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我国新型遥感无人机“极鹰2号”从南极长城站首飞测绘

1月18日,我国新型遥感无人机“极鹰2号”在南极长城站成功首飞。2015年9月,“极鹰2号”曾在北极黄河站完成了新奥尔松地区冰川三维图绘制工作。

  3sNews讯 1月18日,我国新型遥感无人机“极鹰2号”在南极长城站成功首飞。2015年9月,“极鹰2号”曾在北极黄河站完成了新奥尔松地区冰川三维图绘制工作。

  此次执飞的“极鹰2号”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新研发的无人机,它以锂电池为动力,单次作业时间约一小时,噪音小、污染少、作业效率高,飞行高度最高可达1500米,能快速完成大面积遥感拍摄工作。

  据该款无人机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主任程晓介绍,此次拍摄无人机经过一小时飞行获取350余幅遥感图片后着陆,图片质量十分清晰。由于长城站周边为海洋,天气变化无常,多数时间阴云密布,遥感卫星已多年未拍摄到长城站的清晰影像。

  同时,此次“极鹰2号”还完成了对企鹅岛的航拍任务。位于长城站以东的企鹅岛,由于面积较大,高分辨率航拍需要多个航线往返作业才能完整覆盖。而此次使用无人机进行拍摄,一小时的航次内就实现了覆盖。

  此次拍摄不仅精确地提取出区域内企鹅、贼鸥、雪燕等动物数量以及植被情况,还首次精确评估企鹅岛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研究全球变暖对极地的影响提供了支撑。

  中国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黄华兵表示,目前有能力使用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在极地开展遥感作业的只有美国、日本、挪威和中国,其他国家用的都是微型无人机或操作简易的旋翼型无人机。

  2014年12月23日,“极鹰一号”小型遥感无人机在距南极中山站10公里处成功起飞,一小时后携带500余张高清遥感照片着陆,这是我国首次在南极地区使用无人机进行遥感测绘作业。(整理|3sNews 葛宇)

泰伯网

  科考队员在调试无人机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