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公布 地信企业,你的机遇来了!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借助遥感数据、卫星等地理信息技术可以为灾前预测、灾后救助提供最快、最便利的服务。

  泰伯网讯 8月23日,中国气象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编制的《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

  “十三五”末,我国24小时晴雨、气温和暴雨的预报准确率将分别达到88%、84%和65%,24小时气象要素预报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将分别达到1公里和1小时,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超过30分钟,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86分以上。

泰伯网

  为此,《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由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现代气象管理体系构成的气象现代化,初步具备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的业务能力,气象整体实力接近世界同期先进水平,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我们都知道,气候变化影响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气候变化带来的洪涝灾害、强风暴雨都会严重损害百姓的生命安全。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借助遥感数据、卫星等地理信息技术可以为灾前预测、灾后救助提供最快、最便利的服务。

  泰伯网独家为您摘录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地理信息相关内容:

  趋势分析

  1、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中国区域气温将继续上升,暴雨、强风暴潮、大范围干旱等极端事件的发生频次和强度还将增加,洪涝灾害的强度呈上升趋势,海平面将继续上升,引发的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影响不断加大。气象防灾减灾能力需要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2、我国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这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新机遇、新动力和新潜力。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美英德日韩等各国气象机构都在积极谋划下一轮发展战略,争夺新的气象科技制高点。

  基本原则

  加快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全面提升气象预报预测预警水平,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构建智慧气象,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目标;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气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坚持大力发展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持续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统筹中央、地方、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加大“走出去”发展的开放力度,构建气象发展新格局,推进气象信息资源更好地共享和应用。

  发展理念

  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大力推进气象信息化,着力构建智慧气象。努力在关键科学领域及核心业务技术方面实现新突破;统筹推进区域、流域和海洋气象协调发展,统筹推进东中西部气象事业协调发展,统筹协调国家、省、地(市)、县气象工作,统筹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统筹推进气象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协调发展;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有序开发利用气候资源,高度重视气候安全;加强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和全球服务;全面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有力保障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加强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气象服务,加大部门间气象数据共享,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城乡全覆盖和均等化;

  主要目标

  到2020年,初步具备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的业务能力,气象整体实力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综合先进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实现自动化、综合化和适度社会化。气象预报预警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稳步提升。基于影响的预报和风险预警取得明显进展。

  2、集约共享的气象信息化。气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程度和开发利用效益明显提高。气象信息系统集约化水平和应用协同能力显著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得到充分应用。

  3、效益显著的气象防灾减灾。气象防灾减灾机制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预警精细化水平、及时发布能力和公众覆盖率大幅提高,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城乡普及。

  4、高效普惠的公共气象服务。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显著提高,公民气象科学素养明显增强,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中有增。气象保障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能力明显提升。

  5、功能完善的生态文明保障。环境气象观测体系和区域生态气象观测布局不断完善。生态气象灾害预测预警水平明显提升。人工增雨(雪)、防雹作业能力及效益进一步提高。

  6、科学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对能力和气候安全、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在适应方面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支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7、优先发展的科技人才体系。气象科技创新驱动业务现代化能力显著增强,重大气象科技创新取得明显突破,科技对气象现代化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气象教育培训能力明显增强,气象人才素质显著提高,高层次领军人才的科技影响力稳步提升。

  8、科学法治的现代气象管理。气象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逐步健全。气象标准完备率和应用率稳步提高。与气象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预算和财务制度进一步健全。气象服务市场管理有序,依法管理气象事务水平明显提升。

  核心技术新突破

  推进数值预报自主研发实现突破。发展全球/区域数值模式动力框架等核心技术,改进全球和区域高分辨率资料同化业务系统,完善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大力发展面向台风、环境、海洋和核应急响应等的专业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建成基于GRAPES的全球/区域集合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完善月-季-年预测一体化的海-陆-冰-气耦合的高分辨率气候预测模式,建立耦合物理、化学、生态等多种过程的地球系统模式。

  构建无缝隙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完善一体化现代天气气候业务,推进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向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方向发展。建成从分钟到年的无缝隙集约化气象监测预报业务体系,发展精细化气象格点预报业务,强化短时临近预警和延伸期到月、季气候预测业务,提升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报和气候事件预报预测业务能力。提高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和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实现从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转变。建立以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为基础的客观化精准化技术体系。

  发展精细化气象服务技术。建立集高时空分辨率天气实况和天气预报、点对点预警推送、基于用户请求响应、自动适配、人工智能为一体的精细化气象服务系统。研发集气象灾害区划、灾情收集与监测、灾害风险预估与预警、灾害风险转移以及气象防灾增效服务效益评估为一体的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系统。研发精细化的专业气象服务数值模式、多种类数值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等核心技术,建立一体化的专业气象服务指标、模型、典型案例和相关技术方法等的知识库,实现专业气象服务的互动性、融合式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先进高效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构建全社会统筹气象观测、天地空一体、实现“一网多用”的综合气象观测网。建立健全观测标准质量体系,加强气象观测质量管理,推进气象观测标准化。发展智能观测,推进观测装备的智能化和观测手段的综合化,实现观测业务的信息化。增强观测业务稳定运行能力,提升观测业务运行保障能力,加强计量检定能力建设,完善观测业务运行机制,实现观测业务运行集约化。提升观测数据质量和应用水平,加强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业务,完善观测产品加工制作业务,提升遥感数据综合应用能力,建立观测数据质量与应用评价制度。

  气象信息化水平提升

  完善气象数据资源开放机制,构建国家级数据资源共享体系。

  按照气象信息化标准规范,构建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统一数据和统一管理的集约化气象云平台,增强对气象业务、服务、科研、教育培训、政务和综合管理的支撑,提升气象信息化技术水平。

  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发展战略,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气象应用。构建数据产品加工处理流水线,实现集约发展。基于标准、高效、统一的数据环境,建立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综合观测、公共气象服务、教育培训以及行政管理等智能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气象业务和管理系统。以信息化为基础,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加快构建和发展智慧气象,实现观测智能、预报精准、服务高效、管理科学的气象现代化发展模式。

  实施“互联网+” 气象战略,构建“云+网+端”的气象信息化发展新形态。实施气象大数据战略,统筹布局全国气象大数据中心,加强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充分挖掘和发挥气象数据的应用价值,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

  附:气象创新发展项目 

     泰伯网

泰伯网
泰伯网

  气象事业协调发展

  统筹推进业务系统内部协调发展,强化气象预报、观测、服务业务之间的协调发展,统筹天气、气候业务的协调发展。

  切实做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的气象保障工作。发挥好江苏、上海、北京、广东、重庆等地在全国的现代化试点示范作用及河南、陕西两省在中西部的试点示范作用,加强试点地区经验和成果总结推广。提升东部地区预报预警能力建设,特别是高分辨率区域数值预报的研发和应用。合理布局各类海洋气象业务,高效集约配置气象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夯实基层发展基础,重点推进基层综合气象业务并强化实时监测和临近预警能力建设,优化基层气象机构设置和业务布局。

  强化部门间协作机制

  加强气象与国土、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工信、安监、国防等相关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和数据信息共享,开展气象多部门、多学科合作,共同推进气象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的融合发展,以多种形式完善工作机制,提高预报预测准确度和精细化水平。推进智慧气象与智慧交通、智慧海洋、智慧旅游等的融合发展,在国家智慧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气象的支撑保障作用。

  保障生态建设和气候安全

  1、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评估,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布局和各地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绘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生态气象观测布局,提升对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等生态区域的气象监测能力,建立生态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加强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极端气候事件、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等生态安全事件的气象预警。

  2、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支撑。加强气候变化系统观测和科学研究,提高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能力。推进气候变化事实、驱动机制、关键反馈过程及其不确定性等研究,着力提升地球系统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研发应用能力,完善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模式,集中在气候变化检测归因、极端气候事件及其变化规律、极端事件风险评估、气候承载力评估等关键技术上,形成一批集成度高、带动性强的科技成果。做好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的监测、检测、预测和预估,加强对温室气体、气溶胶等大气成分的监测分析,发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和区域基本气候变量长序列数据集产品,建立综合性观测业务,加强资料共享,开展华南区域大气本底观测试验,增强温室气体本底浓度联网观测能力。

  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初步建成中国气候服务系统。围绕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森林碳汇、湿地保护与恢复、生态环境、生产安全、人体健康和旅游等重点领域与特色产业的影响开展评估,完成国家气候安全评估。

  4、有序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建立较为完善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全面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科技水平和服务效益,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基本形成东北、西北、华北、中部、西南和东南六大区域发展格局,提高人工增雨(雪)和人工防雹作业效率,推进人工消减雾、霾试验,加强协调指挥和安全监管。

  国际合作

  推进中国-中亚极端天气预报预警合作、中国-东南亚极端天气联合监测预警合作和海洋气象联合监测、人工影响天气合作等项目建设。

  完善国际气象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实现无缝隙获取全球综合气象观测信息,大力发展全球数值模式动力框架等核心技术,开展全球预报。

  附:气象绿色发展项目

  泰伯网
泰伯网
泰伯网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