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地信厂商一路狂奔 距“中国创造”还有多远?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日益兴盛,国内市场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自主创新的软硬件厂商。由于地理信息涉及了无处不在的位置数据,关乎国计民生,因此,国家一直在鼓励地理信息行业的自主创新,力求改变过分依赖国外进口产品的局面。与此同时,以地理信息行业专家为代表的有识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日益兴盛,国内市场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自主创新的软硬件厂商。由于地理信息涉及了无处不在的位置数据,关乎国计民生,因此,国家一直在鼓励地理信息行业的自主创新,力求改变过分依赖国外进口产品的局面。与此同时,以地理信息行业专家为代表的有识之士,诸如北大教授方裕、刘先林院士等人都在公开场合,反复强调着国产地理信息软硬件产品的优势:质优价廉,性能指标并不逊色于国外同类产品。其实,笔者一直很想深入了解,果真如此吗? 近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内一家知名厂商的新品发布会,对国产测绘产品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刘先林院士曾讲道,新时代对测绘行业的要求更广泛,更精细,更精确,更快速,而且更真实。笔者在“立足北斗 拓展全球——云智绘•华测2014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上也听到了类似的提法,测绘产品要变得越小越好,精度越高越好,融入更多的新技术,并且更方便使用。笔者暗自思忖,这样的理念固然很好,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还要拿产品来说话。笔者将信将疑地见识到了本次发布会的主角——i80小型化高精度北斗智能接收机。

  在市面上形形色色的测绘产品中,利用GPS定位的RTK接收机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大力建设,越来越多的国内硬件厂商开始将目光转向北斗定位的RTK产品上,而i80小型化高精度北斗智能接收机正是其中的一款。据悉,这款产品荣获了2014年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卫星导航定位优秀工程和产品奖唯一特等奖。它有何特别之处,能获此殊荣?笔者变得愈发好奇了。

泰伯网

发布会上亮相的产品

  首先,直观的角度来讲,i80的体积之小,属国内体型最小的GNSS接收机,甚至可以放到裤袋之中,这样的尺寸很难让人联想到这是一款智能接收机,想必能够为外业人员减重不少;其次,从技术的角度,i80内置了MEMS精密倾斜传感系统,无需采用物理手段找平,便可自动计算倾斜方向和倾斜值,实现倾斜测量,如果倾角在30度以内,精度可达1至3公分;再次,i80可与手机互联,即便是再普通不过的手机,也能实现数据传输以及主机管理的双向功能。此外,i80作为一款云服务产品,让测量突破了时空界限制,实现了更加智能、人性的远程功能服务,使得测量作业从野外延伸到室内,从个人拓展至团队,从用户连结到服务商。笔者看来,具备了云服务的特征,有了二次开发的空间,也就开启了国产RTK产品的新思路。

  当天发布会上的许多内容颇具技术含量,至少笔者听起来有些吃力,但现场观众们依旧兴致勃勃,听得很投入,他们的眼神中似乎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国产产品真地能像演讲中所述一样就太好了。笔者认为,尽管“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但在意义上却有着天壤之别。i80小型化高精度北斗智能接收机也许真如演讲所述的那般好用,但却依然存在这样一个事实:支持全卫星多系统并保证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测量作业的关键部件之一——主板,是进口的。笔者虽不懂技术,但深知,如若能够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像北斗卫星导航一样,岂不更好?!

  笔者还在发布会上听到了这样的一些信息:上海华测公司不仅在国内建立了近三十余家分支机构,而且将其业务拓展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全球营销网络已初具规模。印有“中国制造”字样的国产产品能走向世界舞台,离不开像上海华测这样勇于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而在国家大力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进程中,国内的软硬件厂商,更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许,当前北斗应用与推广状况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相应的配套设备与系统也远远不够,但笔者认为,只要国内地信企业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就有望为北斗终将取代GPS的宏伟目标添砖加瓦,有朝一日也能摒弃“中国制造”的旧路子,踏上“中国创造”的康庄大道。(文|龙薇)

本文由3sNews.Net原创发表,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news.3snews.net/2014/0906/35941.html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