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街旁即将进行战略转型?

我们才发了街旁相关文章《 谁还在用街旁?》,在文章中论述了街旁如今面对的困境和其亟须转型的境况。今天,街旁发布了2012年签到数据信息图,并传出将进行战略转型的消息。

  昨天我们才发了街旁相关文章《 谁还在用街旁?》,在文章中论述了街旁如今面对的困境和其亟须转型的境况。今天,街旁发布了2012年签到数据信息图,并传出将进行战略转型的消息。

  首先是2012年签到数据信息图。从图中看来,北上广是街旁签到次数最多的城市。北京签到地点最多的地方是中关村、后海、三里屯等地。上海签到最多的地方是徐家汇、陆家嘴等地。广州则为天河城、珠江新城等城市核心。

  而从比较能反映用户类型的餐饮签到地点来看,北京和上海的最多签到的餐饮地点都是咖啡厅。广州则是广东菜排在首位,但咖啡厅仍然排在第二。这说明了街旁仍然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应用,其用户群体并没有脱离业界、大城市里高收入人群,或者说比较小清新的用户。不客气一点说就是不太接地气。

泰伯网

  与2012年签到数据信息图一起到来的还有街旁的战略转型的消息。为此特意询问了街旁方面的人,得到的答复如下:

  接下来街旁会着重于街旁将进一步完善记录的功能,渐渐以签到为主的模式转移到记录分享生活轨迹的日记模式。在微信,你可以看到所有通讯录及QQ好友上联系人的动态;在街旁,你看到的会是和你于地理、于喜好、于生活相关度甚高的好友动态。微信的崛起就像Facebook一样,为中国手机用户提供社交及资讯服务,而街旁则是在“服务精准且气质相近的用户群体”的方向看到了机会。我们认为社交平台还有很多侧面值得被发展,也会带来可观的有机增长。更多的调整会等CEO David从美国回来后,我们才会具体讨论和确定。

  我们昨天发出《谁还在用街旁?》一文后,有一位网友@深蓝0771在文后详细列了其作为街旁重度用户并仍在继续使用街旁的原因。这些原因看起来与街旁战略转型的方向无疑是比较契合的。

  其长回复如下:

  我还在坚持有的原因:

  1、记录自己的足迹,可以通过地址查询自己之前什么时候来过这里,当时的情况怎么样,可以作为备忘录。我现在查看自己买房,办手续,买家具装修,看着这些过程留下的记录,真是很有感触,这种记录就跟照片一样,越久越珍贵,而且它比照片更丰富有文字有故事,时间甚至精确到秒。当年,几点几分几秒,我们在哪里发生了什么有意义的事,这很酷。

  2、跟到过该地的陌生人进行简单的交流,曾经我准备去某公园玩,不懂那里的鱼现在还有没有,于是就找到最近到过这里的两个用户,然后发私信或在他们的照片留言询问他们,很快得到了回复,说鱼池还在建,鱼还没有回来,免去了我白跑一趟。我也不止一次对外地来的朋友交流过(回复他们的照片),他们有些主动要我推荐这里的美食及好玩的地方,这是一些善意的简单的交流。

  3、用来同步社交网络,现在社交网络太多了,一个个去发太麻烦了,都相同内容,所以我就用了同步到微博和QQ空间。当然,我只是想发表一些东西并不希望带地址也没问题,比如我建有一个地点叫“用手机”,所以一同步到微博上就显示:“我在用手机:。。。。。”,所以在我的手机上的腾讯和新浪微博客户端我只是用来看微博的,从来不用它们发,有街旁代劳了。

  4、适当向朋友分享地址,去一些新地方,吃一些好吃的,想分享给朋友,带上地址让朋友一目了然。就算没开通街旁的朋友,也可以通过点我的微博后面的连接进入该地的地点页,可以看到该地的具体位置、攻略还有别人在这里留下的真实照片。常常见一些人分享了一些东西,下面又有人问:这是在哪吃的?这里哪啊?用了街旁,朋友们就不会有此问了。有一次去外地,当然也不忘了在那里留下脚印,同事看到我在那里,马上联系我,并叫她表弟联系我,我帮她带回了一些东西,分享地址有用吧,呵呵。别以为你的分享没有回复就没有价值,其实朋友们看到已经记在心里了,常常有朋友会问:你上次去的XX地怎么样,怎么去,好吃吗?

  5、通过查询地点页,可以看到一些网上找不到的照片,可以查到到过那里的用户留在那里的真实照片,这些照片也许不是很清楚,不是很美,但是却是真实的,具有参考价值的,而且你还可以马上跟照片的主人进行交流,这些是你用“百度知道”问不到的,你能问XX包子店几点关门吗?在“街旁”,经常去那里签到的人能回答你。

  6、我每天必开的就是“同城新鲜事”这个功能,这里可以查询别人在这个城市各个地点发布的公开照片,相当于同城照片墙,看看有什么新鲜的事儿,别人对一些地点的评论,更了解这个城市。

  街旁到底如何进行转型?3sNews网会继续关注。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