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2012-2013年度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评选”候选事件

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促进遥感应用产业发展,推动“十二五”期间遥感科技基础研究、提升遥感应用水平,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决定继续举办“2012-2013年度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评选”活动。

  3sNews讯 由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主办、3sNews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网协办的“2012-2013年度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评选”活动再次拉开帷幕,这已经是中国遥感应用协会连续第三次举办“年度十大事件”的评选活动。

  近年来,随着“资源三号”、“高分一号”等国产高分辨率测绘卫星、遥感卫星的成功发射与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相关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随着无人机等搭载平台的逐渐成熟,促进了数据获取方式的多样化,并在应急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遥感应用的需求也开始多元化,促使出现了新的商业模式,也为一些创业者提供了新的选择……正如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在评选通知所说,遥感技术应用在我国国土、农林、水力及矿业的资源管理、城乡与交通的建设和管理、生态环保与防灾减灾的科学决策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愈来愈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遥感领域年度十大事件再次拉开帷幕,欢迎投票评选出你认为的那些重要事件!

  投票专题地址:zhuanti.3snews.net/2013/2013rs
 

  1、我国利用遥感技术协助澳大利亚监测火情

  2013年10月17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发生大面积丛林大火。该州中西部、南部地区面临大火威胁,利斯戈、卡姆登、纽卡斯尔及蓝山等地火势失控,均已发布紧急预警。

  10月1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接到有关方面提供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火灾遥感影像的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该中心在提取灾区历史归档数据的同时,紧急安排我国民用陆地观测卫星在灾区的成像任务,于24小时内便获得了灾区的最新影像资料,并提供给澳方下载。截至21日上午,中心共生产、提取火灾前后数据8景,已通过FTP服务器提供给澳方。

  随后几天,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合理调度我国陆地观测卫星,发挥各卫星优势,利用环境卫星大幅宽的特性,进行丛林火灾的普查;利用高分一号、资源三号、资源一号02C、实践九号等高分辨率卫星实现重灾区目标的详查,对火灾进行持续动态跟踪监测,为澳大利亚的火情监测服务。

  除此之外,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10月21日接到我驻澳使馆“澳方希我提供救灾协助”的通知。研究所迅速响应,组织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灾害研究室和CAS-TWAS空间减灾卓越中心的研究人员立即开展遥感监测与评估工作。

  科研人员利用中国“环境一号A”卫星CCD影像,对悉尼周边地区火灾地点、范围、走势等进行了初步解译、评估,并于22日凌晨将第一期简报通过中科院国际合作局报送我驻澳使馆,同时提交给澳方联系人。澳方人员表示,遥感地球所“提供的报告非常有用”。[page]

  2、遥感探秘丝绸之路 发现甘肃瓜州十多处古遗址

  10月16日,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心源在甘肃兰州向外界宣布,通过遥感技术与传统考古手段相结合,我国考古人员在古丝绸之路重要干道瓜州(安西)—沙洲(敦煌)段上,发现5处古城遗址,2处民居村落中的13处房址遗迹,1段古渠道遗迹、1条古道遗迹和1处陶窑遗址,并对其规模、形制等进行了精细的勘测。参与此次勘察的考古专家表示,新发现的古城遗址所属年代初步判定为汉—魏晋时期。

  这是将遥感技术与传统考古手段相结合,在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瓜州考古中一次性发现古遗址最多的一次,表明遥感技术在考古应用中能发挥巨大作用。

  此次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人员利用中—巴资源卫星、陆地资源卫星、中国资源三号、美国快鸟等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历史文献以及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对瓜—沙段进行了研究。涉及区域包括芦草沟古绿洲、疏勒河古河道、汉长城遗址等人迹罕至地区,并据此新确定了一些遗址的疑似点。[page]

  3、聚焦遥感创业 将遥感技术用于期货分析

  随着农业遥感技术在高精度和分析能力上的突破,利用遥感卫星和航拍飞机拍摄出的影像对农作物和土壤的分析行为已经日趋流行,这在一些农业市场化水平高的国家已经广泛得到了实践,甚至成熟地运用在农业保险、期货等一批新兴的遥感客户市场。

  “但是在我们国家,很多高端的遥感信息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研究成果尚未走进田间、走向市场并形成经济效益。”武汉禾讯农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年轻创始人向涛谈到了国内遥感技术走不出去的隐忧。

  与地理信息行业内的众多遥感企业不太相同,禾讯科技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创业型公司,并将自身定位在遥感数据商的下游,利用上游的卫星影像资源,向客户提供农业作物及农地土壤的分析服务。这家看起来有些低调的服务型遥感公司,目前正处于市场发力的新阶段,那些被雪藏或者尚没有机会崭露头角的前沿农业遥感分析技术,将被禾讯科技带进市场,使之焕发出光彩和价值。

  “禾讯科技的目标就是要让国内的卫星遥感影像分析技术与时俱进,做到大范围地区的快速农业遥感技术商业应用,并通过这些效益的形成,让人们了解遥感、懂得遥感的价值,最终促使这些高精尖技术应用走入各行各业。”作为一个深切关注遥感影像分析技术发展的企业家,向涛如是表达着自己对这一行业的期望。[page]

  4、中国向委内瑞拉交付遥感卫星系统

  2013年9月4日,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日前在委内瑞拉巴马里卫星地面站正式向委方交付“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简称“委遥一号”)项目相关的所有设施。这是中国首次出口遥感卫星系统,也是委内瑞拉拥有的第一颗遥感卫星。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当天通过电视连线对委中两国航天科技人员再次取得成果表示祝贺。他强调:“这是委内瑞拉掌握科技主权的重要历史性时刻。”

  “委遥一号”卫星去年9月29日在中国酒泉成功发射升空,委方将其命名为“米兰达卫星”。除研制和发射卫星外,中方还帮助委内瑞拉建设了遥感卫星地面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对委航天工程师进行理论和操作培训。这是继中国为委方发射“玻利瓦尔”通信卫星后,两国在航天领域的再次合作。

  委内瑞拉科技和创新部长马努埃尔·费尔南德斯表示:“中国为我们发射了两颗卫星,还为我们培养了100多名航天科技人员。没有中国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取得这么大的科技进步。”[page]

  5、中科院研制亿像素相机 已用于航空遥感系统

  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像素高达1亿的相机IOE3—Kanban。该相机采用国际专业公司的大面阵CCD芯片,集成研制出可实际工作的相机整机,是国内单片CCD像素最高的数字CCD相机(后背)。

  IOE3—Kanban体积小、重量轻,机身最宽处仅19.3厘米,而其成像的画幅却达到了10240×10240像素,在-20℃至55℃的温度范围内均能实现高清晰度成像。

  该相机配置光电所研制的大视场、高精度、低畸变光学系统、先进的相机控制系统与超大容量数据记录系统,集成成为“国家航空遥感系统”中基础遥感器的“大面阵CCD测绘相机系统”,近日成功完成研制并进行了试飞试验,获取了高质量数字影像。

  IOE3—Kanban由光电所科研人员历时2年研制完成,具有高灵敏度、高动态范围的特点,可以应用于航空测绘、城市规划、灾害监测、智能交通系统等十余种需要高清成像的领域。

  “十五”期间,光电所就成功研制出8100(9k×9k)万像素大面阵CCD相机系统,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1亿像素IOE3—Kanban的诞生,标志着光电所大靶面高分辨率CCD数字相机的研制技术更为成熟。[page]

  6、中泰将联合发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 工行授信100亿元

  2013年7月12日,中泰地球空间产业第二次合作会议在武汉召开,双方确定中泰将联合发射泰国第二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

  当天的会谈中,中泰双方对地球空间产业合作项目的泰国地球空间灾害监测评估及预测系统、北斗卫星应用东盟合作产业园和中泰联合发射对地观测卫星等具体内容进行详细会谈,在项目规划进度、具体运营、融资机制等多个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

  据悉,中泰北斗地球空间产业合作涉及项目金额100亿元人民币。为此,当天中国工商银行已向该项目提供10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意向,为泰国地球空间灾害监测评估及预测系统、北斗卫星应用东盟合作产业园和中泰联合发射商业对地观测卫星项目提供资金服务。

  泰国科技部地理空间技术局执行委员会主席颂杰说,泰中两国地球空间产业始于2007年,今年则是两国合作的里程碑年,继双方今年3月签署合作备忘录之后,双方又确定将联合发射泰国第二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这将给泰国及周边国家带来诸多好处。[page]

  7、我国首次分发自主产权的全球陆表卫星遥感产品

  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遥感地球所、中科院寒旱所、中科院大气所等多个单位联合攻关,在全球陆表卫星遥感特征参量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生产并向全球用户分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陆表卫星遥感高级产品。

  全球陆表卫星遥感产品是开展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可以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评价、陆表变化监测、区域碳循环估算、水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直接服务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目前国际上的陆表卫星产品基本都是在特定的卫星计划中产生的,覆盖的时间范围有限,产品在时空分辨率和精度等多方面都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研究人员历时3年收集、整理和汇编了总量达580TB的卫星遥感数据以及多种再分析数据,系统发展了5种陆表特征参量(叶面积指数、陆表反照率、发射率、下行短波辐射和下行光合有效辐射)的遥感反演方法,生产了相应长时间序列的高质量、高精度卫星产品。其中,叶面积指数、陆表反照率和发射率产品的时间覆盖范围从1982年到2010年,把目前国际主流的同类产品向前推进了近20年;发射率产品也是目前世界首个全球宽波段发射率产品;两种辐射产品是目前国际上空间分辨率最高的全球产品(5公里),比国际同类产品提高了至少一个数量级。

  日前,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首次对外分发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2年度报告》,其中的“陆地植被生长状况”报告中各项监测结果采用了该项目生产的叶面积指数产品。这是中国首次生产并向全球用户分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陆表卫星遥感高级产品,这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地球观测数据共享。[page]

  8、科技部欲建航空高分遥感网 3小时可达国内任何地区

  2013年6月6日消息,从“2013’三维空间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论坛”获悉,科技部航空遥感数据获取与服务技术创新联盟将联合联盟内企业打造中国航空高分遥感网,期望通过3-5年的时间,建设由数十架高性能飞机构成的覆盖全中国的航空高分遥感网,实现三小时内抵达全国任何地点的航空高分遥感数据采集能力,完成覆盖全国的航空高分遥感基础设施布局。

  目前,该网已经初具规模,在行业龙头企业北京国遥新天地公司的主导下,通过自行购置高性能飞机和常年租用飞机的方式,已经建成包括10架以上遥感飞机平台的“中国航空高分遥感网”雏形,可同时在多个地区开展高效率、高强度、高度机动灵活的大规模航空高分遥感作业,形成年产50万平方公里以上高分遥感数据的能力,建成连续覆盖我国整个中东部地区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的大型航空高分遥感数据库,将我国航空高分遥感数据采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page]

  9、我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覆盖全国疆土

  2013年5月24日,中科院遥感地球所三亚卫星接收站和三亚研究中心同时揭牌,中科院副院长阴和俊指出,三亚站的建设和运行使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直接获取能力首次延伸到南部海疆,解决了我国南海和周边区域长期缺乏遥感卫星数据的状况,填补了我国民用对地观测数据接收空白,对于利用空间信息保障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科院三亚卫星接收站的建成,我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完成了密云、喀什、三亚站三站组网,已全面建成,形成了覆盖全国疆土的卫星地面接收站网格局。

  经过多年建设,目前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已形成了以北京总部运行管理与数据处理中心、密云站、喀什站、三亚站组成的运行格局,具有覆盖全国疆土的完整的卫星数据接收、传输、存档、处理、分发体系。

  遥感卫星地面站的运行填补了我国空间遥感领域数据源的空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遥感应用领域的扩展,在土地利用、灾害监测与评估、资源环境调查、大工程规划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page]

  10、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一号”

  2013年4月26日中午12时13分,中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首颗卫星“高分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高分一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卫星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设计寿命5至8年。卫星主要用户为中国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

  4月28日9时48分25秒,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密云卫星数据接收站成功接收高分一号卫星首轨成像数据,并成功实现实时记录和大数据量光纤传输。在6分钟内,共成功实现32.5GB图像数据的接收。这是我国遥感卫星地面系统继成功接收资源三号卫星数据之后又一次采用双极化、高码速率技术接收我国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地面接收系统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标志着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接收技术日趋成熟。[page]

  1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揭牌

  2013年4月22日下午,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钦敏、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等为中科院新整合组建的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揭牌。

  王钦敏指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亟需以对地观测为主导的空间技术提供近实时、高质量的空间数据产品。希望中科院遥感地球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增强我国对全球环境和资源空间信息的保障能力,为建设国家级天空地一体化对地观测基础设施与技术体系提供支撑。

  白春礼充分肯定了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的整合组建工作,特别强调了该所在芦山地震灾情监测与分析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这是科技服务民生重大问题的具体体现。他指出,遥感地球所各项整合、建设工作是中科院长期探索的结果,是实施“创新2020”和“一三五”规划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要的体制机制创新。他对遥感地球所发展提出三点希望:要立足前沿,瞄准国计民生,凝神聚力求重大突破;要坚持开放兴所,进一步面向全国、面向全球,积极推进协同创新;要坚持人才强所,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凝聚更多优秀人才、领军人才。

  徐冠华作为中科院遥感地球所学术委员会和国际专家委员会主任指出,空间信息科技在国家科技发展布局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遥感科学技术及其兴起的数字地球科学技术,将对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产生深远影响。他指出,遥感地球所要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在新的基础和起点上大力推动科技改革,走出一条成功的科技发展之路;要把发现、培养、造就青年科学家作为最优先的任务之一,培养一批最优秀的科学家;要进一步加强开放和合作,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排头兵。

  中科院遥感数字地球所所长郭华东作了组建工作报告,全面介绍了遥感地球所组建背景、五项建设成果,重点分析了天空地一体化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能力、遥感科学与空间地球信息基础研究能力、数字地球科学平台与全球环境资源信息分析能力、学科齐全的队伍机构和国际科技合作能力等研究所四大核心竞争力,详细汇报了研究所“一三五”规划和实施情况,并简要介绍了研究所开展的四川芦山地震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工作。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地球所,RADI)在中科院原遥感应用研究所和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的基础上整合成立,为中科院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目前国内该领域规模最大的研究机构。研究所旨在研究遥感信息机理、对地观测与空间地球信息前沿理论,建设运行国家航天航空对地观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天空地一体化技术体系,构建形成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和全球环境与资源空间信息保障能力,为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促进学科发展做出创新性贡献。遥感地球所的组建,使中科院进一步加强了在该领域的骨干引领作用,形成了更强的国际竞争力,为做出世界一流水平的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page]

  12、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召开 行业发展迎黄金十年

  2013年4月22日~26日,第三十五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将于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办,国际环境遥感中心与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协办。

  这是该会议1962年诞生50年以来首次在中国举办。ISRSE以推动国际环境遥感技术与应用为宗旨,代表着国际环境遥感的发展方向,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page]

  13、陈军教授当选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主席

  2013年3月,在第22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上,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陈军教授当选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主席。这是该国际一级学术组织成立102年以来,华人学者首次担任其主要领导人。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从非接触式成像和其它传感系统中获取地球及其环境的可靠信息,并对其进行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的一门科学与技术。为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应用、学科发展与交流合作,1910年在奥地利维也纳成立了国际摄影测量学会,后于1980年更名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英文简称ISPRS)。经过100多年的发展,ISPRS已成为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代表性国际学术组织,是国际科联(ICSU)现有的30个联合会成员之一,在业界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家积极参与ISPRS的各项活动,先后有多人担任过ISPRS工作组组长、技术委员会主席等职务,2008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1届ISPRS大会。已故的王之卓院士曾于1988年当选为ISPRS终身名誉会员,李德仁院士在前不久举行的第22届ISPRS大会当选为ISPRS名誉会员。[page]

  14、“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系统”通过鉴定

  3月1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会议由院计财局组织、高技术局主持,中国测绘科学院刘先林院士、国家天文台欧阳自远院士等11位专家受邀作为成果鉴定委员会专家参会,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廖小罕、光电院党委书记牛红兵和院计财局、高技术局有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用户代表以及成果主要完成人员等60余人也参加了此次成果鉴定会。

  “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系统”为“十一五”国家863重点项目研究成果,该成果由光电研究院联合北京市信息技术研究所、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贵州贵航无人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系统”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技术研究,构建了两架高性能无人机飞行试验通用平台,研制了多套高精度标准载荷系统,建立了针对航空面向航天的南北两个综合验证场,研发了先进的数据处理与科学分析评价系统,形成了国际上第一套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技术体系,对拓展高性能无人机遥感技术与应用事业起到了显著的带动作用。

  通过答辩和讨论,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系统”成果通过鉴定,认为:该成果填补了我国对地观测遥感载荷严格航空综合验证的空白,奠定了无人机规模化、产业化应用的基础,具有重大意义和应用价值。该成果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系统设计、无人机轻小型高光谱成像和全极化SAR、以及宽波段光谱响应反演技术等研究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page]

  15、我国将推进无人机应用于海域遥感监测

  国家海洋局海域无人机遥感监视监测试点在江苏连云港通过审查验收。无人机遥感监视监测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提高对重点海域和重点项目的动态监管水平,增强海洋综合管控能力。

  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司长于青松表示,2012年年初,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要求“建立全覆盖、立体化、高精度的海洋综合管控体系”。下一步将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建立健全海域无人机遥感监视监测管理制度和技术规程,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沿海各省无人机遥感监视监测基地建设,全面推进海域无人机应用。同时,在深化近岸海域监视监测的基础上,扩大监测内容和范围,全面加强对包括黄岩岛、钓鱼岛、苏岩礁以及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附近海域在内的我国全部管辖海域的综合管控。

  据介绍,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遥感监测手段,弥补了现有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现场监测技术手段的不足,具有机动性强、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其所获取的遥感影像分辨率高达0.1米,远高于卫星遥感影像,其续航能力最大可达16小时以上,将成为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重要的信息源。[page]

  16、我国最大直径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在武汉试运行

  该接收站拥有直径达13米的卫星接收器,能接收国内外10多颗卫星的遥感数据,有望成为我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的一级数据备份中心。

  这一接收站是武汉大学与泰国科技部合作共建的武汉大学诗琳通空间科学国际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12月23日,泰国科技部、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与研究中心三方还签署框架协议,将利用这一平台,为泰国提供农作物收成预测、气象灾害预测等各种服务。

  除武汉外,我国还在北京、喀什、三亚等地建有类似卫星地面接收站。[page]

  17、我国已完成钓鱼岛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图

  2012年10月,从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获悉,近期多家科研单位开展了钓鱼岛及附属岛屿的无人机遥感试验飞行,完成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图。

  据介绍,近期通过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监测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有北屿及附属岛屿5个,南屿1个,飞屿和飞屿仔2个,南北小岛及主要附属岛屿16个,黄尾屿及主要附属岛屿21个,赤尾屿及主要附属岛屿11个。

  据悉,2012年以来,我国已开展多次低空无人机海岛(礁)航摄遥感系统长航时自主飞行验证试验,获取了钓鱼岛及附属岛屿摄区面积约17.8平方公里航空影像数据,并进行了无控制点遥感制图,完成了钓鱼岛及附属岛屿的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线划图及正射影像产品的编绘。

  近期开展的遥感科学试验充分利用科技部超前部署的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相关项目研究成果,通过遥感等3S技术手段,突破不可到达、远离大陆的海岛(礁)测绘和动态监测等关键技术,为维护国家主权、实施海洋开发及时提供了精确的海岛(礁)基础地理信息技术手段。[page]

  18、第四届国际遥感考古会议在北京开幕

  2012年10月24日,由中国科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和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承办的第四届国际遥感考古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外遥感专家、遗产研究专家和遗产管理决策者相聚一堂,围绕“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观测新时代”主题展开探讨和交流。

  国际遥感考古系列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于2004年发起,此前已先后在中国北京、意大利罗马、印度蒂鲁吉拉伯利成功举办三届。今年的第四届国际遥感考古会议为期3天,将结合对地观测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地球信息通信技术、网络与高性能计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深入交流和研讨空间技术应用于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历史成因及其变化的理论与方法,展示空间技术在文化遗产探测与保护领域的最新成果,并将探讨全球变化和自然灾害对世界遗产地的影响。[page]

  19、我国获2016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主办权

  2012年7月21日,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分会(GRSS,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ociety)在德国慕尼黑正式批准2016年IEEE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IGARSS 2016,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2016)在北京召开。

  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IGARSS)每年召开一次,从1981年召开第一届IGARSS,到目前已经举办了32届,是全球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会议通过竞争,轮流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举办。我国科学家从1997年开始多次组织申办,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均没有成功。本次申办团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复旦大学牵头,中科院遥感所、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中心等单位组成,并得到中科院电子所、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及多所高校的大力支持。

  IGARSS 2016的成功申办,将增加我国在地球科学与遥感领域的参与度与国际知名度,极大地促进我国在该领域更深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从而提升我国在该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水平。近年来,IGARSS会议规模逐渐扩大,影响也越来越广泛。中国代表参加IGARSS的人数逐年增加。[page]

  20、西安投资3.13亿构筑遥感空间信息产业集群

  2012年7月13日上午,航天基地与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总投资3.13亿元的中科遥感西安空间信息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航天基地。这是航天基地紧抓央企进陕大好机遇,统筹科技资源、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又一重大成果。

  据航天基地介绍,中科遥感西安空间信息科技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13亿元,总用地约60亩,项目建设和运营将以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分中心为支撑,以卫星遥感应用、无人机遥感应用、遥感软件系统开发为三大方向,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纽带,构筑遥感空间信息产业集群,打造一流的遥感应用专业园区和行业应用示范基地,广泛服务于农业、水利、国土、减灾、考古、环保、城建、交通等行业应用需求。预计项目正式入区后两年内完成全部建设工作,设立3家核心企业,引入3家加盟企业;5年内实现入园企业10家、年产值5亿元的规模。[page]

  21、我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遥感卫星14号与天拓1号

  2012年5月10日15时06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四号”送入太空,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拓一号”卫星。

  “遥感卫星十四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生产,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此次搭载发射的“天拓一号”微小卫星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page]

  22、我国遥感卫星在尼加拉瓜运河工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注:该候选事件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推荐]

  2013年6月,香港尼加拉瓜运河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靖对外宣布正式启动建设尼加拉瓜运河工程。该工程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00亿美元,拟在尼加拉瓜境内开凿一条贯通东西、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运河,并建设相关配套港口、公路、机场、国际自由贸易区和旅游度假区等一系列工程。运河建成后,将使得行驶于美国东海岸到亚洲的巨型船舶不必绕道南美洲合恩角而缩短上万公里的航程,其地位和意义超越巴拿马运河。

  尼加拉瓜地形资料作为设计运河工程的关键依据,其质量、精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运河设计方案的优劣。尼加拉瓜属热带雨林气候,地形复杂,通过欧美卫星公司获取高质量的遥感影像成本高、难度大、时效性差。加之尼加拉瓜本国所能提供的地形图精度非常低,无法有效地满足工程的设计需求。但是,通过采用了我国国产遥感卫星多种系列,充分利用其先进、灵活的轨道控制技术,及时的气象预报技术和高超的图像后处理技术,较为经济、便捷地获取了尼加拉瓜优质的遥感影像。

  这些遥感影像,为运河选线、工程勘测、居民点拆迁补偿、通信网络建设以及下一步的工程施工建设等方面提供了现势性极强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我国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为运河工程提供了较高精度的高程数据,大大减少了实地勘测的工作量。通过使用这些卫星影像数据,高效地分析了运河备选路线途径区域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保护区、原住民居住地、海边渔场、山区牧场等现状,为运河工程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提供了详实依据。

  总之,我国国产遥感卫星的使用,为尼加拉瓜运河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精准的影像数据,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规划、勘测等工作的科学性和精确性,有效地缩短了运河工程工期,并极大地降低了工程成本,为我国企业海外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成功拓展了我国卫星影像应用的新空间,为持续推动我国国产遥感卫星技术“走出去”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开辟了新道路。[page]

  23、我国成功开展了流域科学试验--“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

  [注:该候选事件为甘肃省遥感学会推荐]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HiWATER)”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发起,与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共同组织, 无论是从试验规模,还是试验内容的丰富性、传感器和观测手段的多样性,以及学科交叉的广度和深度,都是继腾冲遥感试验、HEIFE和IMGRASS等大型试验以来,又一次多学科联合,具有明确科学目标,显著促进了遥感与水文和生态科学深度交叉的,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综合试验。试验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与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和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星机地综合定量遥感系统与应用示范项目的联合支持。

  HiWATER试验在中游试验区建立了国际领先的通量观测矩阵和密集的生态水文无线传感器网络。搭载激光雷达、光学/近红外/热红外波段成像光谱仪、多角度多波段成像观测系统、微波辐射计,开展了18个架次,总计约90小时的航空遥感飞行,获取了一套超高分辨率机载遥感数据。在上游,建立了由黑河主干流上游流域水文气象网-重点子流域生态水文传感器网络-积雪和冻融观测站组成的多尺度观测系统。在下游,针对胡杨、柽柳、农田等生态系统,建成了由5台涡动相关仪、两组大孔径闪烁仪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网络组成的观测系统。在全流域建立了水文气象观测网。来自30家单位、不同学科的279名科学家、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试验。

  HiWATER将为遥感在流域生态-水文集成研究中的应用开辟一个成熟的研究范例,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流域科学综合观测试验。HiWATER通过回答遥感应用方法论上的急迫问题,不仅直接推进遥感算法发展、遥感产品生产、遥感数据同化和遥感在生态-水文模型中的应用,并且通过这些方法研究,最终促进流域生态-水文集成研究和流域水资源管理。

  HiWATER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试验总体介绍论文以封面文章发表在美国气象学会会刊BAMS上(影响因子6.591,是整个地球科学领域最具影响的期刊之一,主要发表气象及相关的水文和海洋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文章以及综合性野外观测试验和研究计划介绍),BAMS主编Rosenfeld在封面上以“中国的综合流域科学 (comprehensive watershed science in China)”为题做了亮点报道。审稿人认为“……这一综合项目将为同类观测试验提供宝贵的思路和经验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ch a high-density observing network is definitely an ambitious step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to 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 and to build water management capacity through supporting relevant model and technique developments (e.g. scaling, remote sensing, and modeling etc.). This comprehensive project will provide precious ideas and experiences for similar observations)”。

  HiWATER也得到了国内外知名科学家的积极评价,如Henk de Bruin教授(国际知名的边界层气象学家,闪烁仪理论与应用的奠基人之一)、Kurt Roth教授(海德堡大学前副校长,知名环境物理学家)、段青云教授(AGU fellow)、谢红接教授(知名华人遥感科学家),他们认为HiWATER是“本世纪最为重要的水文和微气象试验之一 (…But HiWAT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ydro- and micrometeorological experimental projects of this century)”,“世界级的观测 (of course, your observation facilities are world-class. …)”,“不仅会在科学上也会在对众多年轻科学家和研究生的培养上取得成功,这是一个里程碑项目 (I believe this program will be a great successful not only scientific but also for training so many young scientists and graduate students. this is milestone program)”。此外,光明日报、科学时报等媒体多次报道试验进展。光明日报“开流域研究先河”报道中,认为遥感是“黑河计划重点项目的重中之重”,是建立我国内陆河流域科学观测-试验、数据-模拟研究平台,“做一条举世闻名的河流”所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page]

  24、北京大学成功举办第十届“定量遥感”暑期研究生课程班

  [注:该候选事件为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研究所推荐]

  2013年7月2日至10日,北京大学成功主办了第十届“定量遥感”暑期研究生课程班。

  本届课程班先后邀请了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授定量遥感课程,其中包括童庆禧院士、郭华东院士、丁一汇院士、“”入选者李召良研究员与李军教授、北京大学秦其明教授、曾琪明教授等人。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课程班在内容上突出了对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空间观测,极端雾霾事件的卫星遥感监测,遥感监测技术如微波遥感、热红外遥感等在气候变化情况下对农作物估产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倾斜摄影测量与移动激光扫描技术等学科前沿内容。

  十年来课程班一直秉承“前沿热点、学术权威、以人为本、无偿奉献”的办班理念,无偿地向社会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有力地推动了定量遥感理论、方法与应用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课程班围绕定量遥感理论、方法与应用来制定授课内容,每年都针对该领域国际学术研究前沿或者国家重大需求来确定本年度“定量遥感”课程主题,例如2008年主题为“定量遥感与灾害监测”,2010年主题为“定量遥感与全球变化监测”。此外,课程班举办十年来,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届都组织学员们参观密云卫星地面接收站或“北京一号”卫星接收站。

  为了提高课程质量,北京大学课程班主持人多年来积极邀请国内外优秀的专家学者前来授课。童庆禧院士、李小文院士、郭华东院士、吴一戎院士等人对暑期“定量遥感”课程班给予了积极支持并亲自授课,顾行发研究员、梁顺林教授、陈镜明教授、齐家国教授等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也应邀前来授课。授课专家学者渊博的学识、宽广的学术视野,为“定量遥感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每年报名参加“定量遥感”班的学员都很踊跃,新疆、云南、青海和甘肃等地的一些高校青年教师与研究生,也不远千里,利用暑假来北京大学参加该课程班学习。十年里,全国各地约1400人次参加了“定量遥感”课程班。课程班的举办,积极推动了定量遥感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彰显出北京大学提供一流教育与培养优秀人才的传承。至今,多数学员已相继走向教学科研工作岗位,成为我国定量遥感事业发展的骨干人才。

  北京大学面向社会开放“遥感课程”,始于1975年3月举办的遥感学习班。自2004年起,北京大学连续十年举办了暑期“定量遥感”研究生课程班。课程班对前来听课的全国各地学员,免收学费与听课费,学员考试合格并可以拿到学分。奉献优质教育资源,专注课程精品教学,北京大学的行动得到了遥感学界的赞誉,北京大学举办的“定量遥感”暑期研究生课程班,曾在《遥感学报》2013年第5期上报道,被认为是“定量遥感”精品课程。[page]

  25、国家863计划重大成果“快舟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2013年9月25日12时3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快舟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科技部陈小娅副部长亲临发射现场参加了卫星发射任务,并慰问卫星参研人员和发射基地工作人员。科技部计划司、高新司、国家遥感中心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陪同参加此次发射任务。

  “快舟一号”卫星是国家863计划的重大成果,特别适用于各类突发自然灾害的快速空间应急响应。卫星研制紧紧围绕我国减灾防灾应急空间监测的迫切需求,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诸多方面的技术突破,对于带动不同领域高新技术的渗透和融合,促进863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遥感中心作为“快舟一号”卫星的主用户单位,将组织开展各类灾害应急监测与评估、信息支持等应用工作。“快舟一号”的成功发射,为应急减灾空间技术服务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