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翁敬农:做有准备的GIS创新者

        北航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实验室主任翁敬农,虽年仅42岁(1966年9月生),但已经是GIS领域里的老资格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刚从北航毕业的翁敬农开始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有关GIS项目的工作——胜利油田关于油藏分布的一个项目。在翁敬农印象中,当时GIS在中国才刚刚起步。

  翁敬农回忆了自己早期做的一些项目,“我做的很多还是市政基础设施的各类地下管线的管理,我开发项目用的也是国外的品牌。”在GIS领域,当时国内自主品牌尚没有形成,翁敬农别无选择。

  但随着GIS项目的深入,翁敬农已经明显感觉到自己对软件定制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有时需要的东西从国外根本买不到,必须自己动手开发才能满足要求。

  实践中翁敬农发现,国外软件拿来用的确方便一些,但从长远上考虑,很多方面受限制受约束,总是处于被动局面,而且成本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更是无从谈起。

  进入90年代中期,国内许多领域,包括国土、城市规划、石油、水利、民航等领域的巨大应用需求推动了GIS的快速发展。而地理信息涉及到的国防安全问题,更是逼迫 GIS走向自主创新之路。

  回忆当年从模仿走向自主创新的过程,翁敬农认为,就其个人经验而言,还是需要大量积累,需要认真准备和调研,才能够自主创新。

  2004至2005年的时候,机会降临到一直在考虑自主创新的翁敬农身上。在美国做了1年多的访问学者,翁敬农参与了美国相关GIS项目的研发工作,接触到了国际前沿水平,全面了解美国GIS软件、GIS应用、GIS推广方面最新的技术研究及发展情况。

  更难得的机遇是,当时开源代码已经发展成为热点,有很多GIS的开源代码。这给我国的自主创新之路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回国之后,翁敬农开始主导并推出“海量多源信息快速可视化平台(中国之星)”项目。这个项目正是在基于开源代码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创新和发展而形成的。目前相关成果已在高原机场飞行程序三维模拟、图文一体化房地产信息管理、数字旅游等领域中获得成功应用。

  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翁敬农表示,从整个系统引擎、体系结构、用户界面方面来看,“海量多源信息快速可视化平台”都有所创新。但同时他也坦承,“关键技术方面,在一些领域当中,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突破。”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ERDAS TITAN 2009新增对OpenStreetM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