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东湖发力国家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业

  打开手机,点击地图导航软件,你所处地便清晰可见,而且走到哪里,箭头指到哪里,非常方便实用。  随着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地图、导航软件的广泛应用,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业逐渐被人们所

  打开手机,点击地图导航软件,你所处地便清晰可见,而且走到哪里,箭头指到哪里,非常方便实用。

  随着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地图、导航软件的广泛应用,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业逐渐被人们所熟悉。专家表示,未来互联网地图、消费电子导航以及LBS等大众服务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我国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产值将到5000亿元,2020年将突破1万亿元。

  诱人的“钱”景促使多地加大力度发展和推进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而凭借丰富的科技资源,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在国内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目前,武汉东湖示范区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链,拥有相关企业700余家,截至2012年底,实现总收入约350亿元。2013年6月,武汉东湖示范区国家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集群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园区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发展再提速。

  产学研优势资源集聚

  武汉东湖示范区是我国地球空间信息产业的发源地,这里聚集了大量的产学研优势资源。在众多专家眼中,武汉东湖示范区在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的地球空间信息产学研方面都具有强大竞争优势。

  这里不仅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还有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湖北省测绘局等科研机构,还有瑞士徕卡、美国天宝、ESRI等众多高科技公司以及空间信息产业联盟等。

  2008年,科技部正式批复武汉东湖示范区以武汉大学科技园为核心建设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据统计,武汉东湖示范区现有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业相关企业700余家。其中,有国家测绘甲级资质企业12家、乙级资质企业8家,甲级互联网地图服务测绘资质单位4家,导航电子地图资质单位1家。

  目前,武汉东湖示范区已形成以遥感遥测、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研发、生产和服务等为主导的产业,包括上游地球空间信息数据获取、中游数据处理加工与运营服务、下游系统集成及应用服务等在内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

  同时,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无人机遥感网络体系关键技术”、“高精度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核心技术及产品”、“中低空自由飞行遥感影像智能处理系统”、“广域实时精密定位技术”等国家863计划成果与武汉东湖示区企业成功对接,部分成果与企业目前已进入产业化实质性合作阶段。

  通过对接,一批科技成果在武汉东湖示范区聚集转化,有效地促进了地球空间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了良好示范带动效应。截至2012年底,武汉东湖示范区国家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集群企业实现总收入约350亿元。

  四级联动促进自主创新

  据武汉东湖示范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国家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集群建设的不断深入,产业发展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一是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仍受制于国外,产业和技术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技术的产业化能力有待提升;二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具有行业整合能力、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并且骨干企业多出身(或依附)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发展受到产权、经营理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三是资源整合不足,产业政策体系不完善,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有待加强,缺乏风险投资、创业投资以及天使投资资金,科技金融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2011年,科技部开始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并将武汉东湖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列入重点培育的产业领域,针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推动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据武汉东湖示范区相关负责人透露,科技部领导多次到武汉东湖国家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集群调研,指导工作,并整合现代服务业、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国家火炬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资源给予集群持续支持。在日前公布的2013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立项的通知中,与集群相关的19个项目获得支持,支持金额117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科技部通过各类项目累计给予集群的支持超过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集群自主创新。

  与此同时,武汉东湖国家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集群培育还获得了湖北省、武汉市的全面关注和支持,湖北省科技厅将地球空间信息列为湖北省18条重点产业创新链之一,制定了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并在湖北省级科技项目等方面对集群予以了重点支持,近3年累计支持资金9000万元;武汉市政府也出台了支持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

  此外,武汉东湖示范区自身也出台了针对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专项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集群建设,近3年累计拨付专项经费超过8000万元。

  国家、省、市、区四级联动,有效地促进了武汉东湖国家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集群相关单位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5项,率先在全国研制出PANDA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空间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出全国首套数字摄影测量网格;诞生了国内首台激光弯沉动态测量车等国内领先的集成技术产品。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助推集群规模从2010的200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约350亿元,年均增幅超过32%。

  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发展

  在推进地球空间信息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武汉东湖示范区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优势,在未来科技城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地球空间信息金融服务体系等产业发展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一系列探索。

  未来科技城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占地365亩,总投资31亿元,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三园一基地”发展目标中的核心聚集区。

  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是专门针对集群打造的集共性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按照“市场主导、股东投入、政府支持、依托院校”的思路,进行企业化运作,打造从研发到创业和产业化发展的一条龙服务平台。

  武汉东湖示范区还充分结合“光谷资本特区”建设,积极完善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集群的金融服务体系,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联盟与立达资本等金融机构合作,探索成立专门面向地球空间信息产业集群的创业投资和产业发展基金,与民生银行合作筹划成立小微企业互助基金,同时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聚焦产业集群建设,通过资本力量撬动集群发展。

  通过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武汉东湖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呈现出全新的局面:技术创新优势进一步强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高效互动、协同创新,创制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标准;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从国家层面到地方,部省联动,多措并举,并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源向集群聚焦和汇集;创新创业进一步活跃,引进了南方测绘、中海达、高德等行业领军企业,涌现出一批商业模式新颖的科技型企业,创业团队、孵化企业层出不穷,产业规模显著提升。

  “创新型产业集群在于‘集群’,更重在‘创新’。”武汉东湖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东湖示范区国家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集群未来发展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进一步完善集群建设保障措施,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培养一批行业领军人才,不断强化对外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做好支撑和示范。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