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南航本科生勇夺全球无人机设计大赛冠军 国内无人机领域究竟缺不缺创新力

国人又在无人机领域摘得世界冠军了,真牛。

  如今,伴随着国内无人机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大疆、亿航、易瓦特为代表的无人机制造厂商已经将无人机产品销售到许多国家,并抢占了相当多的市场份额,俨然,国产无人机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新名片。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无人机的技术创新问题。曾有国外无人机专家这样评述道,中国公司无论大小都将会向市场大量倾泻消费类无人机,只是为了确立或增加市场份额,它们中许多是或将是大疆创新的翻版。

  实际上,国内无人机产品创新不足、山寨横行的局面已由来已久,难道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只能进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吗?笔者深表怀疑,国人喜好抄近道、走捷径的做法,并不意味着国人缺乏创新力,毕竟是国人缔造了大疆创新无人机的神话,同样的,国人还有能力做出更大的创新。近日的一则新闻讲的正是国人在无人机创新领域做出的一项巨大突破。

      何种无人机能够提高有效载荷,完成精确投放?

  前不久,由美国直升机学会(AHS)主办的第33届全球大学生旋翼飞行器设计竞赛公布了获奖名单,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队设计的曙光(AURORA)的远程操控无人旋翼飞行器,获得本科生组第一名。

  据悉,共有来自不同国家的19个团队入围大赛最后阶段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曙光团队勇夺冠军,并且是唯一获奖的国内团队,并因此受邀参加2017年度美国直升机年度论坛暨技术展示会,将在会议上发表竞赛报告。

泰伯网

  全球大学生旋翼飞行器设计竞赛每年的题目都在变化,本届全球大学生旋翼飞行器设计竞赛大赛的竞赛主题是,参赛团队要设计出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效载荷,在偏远地区悬停进而实现精确物资投放,之后返回到预定的基地进行补给的无人旋翼飞行器。

  对此,来自南航航空宇航学院的曙光团队——颜伟、潘浙平、杨玉成、张凯、王洛烽、吴文韬等七人组成,在由夏品奇教授的指导之下,从2015年10月就开始构思和设计,搜集资料、搜集文献,拿出了六种方案。

  多次实践,攻克难关

  “曙光”远程操控无人旋翼飞行器在满足空中运输、空中投放、空中起飞、到指定地点实现悬停、投放救援物资、返回基地等基础任务需求的基础上,还具有很多独特的设计,如桨尖安装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去除繁重的齿轮箱;采用可收放式桨叶,使得飞行器的尺寸紧凑,方便存放和运输;采用圆台式机身,容量大,能够运输大量救援物资;将起落架与舱门合为一体,节省空间,使结构变得紧凑。

  设计团队成员颜伟指出,团队在设计途中,曾经遇到过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直升机旋翼转速的问题,在计算初期,利用现有的直升机参数来计算设计团队直升机的旋翼转速,但一些现有机型的数据与设计的直升机之间有不小矛盾。在导师的指导下,团队改变了计算方法,放弃原有利用现有参数直接计算的方法,终于成功得出了符合要求的数据。

  最终,曙光对在提交的报告中详细的描述了数据的来龙去脉以及团队的设计思路,有条理、有逻辑,就连渲染图的效果也达到了很高水平,最终荣获本科生组第一名。

  结语:

  看到曙光团队荣获全球大学生无人机大赛的第一名的消息,笔者感慨良深,为何中国总是被冠以山寨大国的名号?实际上,我们国人并不缺乏创新的脑力,而是缺乏创新的行动力,而这其中原委,引人深思。(文|泰伯网 龙薇)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