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国家测绘地信局部署2015年工作 地理国情普查迎决战年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加强基础测绘,监测地理国情,强化公共服务,壮大地信产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测绘强国”的发展战略,坚持深化改革、依法行政、创新驱动,全力做好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大力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尽责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加快推进测绘

  12月26日,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开幕。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总结2014年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研究部署2015年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主要任务,全面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改革与发展。

  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库热西主持会议并作《2014年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报告》。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官方微博对会议进行了直播。以下是根据该微博整理的《2014年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报告》之2015年总体部署。

  2015年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加强基础测绘,监测地理国情,强化公共服务,壮大地信产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测绘强国”的发展战略,坚持深化改革、依法行政、创新驱动,全力做好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大力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尽责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加快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

  (一)全力以赴,优质按时完成普查任务

  2015年是地理国情普查的决战年,我们已向国务院立了军令状,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效优质按时完成各项普查任务,打好普查收官战,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确保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一要保证进度。2015年,地理国情普查进入冲刺阶段,任务十分艰巨。大家一定要把普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事关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对待,集中优势力量,加快工作节奏,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各种困难,确保标准时点核准、普查数据汇总、普查数据库建设、数据统计分析等重点任务全面收官。

  二要严控质量。质量关乎普查工作的成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能否成为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要靠质量过硬的普查成果“说话”。从监督抽查结果来看,普查成果的质量风险不容忽视。一定要严格质量控制和责任追究,特别要避免因为部门或地方利益等原因,导致出现非技术因素的质量问题,切实把普查做成“铁的工程”,确保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三要确保安全。要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确保普查工作人身安全、资料安全、资金安全。普查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已近收官,但安全生产这根弦一定不能松,要切实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管理,打造平安工程。普查工作任务繁重,参与的人员和队伍构成较为复杂,必须强化涉密成果管理,确保不发生任何失泄密事件。全国已经落实各级普查经费近70亿元,一定要严格规范管理和使用,强化对资金使用的监督。

  四要科学分析。科学挖掘出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中蕴含的知识,总结出规律性特征,揭示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内在联系,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这是普查的终极目标,也是我们的“短板”和最大的难点。我们一定要选准党委政府关心、社会民生关注的重要方面,综合统计分析普查成果和社会经济数据,形成科学有据的普查结论建议,促进科学管理决策,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五要推广应用。要继续坚持边普查边应用,按程序和要求积极稳慎地向有关方面提供普查成果、向社会公开普查信息,促进普查成果的及时转化和广泛利用,为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重大工程的实施提供保障,为经济、农业、人口、国土、水利等方面的普查调查工作提供支持,把普查工作做出权威、做出影响。

  (二)优化布局,不断夯实事业发展基础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基础测绘的基础性、公益性地位,大力发展适应新形势的新型基础测绘,夯实事业发展的基础。

  一要赋予基础测绘新的内涵。

  基础测绘是《测绘法》赋予我们的法定职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基础测绘原有的内涵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服务保障需求。为了在新形势下履行好这一法定职责,国家局在深化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建设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的重点任务。

  新型基础测绘应当以公益性测绘保障为主体、兼顾社会服务功能,按照分建共享、联动更新、统一平台服务的模式组织实施,主要包括:基于北斗的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信息丰富、更新及时的基础地理信息云平台,个性化、快捷便利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地理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等支撑条件

  2015年,我们将结合《测绘法》修订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加强新型基础测绘研究,进一步明确其具体内涵、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力量布局和体制机制,积极探索、逐步推进新型基础测绘,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取得重大进展。各地各单位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基础测绘改革,积极先行先试,为国家整体推进新型基础测绘积淀经验、提供支撑。

  二要扎实推进基础测绘重大工程实施。

  做好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建设收官,加强对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连续运行跟踪站的整合共享和升级改造,初步建成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加快形成全国统一的现代测绘基准服务“一个网”,并向社会提供高精度、实时动态的导航与位置服务。加快推广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强化各级基础测绘建设的计划协同和资源共享,推进1:5万、1:1万等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联动更新,进一步提升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质量。

  三要全面谋划“十三五”事业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系统编制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十三五”总体规划和科技、人才、标准等配套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凝练提出“十三五”重大项目建议,并争取将部分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要通过大项目带动事业大发展,抓好“国家测绘成果存储与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推动“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海岛(礁)测绘二期工程”“国家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项目立项,加快“边境测绘”“全球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工程”“资源三号卫星后续星”等项目的立项前期工作,形成重大项目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研究一批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事业转型升级

  我们要把抓改革举措落地作为重要政治责任,通过深化改革,推进事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

  一要明确转型升级的方向。

  在事业格局上,要更加注重强化新型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这两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加快建设新型基础测绘,推进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在资源建设上,要让生产与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型;要加大数据覆盖,加快数据更新,丰富数据内容,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由地上向地下、由陆地向海洋、由国内向国外、由静态向动态、由有限要素向全要素、由定期更新向适时动态更新的战略转型。

  在服务模式上,要打通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内部信息分建共享的通道,实现各级基础测绘从“分级管理”到“协同更新、资源共享、统一服务”的提升;要从传统的面对面、点对点服务向网络化云服务升级,从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向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转型,从发挥基础先行作用向服务决策管理全过程升级。

  在队伍架构上,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对事业单位的布局、功能和规模进行优化调整,保留一支适当规模的基础测绘队伍,加强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保障、测绘基准服务、地下管线测绘、勘界测绘和海洋测绘等方面的队伍力量,稳慎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报刊出版体制改革等行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社分开和社团组织改革。

  在产业结构上,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准入、园区集聚、兼并重组等方式,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向高附加值、高增长率方向发展。

  二要推动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

  地理国情监测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由提供基础数据向直接服务决策管理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必须尽快全面推开。

  要加强地理国情监测研究。着力做好地理国情监测顶层设计,明确服务的具体方向和重点监测内容;做好详细技术设计,在生产性试验的基础上,明确分类监测的具体对象、精细程度、监测范围、监测频次、工艺流程、产品形式等;要组织科技攻关,研究解决地理国情监测关键技术,建立评价预测模型,加强专用硬软件设施的研发;要做好地理国情监测立项争取工作,有步骤、有策略地推进地理国情监测进法律、进职责、进规划、进预算。

  要积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围绕国家战略布局、政府宏观决策、社会民生需求和区域发展急需等重点热点难点,主动与政府各部门交流沟通,选取主体功能区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审计试点等方面内容开展监测,形成一批有份量、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地理国情监测成果。

  三要促进协作共享融合发展。

  树立“大测绘”观,以更加开放、务实、包容的理念,充分利用中央地方、行业内外、政府市场、军队地方、国内国际等方面的资源,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聚力发展、借力发展、抱团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加强部局业务协作。全面落实深化部局业务协作实施方案,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契合国土资源重点工作,推进部局业务深度协同,力争在遥感影像获取、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土地利用全覆盖遥感监测、测绘基准现代化建设、不动产登记、集体土地流转、行政执法等方面取得突破。要深化军民测绘融合。我们事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更加紧密地与军方合作、融合发展。要联合出台关于测绘领域军地融合深度发展的指导意见,科学划定军民测绘的职责分工,推进军民测绘规划计划衔接、项目协同和资源共享。要促进合作共享。落实好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航天科工集团、兵器工业公司、吉林省政府等的合作协议,促进互利共赢;强化基础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管理职责,力争在统筹计划、集中采购、统一分发、共享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此外,要扎实做好测绘援疆援藏工作,促进全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协调发展。

  四要狠抓改革任务落实。

  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各项改革发展工作,确保改有所进、改有所成。要细化实施方案。进行任务细化和分解,建立改革举措台账,落实责任主体,形成时间表和路线图。政策法规体系、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地理信息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等重要改革都要出台具体改革方案,拿出硬措施,划定硬杠杠,完成硬任务。各地、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形成详实、完备的改革细化方案。要强化督查督导。建立健全督查督办机制,坚持领导挂帅抓督查,掌握改革进展情况和落实效果,及时协调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强化主责部门和一把手责任,把落实改革责任纳入单位和个人考核体系,对不落实、不完成任务的要倒查和追究责任。要坚持循序渐进。按照科学民主、以点带面、先行先试、实践检验的原则,把长期性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相结合,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改革条件较为成熟的地方,可以先行先试,探出新路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page]

  (四)依法行政,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统一监管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强化法治思维,加快法治建设,打造法治政府,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一要加强科学立法。

  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针对测绘地理信息法治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出台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开展测绘地理信息法规制度“立改废释”工作,做到改革于法有据。聚焦地理信息安全监管,集中全力修订《测绘法》,力争在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连续运行跟踪站监管、地理国情监测长效机制建设、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统筹、海洋测绘管理、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监管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确保2015年3月修订草案报国务院法制办审议,年内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加快推动《地图管理条例》出台,做好宣传贯彻工作。稳步实施国家局法制建设2015-2020年立法规划,增强立法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完善立法程序,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备案等机制,广泛吸纳民意民智。

  二要做到严格执法。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放权给市场、基层、社会组织和事业单位。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综合执法、联合执法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加强法治效能建设。严格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连续运行跟踪站备案管理和新建站核准,开展清查评估和依法清理工作。加强对工程测绘、地籍测绘、房产测绘、地下管线测绘、海洋测绘等的指导和监督。创新监管机制和方式方法,加大检查治理和查处违法案件力度,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全国测绘地理信息保密大检查。完善互联网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处理的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市场信用管理制度,加强项目工程招投标监管,打击恶意竞争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三要完善管理体制。

  按照中央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部署要求,从“有利于事业长远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切实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制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权责明晰、分工合理、运转协调、监管到位、规范高效的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制。

  (五)勇于创新,努力开创应用服务新局面

  我们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和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工程、重点工作以及百姓需求和社会民生,创新服务模式,千方百计拓展应用,彰显测绘地理信息的价值。

  一要着力打造“天地图”战略性信息平台。

  按照李克强总理关于“天地图既是政府服务的公益性平台、产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又是方便群众的服务平台、国家安全的保障平台,是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方面,甚至是突破口”的定位,争取国家进一步支持和投入,推动“天地图”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信息基础平台。加快将各级基础测绘建设成果、地理国情普查相关成果整合融合到“天地图”上来,统筹建设“天地图”涉密版、政务版、公众版,切实将“天地图”打造成为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一个平台”。联合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天地图”在国土资源、公安、水利、统计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天地图”接入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做好“天地图”示范应用,抓好“天地图”不动产登记基础信息平台试点工作。鼓励支持“天地图”市场化应用,完善管理和经营机制。加强“天地图”国家数据中心建设,不断丰富“天地图”数据资源,不断改善“天地图”用户体验。

  二要推进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升级。

  全面完成全国地级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进一步夯实城市地理信息资源基础,大力推动成果广泛深入应用,不断强化数字城市建设长效机制。认真履行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成员职责,牢牢抓住国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利契机,落实好《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和应用,并强化其基础性、权威性地位,为智慧城市各业务系统建设提供统一的地理信息基底,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要切实加强应急测绘保障。

  积极推进国家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项目立项和实施,推动应急测绘保障体系纳入各级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应急测绘机制,形成中央统筹指导支持、地方就近统一行动的格局;强化系统、行业内部以及与部门、军队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动应急。提升突发事件现场区域大范围多源获取、重点区域快速获取、应急前线机动灵活获取的应急能力,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快速可靠的应急测绘保障服务。

  四要推动测绘成果社会化应用。

  积极推进地理信息数据对社会开放相关政策的出台,加快推进测绘成果科学定密,鼓励支持针对基础地理信息的增值开发。举办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应用和地图网上展览,采用多种方式推介推广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和技术。积极为“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和社会治理创新等提供服务保障。继续开展好地下管线测绘、陆地水下地形测绘、新农村建设测绘等工作。做好全球地表覆盖数据的更新维护和推广应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五要加快测绘科技创新。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系列部署,出台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的意见。完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规范科研项目设置、项目生成、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成果登记、成果转化和经费管理,加强刚性约束和公开透明,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加快建设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持续推进基础性科研攻关,强化关键技术研发,促进测绘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强高精尖装备建设。加强产品、服务和新技术标准研制,加快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连续运行跟踪站建设、管理和服务相关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力争在国际标准立项方面取得新进展,推进军民测绘地理信息标准通用化,创新标准化监管机制。推动测绘遥感卫星、北斗、“天地图”及其他自主技术和产品“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技术实质性提高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和管理能力,推动联合国—中国地理信息合作中心建设,办好国际地图年活动。

  (六)落实《意见》,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按照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的原则,着力推动地理信息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发展。

  一要贯彻落实产业发展政策。

  要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把《意见》的条款落实到具体的优惠政策、资金投入、项目支持等方面上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各项政策对促进产业发展的红利。要充分利用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智慧城市发展、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以及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产业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二要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推动不同投资主体、上中下游企业深入合作,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协调快速发展。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鼓励地理信息产业与大数据、物联网、智能交通、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业态的融合发展。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更多依靠企业和社会力量实施测绘地理信息重大工程。科学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园区建设,完善配套优惠政策,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重大专项中带头应用和自觉使用北斗系统,实施好北斗“百城百联百用行动计划”,支持北斗芯片和终端产品研发与应用,规范北斗导航定位产业市场行为。加强地理信息产业评价体系研究和试点,建立产业统计制度和单位名录库,摸清产业发展底数,研判产业发展态势,及时预测预警和调整政策,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三要引导企业转型发展。

  面对互联网时代产业跨界组合、资本融合、技术结合的新特点,要注重引导地理信息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和创新思维、融合思维,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深入研究行业政策、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摸清自身发展的优势、短板和潜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谋篇布局,注重跨产品类别、跨业务范围、跨行业领域的融合,抢抓先机,打造品牌,增强后劲。

  (七)严格管理,建设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千古兴业,关键在人。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是事业的固本之魂。

  一要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线,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以“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为核心,聚焦党建、聚焦主业、聚焦问题,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的新局面。坚持思想建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不懈推进思想理论武装。坚持制度治党,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从严治吏,严肃党内生活、严格组织制度、严明组织纪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要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不断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巡视和审计监督作用,推动巡视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和内部审计结果公开。对违纪违规案件实行“一案双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落实好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深化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工作,经常性地开展谈话谈心活动,真心实意帮助解决干部职工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

  三要建设一流干部人才队伍。

  按照中央“信念坚定、政治可靠,严守党规、依法执政,作风优良、清正廉洁,改革创新、敢于担当,能力过硬、实绩突出”的要求,着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选好干部、用好干部、管好干部。加强干部人才教育培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智库建设,强化发展战略研究和决策咨询。实施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加强对测绘地理信息高等和职业教育的指导。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举办好第四届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注册测绘师注册和执业管理。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重视和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文化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着力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良、作风硬朗、能打硬仗的一流队伍。

  四要强化和创新宣传。

  加强宣传策划,整合宣传资源,突出行业特色,构建测绘地理信息“大宣传”格局。要通过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政务信息、专家讲座、工作汇报、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测绘地理信息在促进科学管理决策中功能作用的宣传,尤其是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的宣传,增进各方面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了解,优化事业发展环境。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法制宣传、科普宣传和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强舆情分析与应对,强化网络信息安全,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扩大测绘地理信息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整理 杨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