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2018商业航天融资盘点:资本寒冬下的黑天鹅事件 | 年终回顾④

商业航天缺的不是发射场,而是钱。要么快速融资,要么在通导遥、测绘地理信息等下游应用突围。

  “航天领域的改革开放要开始了”。

  抢先而动的是像张昌武、舒畅这样的金融、投资从业者。

  2015年6月,张昌武在亦庄成立北京蓝箭科技有限公司。2个月后,同样在亦庄,零壹空间成立。

  即便投资人出身,摆在张昌武和舒畅面前的首要问题也依然是钱。

  数年前,国家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航天市场,而圈里圈外看待商业航天赛道时,心中尚有疑惑。

  眨眼就能蒸发掉的巨额投入、军工属性带来的封闭体系......“远离航天行业”一度成为投资圈长久以来的默契。

  环境并不宽松,而这赛道上,没有专门投资商业航天的基金,也几乎没有能看懂火箭项目的投资人。

  如何融到资,如何组建研发团队,成为当务之急。

  然而事实是,没有人才,就融不到资,融不到资,就吸引不到人才。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中,舒畅撑过了一段时间。成立四个月后(2015年12月),最终从前同事何文的春晓资本以及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等融到逾千万元天使轮。

  张昌武也用了数月时间获得了创想天使千万元的投资。

  这算是第一梯队开启了民营火箭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随早期梯队一起入局的资本方创想天使,在商业航天方向上表现出持续的热情。据泰伯智库统计,从 2012 年到 2018 年资本机构来看,在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投资最多的资本机构为创想天使,共完成5笔投资。

  在2015年投资了蓝箭空间后,2017年底创想天使发起并设立的未来宇航产业基金,成为国内较早的聚焦商业航天全产业链投资的产业基金,用于推动军民融合和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该内容属于精选文章系列, 后获取已享有的阅读权限

升级PRO会员,享有以下权益

  • 解锁泰伯网专业深度文章
  • 免费阅读/下载12篇智库常规报告
  • 免费观看全库直播视频及回放

立即升级会员


还没有泰伯账号?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2018十大海洋科技进展揭晓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