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学者沪上共话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热点

什么是“地球系统科学”?是不是“各门地球科学加起来,就成为地球系统科学”?“这是对地球系统科学最常见的一种误解,地球系统科学不能光靠做加法。”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指出,“地球系统科学”源自“全球变化”的研究。

  不举行开幕式,不设主席台,院士与青年学子一视同仁,纯学术、重交流,用中文表达国际前沿科学;7大主题,19个专题,近600个会议报告,千余名海内外华人学者,164个境内外单位,大跨度的学科交叉……7月2日,为期3天的“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来自大气、海洋、地质、生物、行星科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齐聚,共话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热点问题,展望地球系统科学未来发展前景。大会从一开始就呈现出诸多亮点和特色。

  大会由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专家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地球系统科学”首届大会于2010年在沪举行,600多人参会;2012年的第二届大会吸引了800余与会者;此次大会代表超过千人。专家表示,大会的吸引力首先缘于其新颖的主题——“地球系统科学”。

  什么是“地球系统科学”?是不是“各门地球科学加起来,就成为地球系统科学”?“这是对地球系统科学最常见的一种误解,地球系统科学不能光靠做加法。”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指出,“地球系统科学”源自“全球变化”的研究,而“从地球表层到地球内部”、“从地球形成到现代过程”的研究又把“地球系统科学”推向了“穿越圈层、横跨时空”的新阶段。而地外星球的全球变化,正是我们研究地球演化早期最好的参考,地外星球的“地球系统”能够开阔我们的研究思路。

  汪品先院士指出,“地球系统”是一个有机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它过于复杂,应将其作为整体进行研究,而这就迫切需要在理论、方法和思路上的探索与创新,需要跨学科的交叉。大会的一个最大亮点就是“学科交叉”:海、陆结合,古、今结合,地学与生命科学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而学科的交叉又特别需要面对面的交流,使用华语有利于跨学科的深度交流;大会还大量使用展板报告形式,也是鼓励与会者围绕展板展开热烈讨论。

  “回归学术本位”,大会的组织形式显现出浓重的“学术”色彩:不设开幕式和主席台,会议一开始就是“开门见山”的学术交流;与会者不论头衔一律平等, 17位院士与学生一样参与讨论,一样在分组会上作报告……

  本次大会设置了“生物演变与环境”、“海洋与气候”、“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深部过程与行星循环”、“深海资源与技术”、“地球系统动力学”及“地球系统科学与资源环境问题”七大主题,下设有19个专题。这些专题的设置采用“科学家自由申请、大会学术委员会综合确定”的原则,每个专题由2至3位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召集。共有250个口头专题报告,333个展板报告。

  来自国内外的8位知名学者作了大会报告,内容涵盖从青藏高原环境到南海大洋钻探,从气候变化到行星科学等各方面的最新进展。会议期间,主办方还组织发布我国相关重大研究计划的重要信息,包括我国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新思路、岩石圈研究进展、“蛟龙”号载人潜器南海探测等。会议结束时还将举行以“中国地球系统科学展望”为主题的大会论坛。

  为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大会学术交流,本次大会还特别面向在读的地球科学学科研究生设立学术资助,一共为33位海内外优秀研究生来沪参会提供了全额或部分资助。大会学术委员会和专题召集人还将评选出“优秀学生展板”并颁奖。

  此次大会还特邀了上海近20所小学、初高中的地理教师及科普教师与会,参加会议期间举办的“地球系统科学科普一小时”活动,与科学家们就地学科普教育的内容、形式进行了互动讨论。主办方表示,科学家们将国际最前沿的科学用中文来表达,还有如“直通车”般直接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科学普及。(黄艾娇)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