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Google创始人布林2008年度报告

  自从2004年Google开始做年度报告,Larry和我就每年轮流来写这封信。现在可以说是几十年不遇的经济衰退的中期阶段,我也从没想到过会在这个时候轮到我来写这封信。在我写这封信的时候,通过搜索查询可以看出现在的经济窘境,在过去18月的时间还不到,主要的市场指数已经下降了一半,失业人数也创了记录。

  尽管如此,我对未来还是持乐观态度,因为我相信穷且愈坚:现在的处境让人们更加解放思想,去创新思考,迎接挑战。尽快没有今天的全球衰退范围这么广,但是在2000年至2002年网络泡沫破灭的那个时期,置身其中的Google和其他公司同样面临艰难的抉择--而结果是我们都变得更加坚强。

泰伯网

Google创始人兼技术总裁布林

  公司的第一个10年就在这次危机中结束了,这10年来包括Google、web以及互联网都经历了巨大变化。就在我利用这个简短的时间阐述我们取得的成就和我们还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同时,我感到十分兴奋的是未来的10年会发生些什么。

  但还是让我稍微的从头说起--1990年,第一个网络页面http://info.cern.ch/被创建。直到1992年年底,世界上也仅仅只有26个web网站,所以那个时候还不太需要去做一个搜索引擎出来。1993年NCSA Mosaic(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web浏览器)出来的时候,每当有一个新的web网站建立,Mosaic都会在它的"What's New"的页面上发布一个帖子,基本上每天一贴:http://www.dejavu.org/prep_whatsnew.htm.  而仅仅过了5年,到了1998年,web页面数量已经数以千万计了,这个时候页面搜索就变得非常关键了。此时Google只是Stanford里面一个小的研究项目;那年之后Google成为了一个微型创业公司。那时候搜索索引就运行在象乐高玩具一样的方块围住的磁盘驱动器里面。估计有几千人使用过这项服务,其中大部分是研究人员。

  再看看今天,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web自己增长了大约a factor of 10,000,和我们的搜索索引一样。现在每天使用Google服务的人数以亿计。更重要的是,上亿的人现在可以通过计算机和手机访问互联网。象其他的许多web公司一样,我们提供的绝大多数服务都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免费使用,这些服务都是靠ads广告在支撑。这个世界上一个在发展中国家的网吧上网的孩子可以和一个富有家庭的孩子使用相同的在线工具。我非常自豪Google在信息化中扮演的角色,但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

  Search

  搜索从一开始就一直是Google最核心的业务。随着这些年天翻地覆的变化,搜索结果的呈现方式和搜索质量也自1998年以来经历了许多变化。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对web搜索做了359个变化--几乎是每天一个。有些变化不太容易看得出来,比如在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排名方面进行的修改(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搜索排名从2005年开始广泛应用)。另外一些改变则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因为这些改变很明显的改善了搜索效率,比如拼写检查、注释功能、建议功能。

  尽管我对过去10年我们在搜索方面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但在一些重要领域方面,我希望我们也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完美搜索要求具备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我们中的许多人认为离这一步还十分遥远。然而,我认为不久就有可能让搜索引擎比今天 ‘理解’ 更多查询和文档里面的东西。其他公司也在宣称能实现这些工作,而Google的系统从内部比从外部看更聪明。但就整体而言这片领域离我的最终设想的还有差距。部分原因是web的飞速发展--对于任何特定的查询,它很可能有许多关于这个专题的文件,这些文件都使用完全相同的词汇。而且随着web的增长,随之增长的还有搜索好奇心的深度和广度。我期望我们的搜索引擎在未来10年里更加智能化。

  用户寻找信息和接收信息的接口也希望如此。尽管许多事情都有了变化,但今天Google搜索结果的基本结构几乎和10年前没什么差别。这里面部分的原因是简单的好处。实际上,Google主页变得一年比一年简单:http://blogoscoped.com/archive/2006-04-21-n63.html。我们在查询接口上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今天你只要对着手机说话,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搜索;Google Reader甚至无需进行任何查询就可以为你提供有意思的blog。在下一个10年我们的搜索查询和搜索结果和今天相比会有非常大的不一样,这是我的期望。

  在过去几年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搜索不再仅仅是页面,它还可以是图片、视频、书籍、地图等更多内容。从一开始我们就意识到,要实现全面搜索,就不能只停留在页面搜索。2001年,我们推出了Google图片搜索,而且通过Google Groups,我们实现了新闻组发帖以来最全面的存档以及存档搜索(自1981年以来累计有8亿封帖子)。

  就在刚刚过去的秋季,我们扩展了图片搜索,可以对生活杂志存档照片进行搜索。目前大概收集了1千万照片,95%都是以前从没见过的,里面有许多是历史照片,比如环绕地球的太空实验室空间站、Neil Armstrong登月照片。把图片整合到搜索中仍然是一个挑战,主要是因为我们太依赖周围的文字来判读一张图片。将来通过采用增强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我们希望能理解图像自身的内容。

  视频常被认为是娱乐媒体,但它也是非常重要的高质量信息源。有些视频查询比较平常,比如查询和收看体育视频和旅游目的地视频。但视频也可以展示许多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视频(我的上一台RAID就是看了视频评论后才购买的)、科学实验视频、教育视频(比如量子力学课程)。

  2005年首次推出Google Video,一开始只是用来搜索电视内容,电视字幕功能使得这种搜索是可能的,当时个人视频还没兴起。但紧接着就出现了允许上传个人视频的网站。今天的Google Video会搜索许多不同的视频网站,其中最大的就是YouTube,我们在2006年收购了它。

  每一分钟,都会有15小时时长的视频内容上传到YouTube--相当于每周86,000部全新长度的电影。现在的YouTube频道有世界领袖(美国总统、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首相),皇室成员(英国女王、约旦王后),宗教领袖(罗马教皇)。

  刚开始的时候,在线的视频又小又模糊;现在不一样了,许多上传的视频都是高清(720线或更高),而且可以高保真的流向计算机、电视和手机(这还得感谢视频压缩技术的进步)。将来还会有影院质量的视频图书馆(4000+columns),任何设备都能即时访问这些视频图书馆。

  Books

  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在Google早期我们就在想总有一天我们要做书的搜索。这几年,Larry一直在实验数字化图书。2003年,我们推出了Google Print,现在叫做Google Book Search. 今天我们能够全文本的方式搜索1千万本书。而且在今年10月份,我们和许多作者、出版商达成了重要协议,这包括美国作家工会和美国出版商协会。如果通过法庭批准,美国读者可以有机会在线搜索、预览和购买数以百万计的有版权保护的非打印书--有些书现在买不到了。许多书要把它们重新找出来相当困难,因为书店没卖,许多图书馆的书架上也没有。然而这样的书还真不少。协议还包括了许多公益条款,比如增加残障人士可以阅读的书籍;建立一个非营利性的登记册,以帮助他人获得使用这些书的许可;建立资料库推动基础研究;在美国的公众图书馆提供全书的免费访问。

  Geo

  尽管把世界上的所有的书数字化是一项浩瀚工程,把这个世界数字化的挑战也不小。2004年10月我们收购了Keyhole(Google Earth的前身),从那个时候开始,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地理信息成为了我们的目标。通过Google Earth和Google Maps,我们致力于提供全面的涵盖几乎所有地理信息的世界模型,包括图像、地形、道理、建筑物和注释说明。今天我们把图像和数据信息揉捏在一起:图像有卫星图像、机场图像、汽车图像、用户上传的图像;数据有收集到的一些重要数据,比如道路数据,这些数据源自各处:有的来自于政府,有的来自于公司,有的直接来自于用户。在巴基斯坦推出Google Map标记功能后,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用户就把25,000公里未知的道路做了标识。

泰伯网

  Ads

  我们始终相信可以建立这样一套广告机制,它不仅仅给我们自己带来价值,也会为搜索结果页面的质量带来价值。我们不散发华而不实的广告,而是把一些有关联度的、简单明了的文本广告,放在搜索结果的右侧。在做过许多早期实验之后,2000年我们推出了第一个自我服务的广告系统并称之为AdWords,一开始有350个广告客户。尽管这种广告比横幅广告赚的钱少,但在网络泡沫破灭的时候,这套系统成了我们的生命线。我们后来把它卖给EarthLink和AOL,这套系统也同样成为其他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

  今天,AdWords不再是Google一家独有。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提供了有价值的广告信息流量,并促成了成千上万的生意:它帮助大家能在一个公平民主的开放市场里面做广告,在这个开放市场里小企业、创业公司可以和资金雄厚的大公司一较高低。AdWords也为内容网站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生财之道。去年,AdSense(我们面向出版商的程序)为出版合作伙伴产生了$5 billion美金的收入。

  去年我们收购了Doubleclick,开始涉足其他广告模式。这似乎和我们秉承的文本关联广告模式有些冲突。但丰富广告模式也有其价值所在,比如在YouTube里面插入视频广告(video ads),在游戏网站插入动态广告(dynamic ads)。事实上,我们现在在电视屏幕上提供视频广告,在电视产品上提供AdSense。我们的目标是去匹配广告商和出版商的想法,采用最符合他们目标和受众的广告格式和广告媒质。

  虽然我们的广告系统在推进,广告业务在增长,但我相信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我们的广告系统功能是强大,但它太复杂,容易把许多小的本地的广告商搞糊涂,而他们手上有许多对我们的用户来说非常有用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许多产品的广告演示格式也不是最佳的。在接下来的10年里,我希望我们能更有效的整合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商品,把这些商品展示给客户,告诉客户这些商品何时何地最有用处。

  Apps

  在当初创业的那几年,我和我的同事们就注意到传统邮件客户端的局限性。邮箱太大,处理速度慢而且还不可靠。你如果换一台电脑,要把邮件系统用起来并做到同步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完成。而且那时候还要求通过VPN访问邮件,每个人都挂在VPN上,有一定的安全风险。那时候的邮件搜索又慢又笨又繁琐。

  2001年我们有了Gmail雏形,并开始在内部使用。和当时已有的邮件服务系统一样,它也是基于web的。但不同的是Gmail是为高级用户设计的,这些用户需要收发大量的邮件。尽管我们做Gmail的初衷是内部使用,但很快我们就意识到,这东西有拿出来秀秀的价值。2004年Gmail对外推出的时候,其他流行的webmail网站提供2MB和4MB的邮箱大小,比我今天能看到的一个邮件的附件还小。Gmail一推出就提供1G的邮箱,还包括全文搜索功能,以及其他webmail没有的许多特性。从那以后Gmail就不断推陈出新,即时信息,视频会议,离线访问(今年1月在Gmail实验室推出)等功能一一推出。今天有些Google用户拥有超过25G的邮箱,1秒钟他们就能搜到10年前的邮件。但你读到这里的时候,你现在可以接收用法语写的邮件,然后用英语进行阅读。

  基于web的服务,又叫云计算,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什么都不需要安装。所有的数据都安全的保存在数据中心(再也无需为你的硬盘崩溃担心)。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可以访问这些数据,只要有一个浏览器,一条互联网连线(有时候这些都不需要--往下看)

  更重要的是出现了新的通讯和协作方式。我是用Google Docs写这封信的。同时还有其他几个同事在帮助我编辑这封信。刚才我走开了一会,并且在一台笔记本电脑上编辑过这封信。无需保存或者做什么同步,在我回来的时候,所有的修改数秒之内都呈现在电脑桌面上。事实上,我今天用了三个不同的操作系统,两个不同的浏览器编辑这封邮件,一点问题没有。

  除了Gmail和Google Docs,Google Apps家族产品还包括Spreadsheets,Calendar,Sites,还有更多。许多公司、大学、组织都在使用它们。事实上,今天大概有超过1百万的组织在使用Google Apps,包括Genentech、华盛顿市政府、亚利桑那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等。

  由于数以千万计的消费者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所以不管是盈利组织还是非盈利组织很容易就采用我们的产品。使用这些产品基本不需要什么培训,而且组织中的Google粉丝非常乐于帮助人。许多时候,Google Apps对企业或者团体比对个人更有用,因为Google Apps能够改变企业运作的方式,以及企业应变的速度。比如,Google Apps之一的Web表单,是用来解决分散的数据采集的问题,使得在企业内部收集调研数据变得相当简单--我们自己也常用它来收集内部反馈数据。

  我们还需要做很多事情来完善这些web服务。这些产品来自不同的组织或者收购,这些产品之间缺少本应该有的统一界面。它们有各自不同的共享模型,各自不同的chat能力。我们要让所有的应用都在一个统一的架构之下。我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做到这一点,使得这些产品更加的统一,具备更强的能力。

  Chrome

  我们发现基于web的服务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但基于web的服务也有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和web浏览器有关,web浏览器有可能会比较慢,不太可靠,不能离线工作。我们所做的不是去接受浏览器的这些缺点,而是想办法通过各种方式去弥补它。我们拿出代码和收入部分,去给几个现有的浏览器,象Firefox,让他们在软件方面投入更多。我们也开发出Google Gears扩展程序,可以让浏览器离线工作。

  然而前几年,我们做了个决策,我们想对浏览器的架构做些修改。比如我们认为,不同的tabs应该隔离到单独的sandboxes里面去,这样一个运行很差的网站不会拖垮整个浏览器。我们还意识到如果我们要不断建立和提供大量web服务,就需要比现在浏览器提高Javascript性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创建了新的浏览器,名字叫做Google Chrome。它是基于多进程模型,有一个非常快速的JavaScript引擎,我们叫它V8。它还有许多其他显着特性,我邀请你自己去试试它。Chrome目前还不能在Mac和Linux下使用,所以我们中的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平常都没法用它。如果一切顺利,这个问题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得到解决。当然,这仅仅是开始,Chrome会不断演变。而且其他web浏览器在某些方面比如JavaScript性能方面受到Chrome的刺激,也会奋起直追的。

  Android

  2000年我们首次推出Google手机搜索,然后我们开始逐步有针对性的推出更丰富的手机服务。今天我用的手机比1998年我使用的台式机功能更加强大。有可能就在今年,比台式机具备更多互联网功能的智能手机将会推出。事实上,你的最个性化的计算机,放在你口袋里面的,就是智能手机。今天,日本三分之一的Google搜索来自于移动设备--这是个预兆,预示着世界其他地方将很快也会这样。

  然而,移动软件开发商面临着挑战。移动平台各不相同,为每个运营商定制的移动设备也都不同。而且,要部署移动应用需要和一家家运营商、一家家制造商去谈。现在Apple、Nokia、RIM、Microsoft以及其他公司都提供手机应用程序,移动平台也使用HTML5,这些都是好事情,但为全世界最大的联网人群提供统一的服务还非常困难。

  2005年我们收购了创业公司Android,并且雄心勃勃,希望能创建一个不同运营商和制造商之间能开放互通的移动操作系统。经过艰苦努力,去年我们向世界推出了Android。它是开源软件,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它,修改它。这款开放平台会怎么样带动新一轮的伟大创新,我们充满期待。Android应用程序很容易编制,也很容易部署到任何Android设备上。迄今为止,1000个以上的应用程序上传到了Android市场,包括Shop Sawy(它会对条形码然后比较价格),我们自己的Latitude,以及吉他英雄世界巡回演唱会。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过去的十年发生了巨大变化,Google数据中心也在不断的扩张,计算能力也不断增长。日益庞大的数据能够得以处理,这些数据包括web、世界的书籍和视频等。这也使得在幻想小说中才会出现的人工智能有机会一步步走近现实生活当中。

  Google翻译支持1640对语音的自动机器翻译。这一点要归功于大型计算机集群和庞大的语言信息库和多语种文本:http://www.google.com/intl/en/help/faq_translation.html。这项技术也支持翻译搜索,可以把查询内容翻译成另一种语音进行搜索,再把结果进行翻译后返回。

  虽然2001年最早出现的Google语音搜索非常简单,但今天我们自己的语音识别技术运用在GOOG411上,Google Mobile App的语音搜索特性上、以及Google Voice上。同样,它也用到了大量的训练集合,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去年我们的照片网站PicasaWeb,推出了脸部识别功能,把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技术用到了消费市场。

  就在几个月前,我们推出了Google Flu Trends,它是利用我们的记录数据(不泄露个人身份信息)来预测流感发病率,这项预测会比疾病控制中心的预测提前几周。你会感到比较奇特的是,原来只是用来进行搜索查询的数据,怎么也可以用来做一些看上去不相干的事情呢,而且还能帮助拯救生命。我相信还能做更多的事情--不仅仅只是用来诊疗和治病。这里只是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大量的数据比如搜索记录,再辅以强大的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如何改善这个世界,同时个人隐私又能得到安全保护。

  结语

  现在的技术一日千里,要预测久远的未来是不可能的。然而,我想过去的10年也许可以告诉我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计算机还会快个100倍,存储也会比现在便宜个100倍。今天我们称之为人工智能的东西未来将成为必备的计算能力,包括图像处理、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还有其他的新而奇特的计算能力会出现,我们今天还难以想象。

  今天世界上有一半的人们通过计算机和手机上网,在接下来的10年上网人数将达到数10亿。我希望通过使用简单而又功能强大的计算服务比如web服务,每个人的生产力都能得到提高。这些工具使得个人、小团体、小企业能够做从前只有大公司才能做的事情,不管是制作和推出电影、从事商品活动、或者报道战争。

  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想钻研点什么东西,都要跑很远的一段路,到当地的图书馆,如果运气好,才能找到一本感兴趣的书。我想现在的人们还难以做到在数秒之内进行专题研究。现在世界经济还是乌云笼罩,对我们所有人来说现在都是困难时期,但等到今天的孩子们长大的时候,这次衰退只是历史上的一个脚印,然而我们从现在一直到那个时候所创造的技术,将决定他们的生活方式。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