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政协委员李莉:注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公共信息的再利用成为国家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社会领域信息化的发展空间巨大。

  “公共信息的再利用成为国家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社会领域信息化的发展空间巨大。”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对公共信息再利用立法的建议”提案的政协“老委员”,来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李莉在今年两会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提到公共信息再利用的重要性。同时,她还向记者介绍了她今年的提案——注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有序开展智慧城市建设。

  公共信息再利用空间巨大

  公共信息是各级政府、各职能机构和全社会都需要利用的重要信息资源。

  我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果都为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李莉表示。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强调了信息化的重要地位。

  但是,在我国信息化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李莉较为关注的公共信息再利用问题依然未得到太大改善。“公共部门在执行公务过程或国家投资项目中产生、收集和保存的大量公共信息没能得到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具有权威性、全面性、专业性的特点,不仅是各职能部门和项目承担方所拥有的信息和成果,更是国家基础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李莉说,“这些公共信息的流通不畅和再利用不充分,不但制约了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和决策能力,同时也制约了科研及企事业单位对这类信息的利用,更谈不上对这些公共信息的社会化应用与开发,阻碍了依赖信息化手段解决与老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诸如公共安全、医疗、社保、就业、住房以及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各级政府、各职能机构、科研和企事业单位是构成整个社会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各类信息和数据也仅仅能反映其描述对象的某些侧面,只有信息的有序、有效流通和集成利用才能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李莉表示。她以她所熟悉的地理信息为例,指出针对导航市场,目前不同单位各自测绘编制信息,造成了资源浪费。“地理信息是公共信息的一部分,除了涉密部分,应该可以拿出来共享利用。”李莉认为。

  李莉告诉记者,信息是资源,但它不是像能源类资源那样的消耗性产品,相反,信息的不断利用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公共信息作为国家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各职能机构和全社会都需要利用的重要信息资源。公共信息的再利用成为国家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社会领域信息化的发展空间巨大,发展前景值得重视。”她说。

  智慧城市应有“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建设不能贪大求全,更不宜一哄而上,切勿变成“政绩工程”。

  此外,针对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智慧城市建设,李莉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迈向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目前各地各级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推出了很多举措,但是在这种“一窝蜂”建设中,难免出现一些脱离了我国目前城市现实的举措。

  因此,李莉建议,应从“智慧地”开始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她呼吁尽快启动中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同时应避免在顶层设计中向部门利益倾斜,形成部门利益格局。“智慧城市建设不能贪大求全,更不宜一哄而上,切勿变成所谓的‘政绩工程’。要结合中国国情和各地的特点,不应简单复制。”她说。

  此外,在智慧城市建设问题上,李莉又提及了公共信息资源的再利用问题。她告诉记者,在“十一五”期间,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在300多个地级以上的城市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其中150多个城市已初步实现“数字城市”建设的预计目标并投入使用。“智慧城市建设在技术实现方面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数字城市’成果,注重技术的延续性和可持续发展。”李莉表示。(连晓东)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