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CPGIS林珲:赤子之心与学术情怀

在第21届国际地理信息科学大会举行期间,3sNews有幸采访了CPGIS的发起者林珲教授,他给我们分享了CPGIS成立时的那些事儿。

  21年前,在美国东部城市布法罗,一个由中国留学生发起的、致力于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学术组织——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正式成立,并且举行了首届国际地理信息科学大会(GeoInformatics)。这是全球华人成立的第一个GIS学术组织,也是由中国留学生举办的第一个国际会议。

  经过21年的发展,如今的CPGIS已经成为在国际地理信息科学领域里颇具影响力的学术团体,当年的那些青年学子或成为国内外大学的教授、学者,或成为企业里的核心骨干、高层管理人员。CPGIS的发起者,当年在布法罗大学留学的林珲,现在也已经是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教授,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以及地理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主任。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陪伴着CPGIS走过了21年,用自己的赤子之心为国内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贡献着绵薄之力。

  在第21届国际地理信息科学大会(GeoInformatics2013)举行期间,3sNews有幸采访了CPGIS的发起者林珲教授,他给我们分享了CPGIS成立时的那些事。

泰伯网
CPGIS发起者林珲教授

  3sNews:您为什么会在当时倡导成立这样的一个学术组织呢?

  林珲: 当时中国的GIS研究确实比西方落后很多,他们基本不把中国放在一个圈子里。我记得有位美国著名教授跟我讲过一句话:GIS这个圈子就是北美、澳大利亚和部分的欧洲。我听了之后很不服气,说“再过十几年,中国的GIS学术界一定会和美国一样热闹。”所以那时候我想,我们有那么多来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院校的优秀同学,在美国都做得非常好,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成立一个学术组织?我们不能让别人将中国人看成一盘散沙。

  另外一方面,大家在外留学都希望有一个能互相“取暖”的组织。我当时在布法罗大学留学,那里是美国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NCGIA)的三个分中心之一,我是第一个从中国大陆过去的博士研究生。我到了那里一年之后,老师就希望让我能推荐更多的大陆学生到这里来,因此,来自大陆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可能因为我年龄大一点的缘故,大家周末都会到我家里聚会。我们这批学生有个特点,聚会的时候就顺便也讲讲自己的研究。大家每次来都互相介绍自己正在做的课题,其他人就给提意见和建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等于是有一群人在做课题研究,而不是单枪匹马,所以我们大陆学生的研究进度就特别快,很快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关注。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成立了一个“布法罗小组”,经常举行学术性聚会,把周边其他城市甚至是加拿大多伦多的学生也都吸引了过来。就是这样,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愿意聚在一起讨论学术话题。那时候电子邮件已经兴起了,我们就考虑能不能搭建一个网络,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大家一呼百应,就建立了CPGIS网,我们叫中国GIS专业人士网。那时候的网络可以通过UNIX系统“进入”很多开设有遥感和GIS专业的大学,我们就看上面的用户名,看到名字像是汉语拼音的,我们就问他是不是做GIS的,如果他说“Yes”,我们就紧接着问要不要加入CPGIS。经过这样的邀请之后,几个月的功夫就有来自全世界14个国家的上百人加入了进来。

  3sNews:那为什么又会想到举办一个国际性质的学术会议呢?

  林珲:因为大家都是年轻人,我们就想是不是自己也可以搞一个会议呢,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并将会议举办地点设在布法罗,因为那儿有尼亚加拉大瀑布,非常漂亮。所以,举办这个大会完全是自发性质的。

  正巧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等重大国际会议都将同时于夏天在华盛顿特区举行。当时中国派出了阵容非常强大的代表团参加这两个会议,很多院士、专家、校长都要来参加。我们就想是不是也可以把他们邀请过来一起举办这个会议呢?当时很多留学生都是这些代表团成员的学生,所以跟他们讲了这个想法之后,他们也都特别高兴,一是可以看看自己的学生在国外发展如何,二是可以了解一下NCGIA的情况。

  可以说,那次大会的举办实际上是我国两股力量的汇集:国内的著名学者和国外留学的青年学生。因此,那个夏天,大家在布法罗“会师”,大概有一百多人参加了那次会议。

  3sNews:首届大会的举办带给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林珲:当时徐冠华院士也参加了那次大会,他也是高新技术领域的首席科学家。他在CPGIS成立大会上表示特别希望包括我们在内的留学人才能够回国,即使不一定回国,也要经常回国看看,促进国内外学术之间的交流。因为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在那时候才刚刚萌芽,国内很缺这方面的人才,我们听了之后非常感动。

  我当时出国有七年的时间了,听了老师们的呼吁之后,也产生了回国的想法,就在思考回来之后到哪里,怎么将这个协会跟国内联系起来。我不久选择了香港,因为我认为香港既有国际化的环境,又有中国的文化传承,是两者兼而有之的地方。第二年,也就是1993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找到了工作,并着手建立了CPGIS香港联络站。

[page]  3sNews:CPGIS成立至今已经有21年了,目前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林珲:在协会成立之初,我们就开始跟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教育部等取得联系,他们也都非常高兴和支持,说可以联合起来办会议、办研讨班。1993年,CPGIS代表团就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第一次研讨班。

  这样的活动一开始,大家就讨论怎么持续进行下去。首先就是对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宣传和推广,既有针对高层次研究生的联合培养,让他们把新技术带回国内;又有针对全国各省区市的宣讲,让地方能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作用。

  其次,就是号召CPGIS的会员回国参与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现在有很多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都是CPGIS的第一批会员,像武汉大学的龚健雅院士、中科院的宫鹏教授、周成虎教授,因此这些会员在一些重大科研项目上都起到了领军作用。

  第三,CPGIS做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协助科技部进行了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测评。我们有一批会员,他们来自美国的公司或者大学,与国内的企业没有利益关系,可以进行中立的评估;同时他们又很严格,提出了一套标准的评估体系,对促进国产GIS软件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四,我们对国内有持续性的扶持计划——“Go Home”,就是每年利用暑假的时间回到国内,参与项目,或者举办专题研讨班。像我们与江西师范大学合作对鄱阳湖进行了持续性的研究,并帮助他们从无到有地建立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我们今年铺得很开,像珠江流域的珠海、长江流域的南昌、黄河流域的开封、华北平原的北京都设了点,每个点都有会员回国开展活动。

  经过二十一年的发展,很多海外的CPGIS会员已经成长起来,并且有一批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大学的教授、系主任、院长,在国际上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比如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孟立秋教授是德国科学院院士,并且获得了德国最高的科技奖莱布尼茨奖章;江西师范大学的王野乔教授获得过美国国家宇航局科研新人奖和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这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员还有很多。

  3sNews:成为CPGIS的会员有哪些条件或者标准?只是面向学者或者研究人员吗?

  林珲:没有什么限制,我们是完全开放的。我们这里既有来自学术界的,也有来自企业的,还有政府的,甚至有外国学生和老师,只要他认为这个组织特别好就可以加入进来。

  我们是一个民间组织,没有政府和公司支持的日程运行经费。能够坚持到现在靠的是什么?就是靠核心团队的理想与奉献,以及由他们调动起来的会员的积极性。积极性怎么来?我是协会的创会主席,我从一开始就希望看到“把个人的梦想变成大家的梦想,把自己想做的事变成大家都想做的事”。怎么做到这一点呢?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觉得可以贡献,都有责任。因此,我决定从自己开始,我们将会长的任期定为一年,每个关心协会的会员都有机会,民主选举,大家“可上可下”。这样一来,增加了骨干成员,大家对协会就多了责任感。我们认为学术组织就应该是这样,没有行政级别,在学术面前大家都是一样的,让大家都有机会为其他会员服务。

  3sNews:您在香港中文大学担任教授,您认为香港GIS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林珲:香港的政府部门一般是“拿来主义”,它可能看哪些地方做得很好就将系统买过来培训人员进行使用,很少自己去做试验。但是,大学里的科学研究还是比较活跃的,因为香港的体量比较小,不像内地的高校体量那么大,所以很多老师都很珍惜研究机会,会做得细致一些。

  香港在GIS研究方面主要是两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前者有个测量系,有点像武汉大学的那种模式,比较偏重遥感、GIS技术的研究,偏工科;后者有点像中国科学院的模式,研究地理科学与各个方面的联系,偏理科一些。

  3sNews:您认为GIS今后会沿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林珲:我认为GIS今后将会走向知识性。我们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从地图到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地理环境》,里面阐述地理学语言的演变,就是从传统地图到计算机制图,再到GIS,然后走向虚拟地理环境那种集成了地理数据和地理知识的平台。

  有一次我在武汉大学讲课的时候,有同学问“GIS怎么样才是最成功的”。我跟他们开玩笑说,“当什么地方都看不到GIS的时候就是GIS最成功的时候。”当年计算机制图特别热门,为什么后来没有了?因为它融入到了一个更大的框架:以数据库为核心的框架里面了,也就是GIS,实质上,GIS就是一个地理编码的数据库。

  现在的“先进生产力”转向地理知识,是解决方案,消化大数据需要包括地理过程在内的各种知识,而不是光靠三维模型转来转去。最终还是得要看能不能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地理模型的加入。这种情况下,我们的GIS不光要看得像真实的地理环境,同时它还需要预测发展过程。这就从静态制图、统计分析发展到一个可以做预测的科学系统,概括起来就是从静态走向动态,从数据管理走向数据和知识的共同管理,解决问题。

  因此,GIS就像当年的计算机制图一样,会并到一个更大的框架里面,比如说城市规划系统、台风跟踪系统、虚拟战场系统,有各种各样的专业知识引导,这些东西在计算机里就是模型,换句时兴的名词,地理知识(模型)代表了现在最先进的生产力。

  我用过一个词叫“光荣的终结”来形容技术的更新换代。这种事情在我的专业生涯里已经遇到了两次:第一次就是地图融进电子地图、计算机制图;第二次是计算机制图融入到GIS。“温故而知新”,我们应该知道GIS将来往哪里走,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技术。我当年上大学在武测学到的许多技术性东西都被淘汰了,就连方法论都变了,但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那些基础理论性的知识。

  因此,我们要把握住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东西,要加强“地理”这两个字。当年靠“地理编码”数据库推动GIS现在就需要研究管理地理模型,研究这些模型与地理数据库的关系。,我们不必要对技术性的变化感到大惊小怪。这需要观念的改变,国家测绘局不是都改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了吗?(张凯)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