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数字中国将全面服务城市管理 政府 民生

数字中国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性、战略性的一个平台。从数字地球的概念提出以后,我们国家很快地开展了“数字中国”的建设,我们各行各业可能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各自的需求、各自的认识来抓“数字中国”的建设工作。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启动数字城市地理信息框架建设以来,在各省市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及各级人民政府的推动下,已经有百余个省区、地市甚至区县的地理空间框架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国数字城市建设已经形成纵深发展、遍地开花的大好局面。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各项建设成果,在促进城市科学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成为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加强社会综合管理的有效平台、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得力帮手、展示城市形象的亮丽名片以及体现城市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了深入贯彻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的总体战略,以建设“创新型陕西”为目标,陕西省委省政府正在加快推进以“数字陕西”、“数字西安”为代表的超大型数字城市建设,推广地理空间框架应用,发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

  5月份,由陕西省测绘学会、西安市信息中心与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2’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共享研讨会暨数字西安地理空间框架应用推广会”隆重召开,会议邀请了全国范围的数字城市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专家以及西安市各委办局的领导,共同研讨云计算等数字城市的热点技术,分享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及推广经验,推动地理信息的价值体现,共同描绘“数字中国”的共享蓝图,推进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

  数字中国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性、战略性的一个平台。从数字地球的概念提出以后,我们国家很快地开展了“数字中国”的建设,我们各行各业可能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各自的需求、各自的认识来抓“数字中国”的建设工作。但是,我想我们不管是哪方面的数字化,不管怎么样去实现数字化中国,最基础的是还要把我们这个现实的世界、我们立足的这个地球的平台建设好。

  从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主抓数字中国的建设,就是先从现实世界的数字化搬到电脑中开始。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大力倡导和组织实施下,作为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数字城市建设正蓬勃开展。全国已有230多个城市开展了数字中国建设,已经通过国家验收的达到了100多个,110余个数字城市已经建设完成并提供服务,其中就包括我们数字西安的地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数字西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已经通过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家级的验收,现在正在我们西安市的十多个委办局提供地理信息的公共服务。同时,作为数字中国地理信息服务窗口,天地图的建设也已全面展开,全国近一半的省级节点实现了与国家主节点的联通和服务聚合,预计到2015年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基本建成以后,将全面服务于我国城市管理、政府决策和民生工程等方面的战略性工作。

  目前,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战略指引下,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正在大力主导和推动全省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工作,这一现在行动也得到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亲切关怀、大力支持,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得到了陕西各市委市政府以及我们省政府各有关厅局部门的积极响应。西安市在陕西率先开展了数字城市的建设,2010年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和西安市人民政府的合作下,数字西安电力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西安成为我国第一个建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副省级的城市,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列为数字城市建设的示范市。截至目前,数字榆林也已建设完成,数字咸阳正式启动,数字延安也已完成了建设的设计和立项工作,汉中、安康、商洛、宝鸡等市正积极地在省测绘局的指导下,力争尽快启动本市的数字城市的建设工作。根据我省统一部署,2013年前,我省所有设区市将启动数字城市的建设,“十二五”末全省社区市将全部完成数字城市的建设,同时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从纵向向深入的方向去延伸,我们的一些县级市,我们的一些数字县区建设也希望能够紧随其后,抓紧推进。

  一直以来,超图软件致力于提供先进的地理信息服务理念和科学的解决方案,从一开始就积极参与我省第一个数字城市项目——数字西安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为我省数字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研发我国地理信息平台软件的建设当中,超图软件的设计理念是最先进的之一,它对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内容和内涵的理解是最透彻的一个公司。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科技部联合开展的我们全国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软件的测评当中,超图软件平台产品在测评当中是取得了最优秀的软件之一,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科技部共同向我们全国各个城市进行推荐。希望超图软件紧紧抓住当前陕西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机遇期,积极参与陕西数字城市的进程,继续加大在陕西的投入力度,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