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时代:CES大展虽不完美但仍具价值

有人认为CES已不再能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脉搏。但美国科技博客Technologizer创始人哈利·麦克拉肯(Harry McCracken)周四在《时代》杂志网站上撰文指出,虽然CES并不完美,但仍颇具价值。

  国际消费电子展(以下简称“CES”)向来被视为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风向标,但今年因微软的缺席以及过于看重硬件等老问题,它的光芒渐渐消逝,有人甚至认为CES已不再能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脉搏。但美国科技博客Technologizer创始人哈利·麦克拉肯(Harry McCracken)周四在《时代》杂志网站上撰文指出,虽然CES并不完美,但仍颇具价值。

泰伯网
CES已不再是科技行业现状的真实写照,更像是一个不完整的数据转储站

  与大多数熟识的科技记者一样,我本周也在拉斯维加斯,参加国际消费电子展。但社交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编辑马特·布坎南(Matt Buchanan)这一次没来。他认为,CES展会已不再与科技行业息息相关,或者至少说不值得他长途劳顿开赴“赌城”。布坎南在BuzzFeed上说明了他的理由。

  以下即是布坎南理由的要点:“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认为,目前只有四家科技企业能真正对消费者带来影响:苹果、亚马逊、Facebook、谷歌。但这四家公司全部缺席本届CES。”

  “苹果上一次亮相还要追溯至1992年,而多年来总是发表CES开幕演讲的微软则宣布,从2012年起将不再出席。今年,科技行业的新贵——高通获得了这一殊荣,该公司主要以生产手机芯片著称;微软原本在展厅中央的展台如今则摆放着海信的产品,这是一家大家可能从未听说过的中国国有企业。”

  “这一幕或许也是本届CES展会最为真实的写照:全球最大软件公司的展台,如今被一家主要以生产廉价高清电视著称的公司占据。在美国全国的沃尔玛连锁店,廉价高清电视比比皆是。上述五家公司在其他任何活动上发布的产品,对消费者的重要性都远远超过了CES,如Kindle、Windows、时间线(Timeline)、谷歌眼镜项目(Project Glass)等。”

  布坎南的文章很值得一读,他试图说明一个道理,即CES基本上就像是一家业务模式有硬伤的企业。

  但是,在亚当·奥斯本(Adam Osborne,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发明者)还健在的时候,我就开始参加大量科技展,发表主题演讲。我在1994年首次出席CES,它在我心目中的分量超过Comdexe、IFA、CEATEC、移动世界大会(MWC)等在各大洲举行的科技盛会。

  CES或诸如之类的科技展从未有什么黄金时期——只要你参展的目的是为了对科技行业现阶段和未来发展趋势有清晰、全面的认识。

  早在2008年,我曾给Slate网站写过一篇文章,谈到CES并不是观察科技发展未来趋势的理想平台。我列出了以下理由:苹果缺席、电子厂商只知天花乱坠的宣传、竞争无序、微软等公司难以把握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等。我当时对CES的认识与布坎南现在的观点大体相同。

  但我在2009年仍然重返拉斯维加斯,从此每一年都没有缺席过,估计每年还会来。现在,我不是将CES当作一个曾经无比重要,但如今已失去其原有意义的展览,相反,它在我心目的地位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布坎南所认为的之前更辉煌时期的模样。我相信,CES同其他重要科技展一样,也是时代的缩影,代表了过去和现在。

  以下即是CES 2013让我觉得似曾相似的原因,这些原因也涵盖了好坏两个方面:

  展品无新意。布坎南援引科技网站The Verge编辑约什·托波尔斯基(Josh Topolsky)的评论称,本届CES充斥着“批量生产的中国垃圾”和“西屋电视式产品”。不过,每一个科技展都不能免俗,过道中始终堆放着诸如此类的东西。无论是拉斯维加斯国际会展中心,还是其他科技展会的展厅,史特金定律(Sturgeon's Law)都发挥着同样的威力。该定律认为,任何事物,特别是用户创造的内容,90%都是垃圾。

  过度侧重硬件产品。布坎南指出,由于CES 展会传统上重视硬件而非软件,从而与Facebook、Twitter、App Store、iOS和Android等平台的应用厂商渐行渐远。但事实并非如此,至少在CES统治科技行业展会的年代,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时轰动并不代表成功。几年前,我连续两届CES都对一种名为SED TV的技术印象深刻。但这一技术最终并未成功推向市场。即便布坎南为描述CES黄金时期所举的例子——Palm Pre的发布,也只是让人不禁意识到一个残酷现实,那就是在CES展会上引起轰动的产品,并不见得以后就一定取得成功。

  微软缺席影响甚微。在拉斯维加斯,微软产品CES展台曾经琳琅满目,但那些都是待售产品,也就是说,它们并不具备颠覆整个行业的实力。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以往每年发表的主题演讲,不过是在宣传SPOT智能手表、便携式媒体中心(Portable Media Centers)、Surface平板电脑这些并未引起太大轰动的产品。随着微软的缺席,CES没准会真正成为一个让人们准确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脉搏的舞台。

  微软触角无处不在。本周一晚上,当高通CEO保罗·雅各布(Paul Jacobs)发表CES揭幕主题演讲时,他欢迎了一位特殊的嘉宾——鲍尔默。微软还向部分记者展示了Surface Pro平板电脑。Windows 8的身影更是无处不在,正式亮相CES的许多厂商,都推出了采用微软最新操作系统的PC和平板电脑产品。微软高明之处恰恰在于,它没花一分钱,却让自己的触角伸向CES每一个角落。

  或许应该称为“元件电子展”。包括博通在内的许多公司此次带来了驱动消费电子产品的技术,但他们往往躲在国际会展中心某个角落的私人会议室展示这些技术,而非选择在中心舞台上正大光明地表演。更重要的是,这些厂商展示的只是他们现阶段正在开发的技术,暂时不会整合到消费产品中,比如像下一代视频解压芯片等真正创新的技术。简而言之,他们参展只是为了让人们先睹为快。

  “影子CES”吸引眼球。在CES举办期间,主办方也会举行一些晚间媒体活动,比如“Digital Experience”、“ShowStoppers”,这些虚拟展的举办地不在拉斯维加斯国际会展中心(LVCC)或威尼斯人酒店(Venetian),而是在某个酒店套房,甚至是在任意一条街道拐角。“影子CES”活动同样能带给人无穷乐趣:虽然没有正式“出席”CES,但你在拉斯维加斯的几天时间仍然收获颇丰。

  嘲讽海信不可取。布坎南指出,CES的黄金展位曾经属于微软,如今却被廉价电视厂商海信所占据。他认为,这也是CES走向没落的一个缩影。但我曾经出席过许多电子产品展,依稀记得三星还是低端日用品厂商时,也曾参加过此类展会,它当初的角色稍显尴尬。我并不是说,十年以后,海信会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在全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至少不会感到吃惊。

  当然,我也很赞同布坎南的部分观点。例如,CES已不再是科技行业现状的真实写照,更像是一个不完整的数据转储站(data dump)。但问题是,虽然它不完美,虽然它令人失望,不过它仍然颇具价值。我来改编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评价民主的一句话,来作为本文的结尾:“除了其他所有的展会外, CES是了解科技行业最新趋势的最好形式。”(清辰)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