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大北京的通风廊道要来了,圈内大咖们都发声了,你也来表表态?

没有风,找风,建设通风廊道,也要吹雾霾。看看圈内大咖对此怎么看?

  “上风向”是3sNews全新推出的一个有关热点话题讨论的栏目。在这里,我们将不定期地迎合技术、市场,以及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并结合一贯的空间地理信息视角,阐述事件,引发探讨。

        “上风向”的第一期内容是关于北京的通风廊道。

  一、事件——全民热议的由头是什么?

  近日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表示,北京市正在利用通风潜力较大地带,完善中心城区通风廊道系统,以提升建成区整体空气流通性。其中,5条宽度500米以上通风廊道被定位为“一级”,多条宽度达到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未来还有可能建设三级通风廊道,并且由此形成整个通风“网”。

  不仅北京市政府表明了态度,国家部委也站出来发声了。昨天,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提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绿地率。依托现有城市绿地、道路、河流及其它公共空间,打通城市通风廊道,增加城市的空气流动性,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雾霾等问题。而北京市属于超大城市,也属于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范畴。

  二、详细规划——这可是一个覆盖京城的大项目

  泰伯网

  这5条廊道串起了北京多座公园和大面积绿地,其中改善西北部通风环境的第一条廊道,将从植物园开始,至昆明湖,经昆玉河,穿紫竹院公园、动物园一线,最终抵达玉渊潭。改善西部通风环境的第二条廊道,也是从植物园起,经西五环及两侧绿化带一路向南。第三条廊道的起始点在太平郊野公园,然后经东小口森林公园、奥林匹克公园一路向南。第四条廊道始于清河郊野公园,先后经过朝来森林公园、太阳宫公园、朝阳公园,然后顺着东北五环的绿地一路抵达东南五环,再沿京沪高速及两侧绿化带“顺流而下”。第五条廊道主要依托京密高速到东五环及两侧绿化带一线,为东部地区输送新风。

泰伯网

       由于小编方位感很差,请自行在北京市地形图中脑补这几大风道的位置。

  根据计划,划入通风廊道的区域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打通阻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

  据悉,为了保护北京西北地区的重要风道——昌平区马池口,在北京的“十三五”规划中,就已新增一个绿色发展示范区,其中包括了唯一的一个平原镇“马池口镇”。 昌平西北部地区将被列为限制发展区域。昌平将继续保持去年阅兵活动中环境改善成果,进一步加大绿化面积,在未来五年计划实现六万亩荒地、山坡地提升绿化质量,同时达到农民增收的效果。

  三、事件背景——治霾狙击战已经打响

  近年来,北京经常出现在中国污染最严重城市排行榜上,因为来自汽车和重污染企业的排放加上天气条件使得雾霾情况不断加剧。身在北京的人们深切感受到了自由呼吸的宝贵性,段子手们创作了各类新词: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百姓无奈的背后,是政府的不懈努力。

  为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从2014年开始北京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去年12月,北京首次发布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两年时间,北京市多部门、多地域协同作战,打响了一场治霾狙击战。

  由于空气质量最差的时候往往都是风小、扩散条件不利的时候,研究显示,从去年11月到12月末,北京地区共有304个小时出现了小风或静风,不利于污染扩散的偏南风频率也比前年高出11%。风速偏小、湿度偏大,静稳天气发生频次比往年更多,这成为去年末雾霾天气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靠风吹走雾霾的想法也不足为奇了。实际上,早在2014年就有报道指出,北京正研究6条主要的通风廊道,以增强通风潜力、缓解热岛效应。

  四、可行性研究——雾霾真要进入靠风吹的时代?

  城市通风廊道,就是将郊外空气引入城市的通道,而城市风道建设前提是该城市区域盛行风向相对稳定。大尺度风场的预报和描述相对容易,但小尺度风场因为受到局部地形、湍流等的影响而非常复杂,尤其在复杂城市布局下。

  风道建设对静风或弱风中的城市环境有较大影响。可增加城市空气流动,促进大气良性循环,减少污染物在城市上空逗留的时间,缓减“热岛效应”和雾霾影响,并向城市输送新鲜空气,对改善城市空气有着重要的作用。

  气象研究员江滢表示,最近几年,风有点变小了。数据显示,从1961年到2014年,中国年平均近地面风速每10年减小0.12米/秒。近地面指的是大气边界层最接近地表面的部分,是人类和生物直接接触的气层和大气污染影响最主要的表现场所。对比数据发现,城市风速明显比乡镇风速小,城市年平均风速减小的趋势略比乡镇明显。从总体趋势上看,城市年平均风速与乡镇年平均风速都呈显著的减小趋势。

  由于传统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的规划内容,对通风因素的考虑较为欠缺。高强度的城市开发建设,未能留出合理的通道,高楼林立的建成区往往成为“风阻”地带。环保专家彭应登说,城市风道不是建立的,而是在规划中先行落实的,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城市先期规划中都有风道的考虑,例如上世纪90年代北京城市规划中,四环至五环区域为连贯的绿化隔离地区,但保留情况不太好。

  三级风廊的建设中,这些划入通风廊道的区域就会被严格控制建设规模。集中建设的“大高楼”几乎不会再出现于通风廊道区域,同时,未来如果有了条件,还将打通阻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这样一来,城市风道还能保留一个城市的绿地、水面等生态红线,保留安全的绿色空间和生态格局。据悉,西安市就对城市风道问题,专门出台了《西安生态隔离体系控制规划》和《西安生态隔离体系控制规划导则》,规定风道将被严格保护,风道内禁止建高楼,只能修建重大交通设施。

  如果城市之间能够有足够的缓冲地带,让污染物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扩散的过程中,经过一定的消解,这样对另一个城市的影响就会有所减弱。所以,不仅要注重城市内部的廊道建设,还要站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角度,让北京与其他城市之间有足够的绿色空间和缓冲地带。

  由于城市不是独立的,城市之间有着相互影响。一个城市的风道建设可能有利于该城市,却不利于其周边城市;而周边城市污染净化的不利可能会反过来作用该城市本身。这种联动性或者反馈作用使得城市风道规划和建设变得复杂。

  因此,在具体的执行层面,应加强城市环境和风场监测,绘制实际的“城市环境气候图”,克服城市小尺度风场和污染预测难度大的问题,为实际城市规划设计提供指导。鉴于城市间的联动性,建议城市风道的建设放在一个较大区域,如京津冀区域或者全国层面统筹考虑,尽量减少作为独立系统考虑,避免潜在的成本扩大化和效果抵消化。

  实际上,德国的慕尼黑也规划建设了5条城市通风走廊,让季节性的干热风从城市中穿过,带走城市中的脏空气,效果相当好。而德国慕尼黑的成功经验,也将国内的风道建设的重要参考。

  雾霾究竟能不能靠风吹走,不好说,但北京市政府曾对此表态,目标是要在2020年前,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水平较2013年减少40%。

  五、观点大碰撞

  诚然,建设城市通风管廊既不能一锤定音,更不能一蹴而就。该消息一经传出,就引发了轩然大波,甚至一度被戏谑为“吹霾计划,有不明实情的群众甚至表示,以为建设通风廊道,要把北京周边的山炸开......凡事都有两面,此事也不例外,观点更是千奇百怪。自然,作为地理信息媒体,我们也向圈内的几位大咖征集了一些对此事的看法。

  力挺派声音:

  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通风廊道的作用,主要是为减少城市对风的阻挡,达到促进城区内外热交换和污染物扩散的作用,从而缓解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

  曾参与过武汉风道规划的武汉大学教授李军:城市风道的主要意义还是在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即将郊外的冷空气引入城中,降低城内温度。如果城市内外的冷暖气流能够形成对流,则确实有利于驱散城里的污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建筑师崔恺:新型城镇建设需将“风道”建设纳入规划,大中城市要避免“大拆大建”。

        中科宇图公司副总裁孙世友: 北京建设风道是结合自然地理条件治理务霾的方式,本身就要以空间地理位置、气象空间动态变化、污染物分布状况之间的演变为基础进行评估与规划,恰恰体现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价值——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让空间技术促进国计民生。 

  某位规划专家:北京除了考虑城市内部通风廊道的建设以外,还要考虑和周边城市,比如廊坊、天津、保定等之间的缓冲带或隔离区,让北京与其他城市之间有足够的绿色空间和缓冲地带。

        天津某网民:热岛效应确实该治理了,加大城区地表风速的话应该会起到一定作用的。

  中立派声音: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教授赵传峰:治理雾霾应从“源”和“汇”两方面着手,即源头和去向。从“源”上考虑,就是要减少排放。从“汇”上考虑,最好能改变风场,造成大风。

  环保专家彭应登:城市风道不是建立的,而是在规划中先行落实的,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城市先期规划中都有风道的考虑,只不过保留情况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建筑师崔恺:新型城镇建设需将“风道”建设纳入规划,大中城市要避免“大拆大建”。目前,“造城热”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升温,但多数城市规划并未考量雾霾的影响因素。今后在城市规划中,要优先考虑城市“风道”建设;对已经建成的、却又阻碍风道建设的大楼,通过自然淘汰的方式,到达使用年限后再拆除,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泰瑞总裁刘俊伟:经济发展对城市化智能治理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像“风廊去霾”这样运用高新技术结合地理信息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尝试还会层出不穷,但如何在实施方案前就对所能产生的效果有客观的评估,还是需要在城市的时空大数据信息上叠加专业模型进行模拟和推演。

       华泰天宇总裁郑勇:涉及面太广,不好乱说,不太明白的事,离得又远,我要想一想......

       不得不说,圈里的大咖们看待问题还是非常犀利滴,要么就是看到了商机,要么就是陷入深刻的思考中,无法自拔......

       当然,网友们的呼声更是五花八门,以下是来自知乎网友热议的截图:

泰伯网

  反对派声音: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吴唯佳:要想知道城市风道能否缓解雾霾,首先应该找到其产生的根源。研究表明,北京当前的雾霾主要还是来源于大规模的汽车尾气和燃煤带来的污染,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区域性的相互影响,跟某个时间段内的气候状况密切关联。如果这些根源不解决,单靠城市风道显然是无济于事的。至于城市风道能形成多大的通风效果,还需要缜密的科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君:北京每次遇到重污染过程基本处于无风的静稳状态,有风道但没风解决不了问题,治理大气污染,根本还是要治理污染源。

       新疆新海航总经理魏飞鹏:风廊会有作用,但作用有限,没风的话,再建设风廊,也没意义。核心来讲,还是要解决污染源问题。

  微博用户@大脸撑在小胸:通风廊道主要用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除霾作用很小。要通风先得有风,雾霾时城市已经处于大范围静稳天气下,本来就没风,有啥可通的。通风廊道本身挺好,但没必要非往雾霾靠。

  河北邯郸某微博用户说:你们打算吹到哪儿?北京人怕雾霾,别的地儿的人就不怕?

       以下是微博网友热议的截图:

泰伯网

        以及知乎网友们的热议截图:

泰伯网

       对此,各位看官,您怎么看?欢迎与我们交流互动,及时发布您的真知灼见,哪怕刷刷存在感也好啊。(文|3sNews 龙薇 张瑜奕)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