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胡延平:建议反垄断机构阻止微软收购雅虎

  2月3日上午消息,就微软出价446亿美元洽购雅虎一事,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发展中心主任、互联网协会调查报告课题组负责人胡延平做客新浪科技直播间,与外界分享他对此事的观点。

泰伯网

  美国东部时间2月1日6:40(北京时间2月1日19:40)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当晚宣布,该公司已经向雅虎董事会提交收购报价,计划以每股31美元收购后者全部已发行普通股,交易总价值约为446亿美元。

    精彩观点:

    - 反垄断组织应该以最高的警惕,最强烈的动作,然后联合美国、欧洲,以及各个方面的相关的政府机构和仲裁机构,来阻止这样收购的达到。

    - 微软开出的并购费用不是太高了,而是太低了,很多人觉得446亿美元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其实从互联网架构来讲的话,雅虎所能够带给微软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在446亿美元上再乘以2都不为过,从更长远的未来讲乘以4都不为过。

    - 在这样并购案背后,我们隐约感觉到互联网架构,包括商业架构、服务架构、基数架构和技术架构深层次发展的变化,并以这种发展变化为大家描绘的互联网的未来。不理解互联网的架构就难以理解这次的并购。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晚上好,欢迎进入新浪嘉宾聊天室,我们很高兴请到中国互联网协会主任胡延平,就微软出价446亿美元洽购雅虎的大新闻和大家分享观点。胡老师先跟大家打个招呼。

  胡延平:大家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胡老师这们晚还过来一起跟网友分享业界的大事,确实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整个业界非常激动,胡老师目前如何感觉这个事情?

  胡延平:首先可以这么说,微软并购雅虎如果成功的话,将会是互联网发展历程里面最为重要的并购事件之一,一定是这样的。从整个90年代一直到现在,在20年互联网发展历程里面,很难有其他的事件与这次的并购相提并论。比如说过去我们看到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的一个合并,我们看到微软对MSN的收购,包括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也看到很多收购的案子,比如说Google对Doubleclick的收购,诸如此类。

  但是我真的认为微软对雅虎的并购,是所有的并购里面最为重大的一个,说并购重大不是因为金额大,也不是因为并购的双方分别是最大的IT软件企业和相对来讲很庞大的一家互联网企业,不是因为并购的企业大,而是说在这样并购案背后,我们所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互联网架构,互联网的商业架构,服务架构和基数架构,技术架构深层次发展变化,这种发展的变化为大家所描绘的互联网的未来。

  我在这里特别强调一句话,不理解互联网的架构就难以理解这次的并购;不理解互联网的架构也就不能理解互联网现在和未来发展的一些根本的趋势,也就难以理解这个并购的金额到底是大还是小,并购的双方到底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就是双方的价值难以评估。不理解互联网的架构,就难以理解眼前正在发生的所有的重大变化。

  但是这样互联网的架构是动态变化的一个过程,而且这个架构我们指的不是TCPIP意义上的互联网在通信协议层面的结构,指的也不是说互联网在电信级的网络上,它的数据传输,数据服务这个层面的架构,指得是传输层纸上得应用层的技术层面,所以这个基础有一个定义,在传输层之上的应用层,应用层又分为基础层,中间层和应用层。对应用层面的基础层这一层面的变化。

  我们认为从互联网的架构角度来理解的,微软和雅虎的这次并购,是符合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也是符合微软扩张方向,也就是在应用层基础层的整合方向,它既符合整个互联网大的发展方向,也符合互联网自身扩展的方向,也符合微软应用层里的基础层,目前形成整合和扩展的趋向,而且这是符合这个趋势。

  第二从符合趋势的角度来看的话,显然微软所开出了并购的费用不是太高了,而是太低了,可能很多人觉得446亿美元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可能十倍于,几十倍于过去我们所看到的互联网的并购案,大家觉得已经很高的,很惊人的数字,其实从互联网架构来讲的话,雅虎所能够带给微软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在446亿美元上再乘以2都不为过,从更长远的未来讲乘以4都不为过。从并购案的消息出来以后我们看到,微软的股价有所下降,而雅虎股价有很明显的上升,似乎从表面来看投资人或者资本市场对微软这么一个动作和评价,还尚未充分理解,尚未充分接受,认为这样动作的后面显然蕴含着不可知的风险因素。

  而对于雅虎来讲大家认为是很好的归宿,但是实际上也是这样的,所以这是我们从互联网的架构来看,第二个方面就是对这个并购案446亿美元开出这样价钱的评价,而且这个价钱的评价我们认为还不能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而是从互联网的架构以及互联网的市场,以及这种架构背后的商业价值这个角度来看。

  刚才我们站在微软角度看这个问题的。第三个就是说从互联网架构角度,如果我们雅虎这个方向来看的话,我们结论是什么?我们的结论是,显而易见,雅虎目前的确处在非常尴尬的处境里面,而且这样的尴尬不是短期内能够摆脱的,雅虎的尴尬不是一个偶然的,阶段性的,市场局部的一种状况。其实雅虎的尴尬是有很深层次产业市场原因的,但是也跟雅虎自身在管理、运营、技术创新、技术架构这些层面的一些地位或者能力相对弱化有很大关系。但是从更深层次来讲的话,这是整个互联网市场,整个互联网应用,整个互联网架构发展办法的结果。架构的变化,使得雅虎这样的公司相对不再那么重要,架构的变化使得雅虎这样的公司,它的这种微架构以及它这种服务的价值和竞争力,相对来讲趋于弱化。

  从目前来讲,对于雅虎的投资人来讲,就是雅虎的机构投资者,那些大股东来讲,以很高的价钱卖给微软,显然是一件好事情,我相信雅虎的股东,大投资者一定是倾向于把雅虎出售的。雅虎创业者和雅虎内部理解这种架构的,或者对雅虎微架构依然抱有很强信心的那些技术人员可能不一定认同这样的并购,但是最终投票的是资本,所以雅虎被微软收购的可能性极大。

  主持人:听到你刚才讲的好几个点,我们采访很多嘉宾都没有提到,听起来我觉得有点震惊。第一个涉及架构乘以2乘以4不为过。第二个架构这一块雅虎不应该出售,基本大部分主流认为雅虎应该被卖掉,这并不意味着大家看好他们两个整合的路。讲到架构很重要,目前确实不多人了解,在你看来架构精髓是什么,怎么理解它的本质?

  胡延平:一个东西有没有价值看是对谁而言的,对于雅虎自己来说,目前他自身20多美元一股的股价很准确反映了他目前的价值,而且446亿美元对于雅虎自身而言来讲,显然是不低的一个数字。再打个比方,雅虎如果卖给那些私募的资金,私募的资本,或者卖给集团可能不止446亿美元,有可能这么一个情况。

  主持人:刚好微软需要他,给这个钱。

  胡延平:雅虎卖给Google200亿美元就都高,但是雅虎卖给微软是446亿美元乘2可能都低。

  主持人:这对微软来说物有所值。
胡延平:我们解释微架构,解释相关合作互补因素的时候,我们一步一步看互联网的微架构。微软并购雅虎最大的风险因素是什么?最大一个风险因素其实是微软自身的商务运营能力。微软是一家很伟大的公司,这样的伟大首先是因为它是一个很伟大的IT架构的公司,其次在于微软从操作系统以及操作系统相关逐渐扩展实现这个架构。但是微软一直以来最大的弱项,最大缺陷在于技术之外商业运营层面上,其实一直是能力不足。就是说,很伟大的微软其实经常做不好一个不是很庞大的商业,我指的是软件、操作系统、技术架构之外的商业运作,就互联网商业,互联网服务。

  我们看到比如说过去微软所进行的一些并购,或者拓展互联网部分的业务,其实对微软来说不是他不重视互联网,比如(英文)刚起来,一下把(英文)打死了,包括MSN。微软在互联网方面的野心极大,甚至可以这么说,微软对于未来的野心就是它对互联网的野心,因为微软很清楚知道未来架构是什么,我们不说它是IT的架构还是互联网的架构,而是说整个基于数字化应用的架构,这样的架构是全球性的,是跟一切的数字设备,跟一切技术网络,跟一切运作相关的架构。

  所以说对微软来讲它是很伟大的公司,但是它在互联网商业运营方面一直以来存在着必须大的缺憾,而且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就说和微软所需要的架构相比,雅虎其实也只是这个架构里的一小部分。

  主持人:这是不是意味着他就算成功收购雅虎,雅虎也只能把它吞进去,不会放到外面独立发展。

  胡延平:这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从架构角度看,在雅虎的架构里面微软处在哪个部分。雅虎在微软里面属于哪部分,属于我们所讲互联网应用层基础层往上走一点点的应用层,就是在基础层和应用层之间这一部分。其实对于微软来讲,比如很多人讲说,微软和雅虎的这种合作能够极大扩展微软在广告市场的份额,能极大拓展微软面对最终用户的能力,能极大的拓展微软所拥有若干媒介的价值,这样的说法正确,但是也不正确。

  正确指的是什么?指的就眼前而言,就马上能够把握到的价值而言,的确是这样。

  主持人:现成拿过来。

  胡延平:现成拿过来的价值的确是这样。但是从深层次而言,实际上是什么呢?微软看中的其实除了雅虎这个媒介本身的数量和质量,用户的数量和质量之外,更看重的是雅虎所拥有的,在应用层和服务层,和基础层相结合这一部分结合的能力和技术的能力,以及相关运营的能力,这样东西是微软不具备的。这一方面微软所有互联网部门真实能力加起来恐怕都赶不上雅虎1/5,从盈利方面差不多,但从真实服务雅虎有很大的差距。

  我刚才的意思是说,从微软的架构里面雅虎其实在基础层和应用层结合这一部分,而且很好弥补微软在基础层之上,面向应用层提供服务的架构和能力。而且短期内马上它就使得微软的互联网业务部门成为全球最大,成为全美国最大,拥有最多的受众,最多的流量,最多的从盈收来讲不是最多。

  而且最可怕的是什么,这是我们今天重点谈的第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我们谈对这个案子本身在互联网架构的位置做一个分析。第二个我们分析了这样的并购对于雅虎,对于微软各自的意义和价值。第三个方面我们分析一下说这样的并购,它所能够释放的能力和价值在什么方面,有多大。而且在说这个价值有多大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循序渐进剖析一下这个互联网架构到底是什么?

  我们前面说微软野心极其庞大,他的野心庞大到什么程度?甚至说互联网的架构就是微软的架构,微软的架构就是互联网,过去微软的架构以PC为基础,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一个开放技术服务系统。但是其实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微软就已经面向互联网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这个准备的标志就是以微软发布.net计划为起点,到今天为止.net计划执行并不成功,并不顺利,或者只有在局部突破。.net刚刚发布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net计划核心是什么,甚至有人把它理解操作系统,或者多操作系统的一个操作系统,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微软过去架构以PC为基础,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开放式服务系统,但到2008年这个时候,我们完全可以说我们很多人过去低估了微软的野心,或者忽视了微软在互联网方面的步伐,就是微软在互联网方面的步伐,你不能用微软互联网业务部门的收入来衡量,如果用微软狭义互联网业务部门的收入来衡量微软的互联网步伐,互联网战略速度的话,是大错特错。

  到今天为止我们可以说,这个世纪初微软.net计划正式发布以来的这几年时间里面到今天为止,微软其实已经完全意义上成为一个互联网基础架构的拥有者,互联网基础架构的架构者,就是从软件、技术、服务的角度来讲,微软的战略其实已经百分之百架构在互联网或者广义的网络这么一个基础之上。

  在这么一个架构里头,我们今天回过头再来了解.net,.net是什么?.net实际上是一个网络操作系统,这个网络操作系统不是一种软件,不是一台终端,不是说简单的某些方面的应用,它实际上是一个架构,.net实际上就是一个网络架构,只不过在这架构里面有不同的软件,不同的技术,不同的协议,不同底层技术的东西实现不同的方面,而所有这些方面在底层是打通的。基于.net这么一个网络操作系统能够实现的是什么,能够实现的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商业帝国。这个庞大的数字商业帝国里面,所有的软件,所有的技术充当着一个什么作用呢,就是微软所说的数字神经系统,就是这个商业帝国的信息流,以及和信息流相关的业务流、资本流,包括物品的流动都是基于这个基础之上的。

  但是在这么庞大的数字帝国里面微软自己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比如在基础层之上的应用层里面很多具体细分的方面是他所不能做的,比如微软不能说一会儿我做很大的社区,一会儿我要去做一个视频的网站,一会儿我要去做一个交友的网站,或者我做旅游服务什么什么,它不能什么都做。微软能做什么?

  微软能做基于网络操作系统的网络基础应用系统,基于网络操作系统,这个在网络环境下网络操作系统就是IT硬件加软件开放的,智能连接,智能交互底层系统,在这上面是网络应用系统,网络应用系统刚才我说了,微软有所为有所不为,细分方面他不能做。但他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网络应用系统打通,“打通”这两个字我们觉得好像挺那什么,但“打通”这两个字蕴藏很多东西。既含IBM当初提出连接性,也蕴含着需求和服务的智能匹配,比如我们今天所讲的最前沿的东西,其实都只是.net系统里面若干的方面。

  比如网络广告里面讲金融广告,金融营销。人类最核心就是商业市场经济活动,营销活动,供给和需求的国家数字神经系统连接打通数字商业系统里面,很多被人,终端,网络联结在一起,完完全全智能交互联结在一起,这样智能交互的价值显然超过一个操作系统作为软件的价值。一个操作系统作为软件的价值,也就几百美金。但是基于网络操作活动网络应用活动,在基础应用方面释放出来的价值是很惊人的,这个是微软为什么不甘心于只做软件,而是把软件上升于服务,甚至不甘心于做服务,把服务上升成为很多具体互联网的应用,甚至像网络广告,网络营销,像即时通讯,搜索都有扩展的原因。

  微软很清楚的知道,如果我只做软件的话我只是一个IT的公司,我只是互联网的一个建筑商,或者无非是一个底层的建筑商。而这样的公司它的价值从短期来讲很大,但长期来讲一定越来越低,我们从全球来看上升到互联网架构的企业有多少个?第一个是微软,第个Goolge,甚至连MBI,甚至连惠普等等这样的企业都不再是,为什么?

  因为那些企业每家都在向网络,向互联网实施自己的战略,但是显而易见,尤其偏向硬件的公司向互联网走的时候把握的机会越来越小,他变成做某一个方面,他谈不上架构,只能成为架构某一方面,提供硬件或者软件,在互联网底层更底层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说,20年前哪有微软,20年前是IBM。

  有一度价格很高,是真正底层基础网络的一个架构,但它不是全部,所以说在放眼全球有能力有资格去架构整个互联网的人只有微软,只有Google,比如我们在国内看到百度好像跟Google在竞争,但是在从互联网架构的角度来讲,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没有一家能够从架构的角度去理解互联网,能够从架构的角度去架构互联网,能够从架构的角度去整合互联网,没有。如果讲整合和架构的话,也只是在互联网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方面。

  比如说充其量在搜索方面,或者充其量在电子商务方面,或者充其量在网络广告,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架构阿里巴巴在做,网络广告网络营销方面架构分众在做,基于搜索的架构是百度在做,而且从这个层面来看的话,仅就周围市场来看的话,似乎中国也有一些那样的企业,有那么三家四家五家的企业,有实力或者有可能成为伟大的互联网公司,我指的伟大意思是它能够上升到架构。就是表面上看似乎有这样一些可能,但实际上不可能。因为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过去我讲过一句话,在产业市场竞争当中胜出者有可能会发现自己忽然成为资本市场的失败者。你发现你跑得很快,你是第一,但是竞争对手同然资本杠杆的一个动作一下就超过你了,这是第一个。现在我们可以说一句话是什么呢?在互联网商业市场竞争方面的胜出者,可能忽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成为架构竞争所导致的失败者,你发现你已经跑得很快了,其实你只不过在别人的手掌里面跑。

  所以关于互联网的发展和竞争,真的才只是刚刚开始,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所取得的成功,用沧海一粟形容一点不为过分。当然反过来说,我们并不是说就认为微软和雅虎的并购,一定会,马上会,立即会,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马上不互联网的地球颠倒过来了,也不会,我们指的是这个方向,这种可能,因为这样的方向和可能要变为现实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对微软对雅虎都是挑战,甚至这样的并购从运营角度讲未必成功。

  其实包括我自己也有不看好的东西这样的并购,微软如果能够很好改善自己运营能力的话,其实微软借助自身现有的优势,在不长的时间内,三到五年时间内完全能够做到雅虎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了。也就是说微软在不付出446亿美元的情况之下,只要他改善自己的运营能力,他也能做到雅虎今天的成就,为什么呢?这是微软目前所拥有技术的优势,基础的优势,系统的优势所决定的。但是为对雅虎这样一个并购,很显然就是既是短线的一个考虑,又是长线的一个考虑。

  主持人:从上线来看的话,如果我们跳得很高,或者得很长远来看,今天这个事情假如它真的成功,在互联网历史上它算不算转折点,或者算不算伟大的时刻。

  胡延平:不敢讲伟大,但一定是重大。我想这样的并购其实反垄断组织,对微软和雅虎的并购其实总关注程度上来讲,应该超过当初微软和王进的竞争。因为微软并购雅虎的背后微软在价值链的扩展,在商业版图的扩展其实在步伐来讲远远超过过去在任何方面的扩展,就是我认为现在倒是一个很好的时候,就是反垄断组织应该以最高的警惕,最强烈的动作,然后联合美国也好,欧洲也好,各个方面的一些相关的政府机构和仲裁机构来阻止这样收购的达到。

  这样收购一个达到,其实从短期来讲,从长期来讲都是有助于形成市场一个均衡的生态和市场平衡的格局。对Google是有利,对整个互联网发展也是有利的,我想除了微软之外任何人都不愿意说,互联网或者是数字商业地球的神经系统,数字商业地球的应用系统,数字商业地球核心的服务系统被微软一家企业死死攥在手里,这谁都不愿意。我认为现在反垄断组织应该站处理,不仅要说话,而且要行动,而且要以最强有力的动作阻止。

 主持人:光从搜索这一块他们加起来…

  胡延平:不能仅仅从搜索这看,像我们看百度和Google答案一定是不准确的。对于Google其实很多人已经表现出了一种警惕,就是Google是不是已经强大到互联网的撒旦,Google为什么包装说不作恶,其实Google已经在作恶了,为什么?因为当你强大到说要把互联网的架构攥在手里的时候,里本身就是一个作恶者。但是跟微软相比Google所做的恶,能做的恶少于微软的,未来来讲作恶的可能性低于微软,我们所说的作恶从基本意义上来讲,垄断就意味着作恶。再往互联网这个架构范围内,失去民主本身就是作主。让用户使用成本更高这是作恶浅层次的。互联网不应该失去民主,互联网不应该失去平衡,互联网应该多样式的生态,互联网从第一天开始到最后不能成为少数商业公司攥在手里的工具。所以说这是我们看Google的作恶。

  从我个人的感情上来讲,我希望这次并购不成功,尽管我前面讲看好这次并购,它最终真的有可能成了。但从内心来讲我不愿意看到这个并购事实的发生,宁可再拖两年,三年,五年都是件好事情,为什么?因为它一定程度延缓微软的步伐。

  主持人:巨无霸慢一点,垄断慢一点到来。

  胡延平:说实话,我这样一种个人情感的考虑,或者站在互联网民主的角度,或者互联网架构的角度来看考虑的话,这样的考虑也是一厢情愿,市场是残酷的,很多是利益驱动的。

  主持人:他们成功收购,微软面临那些整合问题?

  胡延平:对微软来讲,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系统的叠加所能够产生的裂变效应就是这个并购价值所在。基于微软现有的操作系统,现有的应用软件的服务系统,基于微软现有的企业级产品线,以及微软对所有接口,所有标准和所有协议的限制,把应用往上一叠加以后是很可怕的。

  从目前来讲的话,我觉得唯一能够阻碍微软步伐的也就两个东西,一个东西是什么?是微软自身的商业运营能力。第二个是反垄断方面。我相信微软在这方面也是有所顾忌的,除非微软有一天暗中以资本的方式做不相关的事,微软才能从反垄断绕开壁垒。从整合来讲雅虎产品线和微软产品线有些方面是重叠的,搜索方面是重叠的,在PT和MSN是重叠的,在即时通讯方面也是有重叠的,所以微软和雅虎并购之后的整合实际上是两个层次。

  第一个整合是微软自身直接互联网业主和雅虎互联网业务在技术系统、用户、资源、市场销售的整合。这样的整合其实我认为问题倒不是很大,为什么?不能做乘法,至少他可以先做加法。

  第二个层次的整合是指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系统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这个整合是实际上到今天为止,微软自身的直接互联网业务,和微软自身网络架构系统的整合还没有充分达成,网络应用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之间的无缝的连接也好,所能够形成这种裂变效应也好,都还没有充分的产生。你比如说MSN和PT,和操作系统和微软各个方面的整合。你比如说MSN的整合,包括桌面的搜索的整合各种各样。微软没有完成这样的整合也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垄断问题,其实对微软来讲很多应用嵌入到很多程序里面去,不难。

  主持人:现在不是他没做到,是他不想做,不想太快。

  胡延平:不是不想做,而是对他来讲是有所顾忌的,其实把软件服务、应用、基层系统,基础层和应用层打通了,对微软来讲,单就打通这一点来讲,其实很快就可以实现了。但是打通了以后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垄断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你这种连接性不等于智能交互,其实微软在等待一个时机,就是可连接性意义上的打通和真正智能交互意义上的打通,之间是有一个时间差,其实在智能交互方面为在做大量的研究,这种大量的研究庞大到什么程度?他把互联网不仅所有的网页集中在一起,所有站点信息集中在一起,把所有用户的信息和用户行为集中在一起,把互联网应用不同方面集中在一起,然后再做一个全人类历史上,甚至这种从数据量级来讲超越Google一个研究,这样一个研究最终的指向是什么?就是智能交互,核心是智能交互,人机智能交互,机器和机器智能交互,人和人的机器智能交互。这样智能交互大家千万不要把它浅层次理解为人物智能,视频图象识别等等,这是浅层次理解,而且它不是这件事情的重点。

  这个数字神经系统,数字商业帝国的核心就是最终在分布式的中断,分布式网络架构下,通过网络操作系统,应用系统下所有动作实现动态交互,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事情可能真的,很多传统行业的事情可能真的不需要你做了。不过现在互联网方面的事情真的需要你去做,完全以人为中心的,甚至以你的意图为中心的这种交互,信息的交互,就简单来讲我所说在人类社会生产过程当中供给和需求的一个连接。

 主持人:很超前一个研究。

  胡延平: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比如我们今天讲电子商务,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电子商务其实是电子商务的初期形态,实际上还是一个电子商务集散地的概念。未来的电子商务是什么样的?未来的电子商务是一个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吗?或者是一个一个电子商务客户端吗,或者企业基于企业内部信息网络所架构起来的面向外部的,开放的这种基于软件服务系统的商务交易网络吗?还是说在所有企业,大家所有人都共同在网络操作系统之上,基于网络应用系统的智能交互。这个不一样,从眼前看来比较幼稚的事,甚至比较荒诞的事其实就是未来变成现实的事。

  主持人:这都是微软在做的事。

  胡延平:这样的事中国做不到,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做不到,中国互联网个领风骚三五年,能够振臂一呼,能够融资上市,能够八面风光就不错了,当然它也会发展。

  主持人:这么说Google在长远未来是不是打不过微软?

  胡延平:谈到最后可以落到Google,它是全球范围内唯一一家有希望能够从正面挑战微软的公司,我说挑战不代表替代,或者跟微软形成竞争攻势的公司。说这样的可能,并不是说目前Google有足够多的用户两,比如他用户量多少,他搜索市场份额多少,他盈收份额多少,而是说Google唯一一家从互联网架构和微软形式竞争的公司。Google的互联网架构和微软互联网架构正好相反,微软从底层起,Google从应用做起,微软很多是收费,Google第一天起就是免费。微软首先实现了面向终端,面向用户的方式,而Google从第一天开始以人为本,面向用户的,他们实际上从它们出发的地方来讲不是同一个地方,但是在发展过程当中,它们会慢慢趋同,或者慢慢走得越来越近,最后走到一个短兵相接的地方。

  而且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Google其实今天在做的事情,从核心意义上来讲不是搜索,如果只从搜索角度看Google的话还是我说那句话一定是大错特错,但是对Google来讲今天最重要当然还是搜索,从盈收业务来讲。Google在做开放的网络应用系统,网络应用服务系统,网络应用操作系统 ,它从这边来做网络应用系统。

  从未来来讲其实Google并不能替代微软,微软也不一定能完全替代Google,但是如果微软每一个人都很伟大也可以替代Google,但是Google即使每一个人都很伟大不一定能替代微软。Google把人在网络环境下所可能发生关键的应用都考虑到了,而且都来做这样的设计,提供这样的产品和服务,又把不同的服务最终连接起来,构成分布式的整体,这是Google所做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过去两三年越来越多人提到Google和微软的竞争,大家讲他们关于搜索的竞争,关于网络广告的竞争,其实不是这样。Google和微软的竞争网络广告和搜索只是冰山一角,只是降雨云系冷风暖风碰撞地带看到是广告,看到是搜索,其实远不止于此。Google分布式系统,通过技术的手段,软件的系统,最后打通一个东西,我们看到Google基于外部的各种各样的软件,这很原来的概念不一样。原来在90年代末的时候很多人讲到ASP,那个ASP是指基于互联网的软件服务模式。我翻译过当时一个美国计算机协会一个报告,他说未来软件使用就像什么呢,你拧开水龙头这个水就出来了,不一定把软件装到电脑,现在大家看到存储不一定在本地,在足够带宽完全可以实现。

  所以从这个情况来看Google在往这块走,微软往这块走,两个人越来越近走到一起发生了碰撞,但这样的碰撞我认为在短期内来讲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地带,还没有进入核心的地带,这个核心地带需要至少三年左右的时间,三年左右的时间大家才能看清楚我们所互联网架构或者网络架构,以及两者架构之间的竞争,以及两者架构的脉络。从目前来讲这个脉络我们看得还不是很清楚。这是从Google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主持人:时间关系我们访谈进入尾声,胡老师给大家总结一下你今天的访谈?

  胡延平:如果要总结一下今天的访谈,我认为还是我们访谈里聊到那几句话,第一我们一定要了解互联网的架构,以及从架构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从架构的角度来看架构本身的发展变化。因为只有这样的话,我们才能理解不同的公司,尤其是伟大的公司它们在做什么,它们的方向是什么。在这个方面,我们看到微软和雅虎这么一个并购,使得互联网朝着微软所希望的架构方向又往前走一步,微软有一个副总裁奥兹他所讲到2008年的时候我们看到这个行业到整合的时候,他所指行业整合主要指基于广告行销的整合,那个整合只是一个方面,其实我们目前更关注的是一个深度的整合,而这样深度整合的过程,我们看到在美国已经又往前走了一大步,在美国这样深度整合又往前走一大步,而在中国我们看不到任何这样一些动作和行动。

  我真的为中国互联网公司感到着急,我们中国其实放眼业内没有互联网的架构,只有互联网产品服务架构,但没有互联网的架构式,也没有互联网架构企业,从未来我想短期内也不会有。我们看到一些架构的整合只是说奥兹所言那个互动广告与营销这个领域的整合,即使这个领域的整合在国内的步伐也是慢得多,我们看到分众有很多动作,但是分众这个动作在方向上我认为有重大偏差。而百度最有实力和资格做这样的整合,但百度异常的谨慎和保守,百度忙着做什么事情,忙着把现有的资源价值最大化,第二在尽可能的消化股价高涨带来的资本压力,百度在做这两件事。所以我想这就是我们的悲哀,所以说关于IT的游戏,我们过去是一个看客,包括是一个IT搬运工的角色,到今天其实依然是。

  关于互联网我们一度是,中国给人感觉甚至在领导互联网的风潮,包括互联网用户现在从数量上讲接近全球最大,还不是全球最大,不到两亿。但是关于互联网一些根本的发展趋势,关于互联网未来将产生重大的变化,中国依然只能是看客。

  主持人:今天胡老师言论非常深刻,也非常精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访谈到这一段落,欢迎新浪网友对这件事情的评价,谢谢大家,谢谢胡老师。

  胡延平:谢谢大家,大家新年愉快。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