与冷战——美苏的太空竞赛密切相关的,在国内传统认知中,航天又是“大国重器”的一部分,在过去的条件下,避免失败是一项政治任务。而在这方面,我们看到,美国媒体的叙事讲得非常好,他们不仅把SpaceX包装成了新航天,而且把失败也转化为英雄叙事的一部分。

  吴季:中国航天技术不差,中国的航天人也不要怕失败。民用航空在1919年起步时,失事了多少架飞机?那不照样干嘛!因为它有市场、有需求,照样干。

  我们的航天是在非常困难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用的是国家的经费。所以老航天人追求“只能胜利,不能失败”,担心失败了给国家造成损失,所以出现了不必要的冗余设计,大量的重复试验,使得研制成本居高不下。结果是成本越高,就越害怕失败,从而形成了一个“高成本怪圈”。新航天、商业航天不能走这条老路。这也要求我们对于航天事业、对于太空的宣传,不宜片面、过度政治化,使整个社会的观念牢牢地囿于“太空不就是国防力量嘛”的传统认知中。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比日本的第一颗卫星晚了三个月左右,成为一些老一代航天科学家内心永远的遗憾。这种遗憾所代表的政治情结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航天的政治敏感性太强,国防性质太强,从美苏太空竞赛开始,一直属于保密行业。市场封锁在政府订单里,价钱没有市场调节的余地。但到了今天,仅仅只有一个政治驱动,对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已经进入到发展新阶段,我们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科技推动力,我们有了强大的社会资本的积累,市场经济也是我们的国策,为什么不把市场这个轮子也转动起来呢?双轮驱动,发展我国的太空经济,让普通人也可以上太空。所以,我们的舆论要避免将航天片面政治化,要引导大家认识到它是中性的。它不仅为国家服务、军工服务,还可以为老百姓服务,只有把政府和市场两轮都驱动起来,这个领域才能真正地发展。

  《环球财经》:发展新航天,我们目前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

  吴季:一是政策支持、观念革新,让更多的人理解到航天是中性的,培育市场、发展市场。中国也有很多人想上太空,比如前不久探路者董事长王静女士就宣布已报名维珍银河的太空旅游项目。在《月球旅店》中,我把月球旅行的票价设定为100万美元,我问了许多老朋友,花一套房子的钱去一次月球愿不愿意,很多人都表示愿意。哪怕从民族感情来说,我们在新航天的发展步伐也该加快。否则最后都是美国公司上太空了,咱还得买美国人的票。

  二是人才缺口。希望有更多有情怀有志向有技术能力的年轻人,在政策的支持鼓励下,走出事业编制的束缚,投身到新航天领域。当然,这也对新航天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老航天人多数是传统的工程师,而新航天人既需要有技术能力,又需要找到的新的发明创造切入点和新商业需求点,还要有面对资本市场清楚的叙事思路和能力,并且还要有一颗虚心向国外学习的开放心态,这样的全才实在太少了。

  三是资本支持。现在大多数有意于投资航天领域的商业资本,主要还是看短期,着眼长期、有宽容度的资本还不够。航天项目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初始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目前我们的资本市场虽然很活跃,但真正具有导航能力、判断能力的风险资本还不多。

  02

  太空旅游:以改变观念为最高标准

  当人类从月球、从宇宙回望地球,他的观念一定会发生改变的,他会变成一个环保主义者、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这是太空旅游的最高需求和我们追求的境界。

  《环球财经》:在《月球旅店》中,您的畅想是到2042年人类实现了月球旅行。 这本书被认为是一本科幻小说,您认为它是科幻,还是科普?

  吴季:我在书里写的内容,在技术上都完全可以实现。所以,准确地说,它更像是一本科普小说,引导人们对航天的中性认知。它也是一份项目计划书,目的是吸引业内合作者、投资人和公众对月球的兴趣。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不应该停滞在50年前的第一步那里,没有第二步了。

  《环球财经》:记得您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话:“毁灭世界的人绝不会是去过月球的人。”

  吴季:你记得那张照片吗?1968年12月,乘坐阿波罗8号的宇航员安德斯(Bill Anders)在月球轨道上拍下了一张地球在月面上“升起”的照片。这张照片传回来后,给了地球上的人类一个启示和醒悟,那就是要用宇宙观去看地球。那一刻,什么纷争战争、什么边界种族,都化为乌有,那些争争吵吵都听不见了,面对这颗蓝白色的行星,人们更多想到的就是如何让人类的文化、文明能够延续下去,而不是把地球搞烂了,然后抛弃它,再去搞什么火星。很多科幻小说写到外星人来到地球,就是为了抢夺能源,攻击地球,我不同意。外星文明如果能到达地球,它一定是想跟我们沟通,不是想把我们毁灭。随着科技的发展,暗物质、太阳能都用不完,外星人那么聪明,不需要到我们一个平凡的太阳系来抢夺能源。

  阿波罗11号宇航员柯林斯(Michael Collins)在纪念登月40周年时曾说,如果世界上的各国领导人能够从距离地球10万英里以外的太空看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的话,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政治观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所以,在书中,我特别强调了月球旅店的选址,如果在赤道上,地球是悬在头顶的;如果在南极,地球永远在地平线上,升不起来,而且是上南下北倒着的。只有建在月球北半球的中纬度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球在不同时间的阴晴圆缺。整个地球完全被照亮的情形,只会出现在14天月夜中的两天,我把它称为“满地”(与“满月”相对应),你能在月球旅馆里看到色彩鲜艳的沙漠、闪闪发光的北极,依稀可见的墨西哥湾……当人类从月球、从宇宙回望地球,他的观念一定会发生改变的,他会变成一个环保主义者、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这是太空旅游的最高需求和我们追求的境界。我希望把更多的人送上去,改变他们的观念,也可以考虑先把政治家们送上去,比如某些国家的总统(笑)。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