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地质云1.0上线两个月 云GIS技术构建地质调查新模式

“地质云”的上线让中国的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正式进入云时代。

  “地质云1.0”自2017年11月6日正式上线两个月以来,日均访问量已突破6000次,其在地质调查管理和应急事件服务上的应用效果已初步显现,在西藏林芝市米林县6.9级地震后,仅用10小时就为应急救灾在线提供了震区系列地质信息产品。在赣南苏区的扶贫工作中,地质云将地质行业优势与赣南苏区资源优势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地质调查+”特色扶贫之路。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皖江经济带等重要国家战略及经济部署中也提供了重要服务。

泰伯网

  该平台的上线为我国地质数据的组织管理与共享、地质信息产品的开发与服务、地质调查及地质调查业务管理等,正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中国的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正式进入云时代。

  在“地质云”的建设过程中,地质大数据支撑服务系统建设与集成为地质大数据工作实施提供了基础支撑,也为提高信息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了支撑。其中云GIS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地质信息管理、存储、分享、应用的方式,提高了地质调查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建立了智能地质调查工作新模式。

  打破数据壁垒整合软件应用,提升地质服务互联共享能力

  打破数据壁垒,开放数据孤岛。数据鸿沟、数据孤岛,是信息化建设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地质行业也不例外。随着地质调查数字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范围的逐年扩大,我国积累的地质信息数据也越来越多。受数据格式、数据权限、数据存放地以及观念制约,不同单位、不同部门数据实现数据的共享很难。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地调局各直属单位、局机关各部门,基于业务需要,开发了各类软件系统共计152套,其中稳定运行的约60套。每个系统都由不同的单位或部门在管理,并且不同的系统注册授权、访问运用非常复杂。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大数据与云技术提供了解决方案。地质云1.0利用了中地数码MapGIS 10 的T-C-V 架构,采用纵生、漂移、聚合、重构开发模式,整合“异主、异地、异构”数据,连接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19家单位的业务专网,包括了1个主中心、6个区域中心、12个专业中心,整合、汇聚了大量地质数据与产品资源,实现了75个核心数据库的互联互通,海量地质数据的共享。成功破除了数据孤岛、无法进行数据共享的老大难问题。

  地质云使得以前存放在各地的数据在云中实现了互联互通,数据“跑”起来,数据鸿沟、数据孤岛现象也就随之消除。只需注册成为“地质云1.0”的用户,就可以在云中漫步,上传、下载、管理自己权限下的数据,和其他用户分享各自的成果。

  依托虚拟技术,整合软件应用。除了数据的共享,运用MapGIS 10 的T-C-V 架构,还能实现对各类专业软件的管理和整合。以虚拟技术为依托,在云上汇聚了几乎地质行业所需的各类专业软件,注册用户即使计算机中没有安装任何一款地质专业软件,也可以各取所需,做好想做的一切与地质业务相关的工作。这样不仅能提高地质相关软件的利用率,也能大大减少重复开发的巨大浪费。

  GIS构建地质调查新模式,开创互联网+地质调查全新时代

  “地质云1.0”的成功研发,为地质工作从调查到最终产品的形成带来了巨大变化。借助MapGIS“工作空间”的概念,各地质调查工作组可先根据需要,创建自己的智能空间环境,并通过这个空间环境,自动或被动地获得地质云推送过来的各类已有数据,进而为野外地质调查提供依据或支撑,同时还能将野外新采集的数据通过自动回传系统功能进入地质云,进一步充实、丰富已有数据库,为下一步的协同处理和分析提供新的数据源。

  通过阿尔金成矿带、二连—东乌旗成矿带开展的示范应用,成功探索出了云环境下智能地质调查新模式,并在“地质云1.0”建设中成功运用。该模式在地质、钻孔、物化探、水工环、能源、矿产等各类工程项目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实现各类原始数据与成果数据的实时在线汇聚,提供对各类地质调查数据的在线提交、多级审核以及海量地质数据的分类存储与在线管理,并在上述基础上,提供地质大文件数据的快速响应、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查询、浏览显示、统计分析、资源共享等应用服务。

  筑牢安全闸门保障系统安全。中地数码基于平台运用及安全需求,在用户方面,地质云1.0共设计了4类用户,并实行用户认证制,分别授予不同的权限。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用户、社会用户、野外调查人员、地质调查业务管理用户,各类用户基于其需要具有不同的专业权限、管理权限,最大限度保证系统的安全、数据的安全。

  此外,通过技术手段为地质云构筑了网络防护安全、主机安全防护、应用软件安全防护和数据安全防护四道安全屏障,使地质云的安全级别达到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第三级的要求。

  在201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地质调查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地质调查全流程野外数据采集信息化、全要素业务管理数据信息化、全过程数据快速处理分析与适时汇聚共享,形成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智能化新模式和协同管理信息化新模式。该规划还明确提出了2017年、2018年和2020年三个阶段目标,分别是实现地质云1.0版本、地质云2.0版本和地质云3.0版本上线运行。

  “地质云1.0”的上线,标志着中国地质调查也进入到互联网+地质调查的全新时代。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云GIS在大数据分析、挖掘,以及集成可视化方面的优越特性,以及对于国土、地质、矿产、生态等管理提升的重大意义。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有了地质云的支撑,我国的地质调查工作的速度和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不久的将来,也将会在更多像“可燃冰”这样的新兴地质调查领域取得新突破。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