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北斗26年与喷子26年,北斗火不过火箭少女,科学家天生是孤独的

这26年里,科研人员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还要被一帮网络LOW货指着鼻子骂,天天各种恶毒的冷嘲热讽。

2020年6月23日上午9点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火箭将北斗三号系统的第30颗卫星、整个北斗系统的第55颗卫星送上太空。

北斗收官卫星成功发射

这标志着北斗系统的圆满完成,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这项系统从1994年开始建设,到2020年完成,耗时26年。

北斗系统从总参测绘局招待所三楼的一间20平米的办公室开始起步,一批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跟着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埋头苦干,26年时间,小伙子都熬成了白发夹杂的五十岁大叔,1983年就提出双星定位的陈芳允院士早已逝世20年。

泰伯网

提出双星定位的陈芳允院士

26年光阴,沧海横流,终于大功告成。

其实搞北斗,一开始我们也不是很自信,那时候我们家里穷,批完载人航天项目后就没钱了,只能给北斗项目两颗其它卫星项目的备份卫星,2000年底将这两颗卫星送上太空,勉强搭了个草台班子。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国人自己用精度1米的军用GPS系统,将伊拉克炸得稀巴烂。

泰伯网

GPS在伊拉克战争中起到巨大作用

而给欧盟国家的只是精度10米的民用GPS系统,欧盟觉得受了歧视,要自己搞伽利略计划,觉得中国卫星水平还凑和,邀请了中国参加,不过在我们交了两亿欧元加盟费后,2005年欧盟因为亲美人物上台,把我们挤出了伽利略计划决策圈,还各种小伎俩阻挠中欧在卫星导航系统上的合作。

2006年,欧盟对中国退出说无所谓,美国人认为中国不要挣扎了,你们认命吧。当时的新闻是这样的:

泰伯网

中国被挤出欧洲伽利略项目,欧洲说无所谓,美国让中国任命

可惜中国人不认命。

14年后,中国人的北斗全面收官。

而当年嘲笑我们、排挤我们的伽利略从2016年12月开启初始服务,上线一个月18颗卫星上72台原子钟就有9台停止工作,2019年7月14日系统一度瘫痪,至8月18日才恢复正常。

北斗系统26年的隐忍,是中国发展道路上一面极好的镜子。

多年前非常火的天涯论坛,我至今还记得非常清楚,当时几乎网络上一片对北斗的嘲笑和置疑。

网友们的思维模式和自信心也需要成长

2005年,正是中国被欧盟挤出伽利略系统那一年。

几乎没有人在网络上对中国的科技发展有一点点信心,你能看到的留言全是对北斗指指点点,评论区尽是垃圾、山寨一类的恶毒留言。

2005年左右,中国华强北的山寨手机也开始起步,到2008年厮杀成一团,2008年刚好苹果发布了第一代3G IPHONE,我至今记得那年见到一名富家女掏出苹果手机,第一次见到苹果手机时那种震憾,这种科技领域巨大的代差,会让人产生极大的自卑感。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无法理解这种感情,而70后80后们则体会过更深的绝望感,我清晰地记得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那一天,我独自坐在教室里面盯着课本但是又看不进一个字的那种心情,二十多年了始终没法释怀。

泰伯网

当年就是这货干的,美国B2隐身轰炸机

当年的我们怎么也不敢相信,就在不久的将来,自己的民族也会拥有类似的科技。

那些年在网络上不停喷中国的人,都会觉得中美差距太大,中国不可能搞这种科技,他们觉得中国人搞科技,要么是骗研发资金,要么是骗我们爱国。

喷子们对北斗的嘲笑,几乎贯彻了这些年。

昨天北斗收官的消息,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当年那些喷子。

喷子是中国网络上独特的风景线

我们这一代70后80后,有一部分人从二十岁喷到四十岁,上学的时候在喷,现在步入中年了还在喷,现实生活中,这些哥们往往眼高手低,吃不得一丁点苦,年纪越大混得越差,遇到中年危机时心态反应更加剧烈,但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他们认为所有这一切的根源都是社会的不公正造成的,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唤醒他们认为的比他们更看不懂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但只是他们以为自己比别人懂。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转型做了实业,遭受过社会无情的毒打,被社会鞭打过就基本清醒了,知道任何一件事从零开始做都多么不容易,这些人思维方式都变了,遇到痛苦和困难,第一反应是:“我得想想办法动手解决这个问题。”

而当年的老喷子们,遇到困难的第一反应依然还是:“有这种事?老子抡起键盘喷了再说。”

喷子们之所以对北斗系统喷了十几年,是因为他们不用下场干活。

而北斗背后的科学家,从老一辈子的陈芳允、孙家栋、杨长风等,到青壮派的王飞雪、欧钢、李春景、雍少为、谢军等,再到现在平均年龄31岁的北斗团队,大家默默无闻一干就是26年。

泰伯网

无数人为北斗默默奉献,能被我们记住的只是少数

默默无闻这四个字,现实生活中是怎么个意思呢?

最近网络上最热的新闻是“火箭少女101告别”,北斗定位系统这样对民族气运有重大改变的新闻,其实很快就会淹没在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里。

在舞台上刚刚站起来的科学家团队,话都没说完,又要坐回到幕后。

科学家天生是孤独的。

26年的奋斗里,北斗团队曾请研发团队统计工作量,如果按每天8小时计算,几乎每个科研人员一年工作400多天的时长,扣除节假日,几乎都把一年当作两年用。

我们有什么办法呢?英国人1698年发明蒸汽机的时候,康熙同年还在忙着对贵州改土归流,1804年英国发明蒸汽火车的时候,嘉庆同年在忙着灭白莲教,1903年美国人发明飞机的时候,清政府由还忙着在西藏抵御英军入侵。

清军神射手将要面对的是洋人火枪队

我们跟先进国家先进科技的差距太大了,在我们重新统一、生活稳定后,就只有拼了老命的追赶,欧美人一天工作6小时,我们就工作12小时,欧美人一年有一半时间休假,那我们就把一年当作两年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为了我们的后代不再承受科技上、民族上的屈辱,加班熬夜就是我们这一代人能为后代做的最心甘情愿的事情,所以我们常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在我们这一代70后、80后里,产生过许多喷子,但也产生了更多做实事的人。

比如,让人欣慰的是,北斗核心团队平均年龄是36岁,66%是80后。

我们在过去几十年,确实显得又土又LOW,我们的北斗卫星才两颗替补,华强北出的也都是山寨机,我们还有人搞出假芯片,弄出个什么“汉芯一号”的深度丑闻,但我们的脊梁们并没有绝望,更没有放弃。

现在我们北斗系统收官,5G有华为/中兴,手机也有华为/小米/OPPO/VIVO,芯片有麒麟。

回望这26年中国科技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再想想那些从20岁喷到40岁的人,想想当年在网络上对自己民族充满置疑的人,真的,你们除了喷,你们还有什么?

你就是要喷,麻烦提一点可建设性意见也是好的,成天只会阴阳怪气地说酸话,显得心智极不成熟。

GPS是1994年建成的,想想当年我们差距大到什么程度,我们靠着一批做实业的科研精英,北斗系统在26年后终于收官,变成跟美国GPS、欧盟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并肩齐行的四大全球定位系统,这26年里,科研人员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还要被一帮网络LOW货指着鼻子骂,天天各种恶毒的冷嘲热讽。

天可怜见,我中华民族还有更多做实事的人,他们弯腰负重,将托着民族重回世界之巅。而那些站着一旁指指点点口水乱喷的宵小,永远只会是历史的尘埃。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