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城市内涝治理:一场政策、技术、市场联动的马拉松

务实和拥有技术能力的企业,终将成为城市内涝治理的主力军。

      继发生在2012年的“7·21”北京特大暴雨灾难事故后,国务院及其下设部委、全国各地方对于城市内涝治理给予了高度重视。其中,在国务院出台的文件中皆有提到相关的治理要求,例如:

泰伯网

      与此同时,政策的接连出台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使政府和企业间协作治理城市内涝,成为近年来的行动主旨。


现状:积劳成疾,任重道远


      接受泰伯网采访的智慧管网及智慧城市服务商正元地理信息公司,其总工程师李学军教授级高工表示,随着各地方近年来加大力度对排水管网的健康状况排查、清淤、修复,针对雨污合流管线改造,以及管网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推进“多规合一”基础之上的智慧管网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但在李学军看来,城市内涝现象的发生始终是积劳成疾的结果,对不少城市来说,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对老旧管道实施调查和维护,城市内涝治理从整体上来看仍然任重道远。李学军强调,对内涝的治理本质上不仅限于对排水管网的整治,还涉及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的优化,这就要站在生态城市的高度,依托自然资源和城市基础设施,从统筹海绵城市乃至智慧城市的建设角度,建立起良性的城市水循环机制。

      金迪管线城市排水业务负责人李鹏凌在采访中向泰伯网表示,一些非技术因素成为广域范围内涝治理的门槛和瓶颈:其一,城市排水管理的权责部门分散不集中,因此很难有一个有效的统筹部门,对接起全城域范围的排水管网普查和整治工作;其二,除了政府部门下设的排水公司负责城市排水管网的维护外,目前还主要以向社会招投标形式,针对特定地区集中解决特定的问题,但这种方式很难有机会让参与其中的企业,面向整体城区的治理向政府提出诉求。

      基于现状,李鹏凌提到,包括金地管线在内的很多提供管网排查维护和信息化服务的企业,其现有思路还是以中标的区域级管网调查和维护的项目为切入,联合政府水务局或水利局等相关部门,试探更大范围的规划治理和信息系统搭建的可行性;对于实施进程,政府始终起到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的策动,让内涝治理常态化


      从城市内涝得到有效治理,到政府部门在管理模式上的思变,信息化技术的鞭策和推动作用,正在得到放大。

      围绕着城市内涝的信息化整治,李鹏凌认为当务之急是务实排水管网的普查,摸清实际情况,其调查的结果将通过空间信息平台去呈现,从而为政府部门、提供城市公共服务的企业,为制定明确的内涝治理方案或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接受泰伯网采访的中地数码副总裁邵隆也提到了建设排水系统的空间平台,对于排水管网普查和治理的必要性,作为GIS软件企业,中地数码长期以来针对管网信息化提供平台支撑。在邵隆看来,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由于年代不一,特别是对于从老城发展而来,或者城中村格局的城市来说,城市排水管网错综复杂,且普遍存在着雨污混接现象,即便是掌握大量数据的政府水务局也很难全面了解地下排水管网的全部情况,当任何一个节点出现了淤堵,便会出现连锁反应,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就影响全城域范围的排水功能受阻,但究其淤堵根源却难以觅寻。

      因此在管网普查中,邵隆认为从雨污管网的数量统计,到对管网管径的大小、走向、标高的摸底调查,再到将这些数据呈现到空间信息平台上进行可视化和分析,无论对于管网设施的维护,还是对于新管网铺设的合理规划,都能起到参考作用。

      从生态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角度,重视自然要素对城市内涝的缓解作用,同样正在得到政府和企业的关注。地理信息与环保科技服务商中科宇图,其副总裁许新宜提到,自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难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源和经费用于大江、大河的防汛治理,遏制了大型洪水灾难的发生;而目前,以生态恢复和间接以缓解城市内涝为目的的中小流域及湖泊的治理,是政府投资发力的主要方向。

      许新宜告诉泰伯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大量自然水体资源被过量用于工业生产,或者因发展房地产填河造陆或填湖造陆而直接被破坏,这些行为最终打破了城市主体的排、蓄水平衡,成为诱发城市内涝的主因之一。

      在许新宜看来,对城市周围流域基于空间信息平台的数字化模拟,是对城市内涝风险评估的一种有效手段,即通过设定对应的雨量值,来预测一场暴雨之后的几个小时内,会有多少雨水排入江河湖泊,以及又有多少水存积在城市的道路上。在实质的治理层面,许新宜表示除了由政府牵头逐步恢复自然水资源之外,还可以增加人工蓄水池的方式,弥补天然江河湖泊被过度利用和开采的缺失,进而增加城市的排蓄能力;而人工蓄水池将配备传感设备,用以监测蓄排情况。未来,从雨量模拟到管网和人工蓄水池的信息化管控,都将成为城市内涝治理的有效技术手段。

      邵隆认为,城市内涝治理利用信息技术,并参照海绵城市的理念要求进行规划设计,最终得以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与此同时邵隆还提到,海绵城市是一种“管长远、管根本”的建设理念,其有关建设项目,需要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在审批、监理、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从而确保从理念落到实处。

      李学军总结表示,政策上有效的运行维护机制,和先进的运维技术手段的支撑,对于从管网到生态角度的城市内涝治理,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而信息化技术的直接推动作用,在于从时间的持续性、覆盖的广度和技术应用的深度等层面,将原本“先涝再治”或“随涝随治”的城市内涝治理方式,逐步转变为政府部门联合企业协调治理的常态化工作。

      一场政策、技术、市场联动的马拉松,在面向城市内涝治理的工作中,已然拉开了帷幕。
 

市场化是趋势,务实的企业都是主力军


      在提供与城市内涝治理有关的技术和服务过程中,邵隆的感受是,最近几年来从国家到个地方的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城市内涝治理工作。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前端管网排查探测,以及后端信息化平台的服务采购力度,另一方面,政府更关注如何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从信息的掌握量、数据分析和预判等角度,切实提高管理水平。这些转变,无疑增加了市场的活力,和企业的发挥空间。

      从政策推动与技术应用结合的前景来看,李学军认为未来城市内涝的治理,将是现代科技的集大成,涵盖了空间信息、现代通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都将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政府部门能够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市场调节和服务机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以问题为导向,为决策、应急和预警提供保障,在李学军看来会是接下来的趋势。

      对于城市内涝致力的市场化进程,持乐观态度的许新宜认为,尽管过去以来防汛和内涝的政治工作完全由各城市的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然而一些重点示范工程,正得以依托市场的力量走在前面。例如北京市以改善生态环境和优化城市排蓄能力为目的的永定河治理,正是引入了社会资本和企业参与其中,而改造后的永定河生态除了发挥以上作用外,发展以生态保护前提的旅游服务业,还将产生经济价值,并回报此前的社会资本和技术投入。许新宜总结表示,明确的商业闭环,是城市内涝治理和生态建设市场化的良性机制,有效的技术实施则是保障。

      不过在李鹏凌看来,现实反映出的更多情况是,城市内涝治理仍然还是市场化程度相对很低的城市管理项目,其商业模式闭环往往难以形成,并主要依赖政府的投资,真正激发市场活力仍然比较有限。但从近5年来有关政策释放出的信号来看,无论是生态建设、地下管网的排查和管理,还是集中于城市内涝治理本身,市场化无疑是必然出路,而务实和拥有技术能力的企业,终将成为解决这些需求的主力军。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