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杨元喜院士:北斗有望在2020年前提前覆盖全球

“两会”即将开幕,全国政协委员杨元喜表示,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望在2020年前提前覆盖全球。

  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卫星导航中心研究员杨元喜表示,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望在2020年前提前覆盖全球。

  今年2月1日15时29分,我国成功将第5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也是第21颗北斗导航卫星。杨元喜表示,第五颗卫星的发射成功,以及今年即将发射的两颗卫星,标志着我们从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卫星导航体系正式迈进。从今年开始,我们每走一步,都是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打下基础。

  按照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建设计划,2020年将形成全球服务能力。杨元喜认为,30到35颗北斗卫星,就能支撑起全球导航体系。依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北斗有望提前覆盖全球。

  杨元喜指出,导航产业的一个特点,就是用户使用信号不收费,但是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要收费,而附加价值最大的,就是导航芯片。他把攻克高性能导航芯片,比喻为拿下导航产业“最后一里路”。

  “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你芯片的能力。如果我们用的芯片,是美国人做的北斗芯片卖给中国,就是它赚钱,这是不合理的。我一直在呼吁,我说我们国内导航产业的“最后一里路”我们一定要走扎实。不要去集成,总想着去我们赚的是小钱,我们很简单的做一个集成就卖给用户,你赚小钱,显得我们很忙活,但是不赚钱。

  第二,导航这项产业,一定是在大众消费类产品上大量的发展我们的产业,发展我们终端设备这才有前途。举例说吧,中国有9亿部手机。如果中国的每一部手机,都安上中国北斗导航,用的是中国人生产的北斗芯片,你想想这是多大的产业?西方的企业积极的不得了。这几年中国的卫星导航芯片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离国外的低功耗、小型化仍然有差距。所以这几年,我在各种场合都在呼吁,让我们中国人的导航芯片、中国人的导航终端用中国人的芯片,这样我们中国的北斗产业发展才会是一个良性循环,广大用户都会用,产业大量的赚钱,这样国家投入也有后劲,这样才能把北斗产业做好,把北斗事业做好。”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杨元喜院士今年会继续跟进去年提出的两个提案。第一,是要构建起中国唯一的权威时间体系。第二个提案,是统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时空基准。

  杨元喜:“我们“一带一路”强调高速公路多,强调铁路强调多,强调水路也多,强调的航路都多。还有一个高速公路,是基于时空基准一致的信息高速公路。不能中国基于中国的坐标系统,印度基于印度的坐标系统,斯里兰卡基于斯里兰卡的坐标系统,这就乱套,至少影响我们的建设,所以当时我提了一个提案,叫“一带一路”的时空基准,基于同一时空基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几个路配合起来。”(文|3sNews 葛宇)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