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盛世危言 警惕行业下滑趋势圆桌讨论

2012年6月11日,当我们还沉浸在WGDC地里信息开发者大会的成功中时,3S博客中名为《警惕地理信息行业下滑趋势》和《对“地理信息行业下滑论”我的思考》的两篇博文出乎意料地掀起了波澜。

   2012年6月11日,当我们还沉浸在WGDC地里信息开发者大会的成功中时,3S博客中名为《警惕地理信息行业下滑趋势》和《对“地理信息行业下滑论”我的思考》的两篇博文出乎意料地掀起了波澜。

  “地理信息行业的下行趋势似乎与整体的国家经济相比有了类似的走势:增长靠投资,持续成长能力堪忧。”这样的言论到底是过于激进,还是盛世危言。而博主gis-thinker作为一个已经离开行业一线的“观众”为何会发出这样的质疑,与此同时在大家一向看好的地理信息行业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网友响应这样的质疑?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因此《3S新闻周刊》在第一时间,邀请了行业内专家、学者、媒体人、企业高层和投资人聚集一堂,共同探讨了地理信息行业的生存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们在两位博主及网友的言论中可以看到,被提及最多的问题莫过于缺乏“创新”,很多人认为GIS行业的发展看上去热火朝天,但实际存在很大隐患:技术没有创新,开发者没有激情,数据资源垄断......然而,在我们此次沙龙的讨论过程中,各位专家最质疑的,确是地理信息行业是否成熟?是否真如政府所说达到了井喷式发展的阶段?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的地理信息应用不过刚刚起步,何来井喷之说?既然未达到盛世,又何谈下滑?但也有专家认为,如谷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的进入正式传统地理信息行业最大的竞争。

  但我们之所以将此专题取名为《盛世危言》,想表达的不是对于行业下滑的感叹,而是行业正处于滞涨期的居安思危。目前,无论是传统GIS行业还是新兴的地理信息应用,都面临着由政府拉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型。不仅是新兴的B2C市场,即使传统的B2B市场,也存在着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巨大空间。正如投资机构的人士所说,当一个行业越是看不清楚的时候,越是进入的绝佳时机,因为他的空间无限大。但是什么样的企业能够生存,什么样的机会值得把握,也正是我们此次探讨的核心所在。
 

  《3S新闻周刊》:“警惕地理信息行业下滑趋势”为何引发了那么多人的关注?是否该引起业内人士的反思?

  《警惕地理信息行业下滑趋势》一文中,博主对行业内现存问题和现象做了详细解读,也引来了网友的热议。然而地理信息行业是否已经具备第一桶金?是否进入了真正的盛世?还在迅速发展阶段的它为何会引来如此多悲观的感叹?

  丁 芳 四维图新 市场部 总经理

泰伯网

  首先我们应该界定一点:地理信息的范畴到底是多大?博文中所指的多数是传统地理信息,它与新一代地理信息的应用相比,无论应用范畴、方式还是盈利模式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别。传统地理信息产品不适用于大众消费者,它的产品形态本身不是大众型的,所以地理信息行业要实现持续发展需要依托移动互联网、导航软件这样的应用来拉动。现在我们看到,苹果、Google,甚至华为这些行业巨头纷纷进入到地理信息行业,正是说明了这个行业的未来前景极具吸引力,市场容量足够大。传统地理信息企业此时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事实上当传统企业遇到百度、Google的时候,一方面会感到这个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像以前那么“朝阳”了;另一方面,传统企业如何与新兴企业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如果能把竞合都参透,传统地理信息企业也会有更美好的明天。所以我们可以居安思危,但这个朝阳行业的发展趋势不会变。

  范 铀 南方数码 北方区 总经理

泰伯网

  看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我觉得很意外,我们不是一直感觉向好的吗?从市场的反应来看,无论是传统业务,还是现在在拓展的新型业务都没有让我们看到下滑的趋势。

  每个行业都有泡沫和第一桶金的时候,而地理信息行业还没有迎来泡沫和第一桶金的火热,何谈下滑?我们这个行业又环保、又经济,一点钱能做出很大的东西来。到目前为止,我们各方面的业务还是上升的,我也没有听到谁特别直观、准确地认为地理信息行业确实是下滑了。

  黄 洁 硅谷天堂 产业整合部 投资总监

  我们做私募基金的投资机构可能出发点不太一样。博客上出现的所有话题都是非常正常的。作为一个从业者有这些担心和他所看到的问题也是一定存在的,但这些问题是否如此严重?只是局部问题还是整个行业的普遍问题,有待商榷。作为投资机构我们是跟这个行业和企业一起成长的。我们关注的行业就是刚刚起步,未来市场空间很大,却又看不清楚。作为投资人,我们不会像做实业的从业者一样想一些很具体的问题。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机会。以LBS为例,现在只是把导航定位技术应用在针对大众的服务上,但它不是完全独立的,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做事情。所以它的盈利模式到底什么样?在什么基础上发展?最终什么样的企业在LBS领域独占鳌头?可能现在已有的巨头在做,但并不代表其它人不会后来居上。因为一个面对大众用户的创业风险非常高,成功是少数的,而且路径非常艰难,需要很长时间的耕耘。

  何耀荣 3sNews 主编

泰伯网

  从行业媒体的角度,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行业的兴旺发展,我们一贯认为只有所在行业好了,行业媒体才会好。所以3sNews在内容资讯上,报喜的同时也不回避报忧,这本身就是媒体的预警与前瞻作用,所以今天这个讨论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什么在3S博客这个地理信息专业人士的交流沟通平台上会出现这样的想法,并且引发了诸多的讨论,我们觉得这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忧虑的意见和想法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另外从一些实际市场数据上我们也观察到了一些不太健康的现象。具体在行业内的实际情况,更多的还需要各位的亲身体会和真实感受。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深入交流,我们才能尽我们所能地去改善与推动地理信息行业的前进。

  李旭东 中信建投 投资银行部 总监

泰伯网

  地理信息行业到底是什么?我个人理解它只不过是基于地理信息的一些数据,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服务。它就像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一样,地理信息是一个手段,是一个基础。90年代互联网刚开始发展时,也非常迷茫,第一批互联网公司都死了。现在的地理信息有点类似于互联网那个阶段,看不清楚,这反倒代表行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正是看不清楚大家才可以无限地憧憬,这里也蕴含着无限的机会。现在大量的机会都是处于看不清楚的阶段,如果太清楚,就很可能透支了未来。而地理信息可能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可以憧憬的行业。[page]

  刘玉璋 3sNews 创始人兼总裁

泰伯网

  没想到这篇文章在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了许多网友的关注。这个话题很好,文中并未强调现在已经处于下滑状态,而是要警惕这种趋势。

  我自己也体会到今年上半年与往年有些不同,甚至有朋友私下坦言今年业绩压力很大,有些不太乐观的气氛。但这种气氛可能不是我们这个行业独有的现象,与整个大环境也有关系。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近日公开表示,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开始进入一个紧缩时期,央企要作好3至5年过冬准备。此外,加上欧债危机等一系列国际国内所面临的严峻经济形势,也可能是导致行业内一些悲观气氛的原因。在地理信息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谈论这个话题,有点盛世危言的味道,但有助于看清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准未来的创新方向。

  庞 欣 搜狗地图 副总经理

泰伯网

  传统的GIS应用面非常窄,它面对的都是政府和一些行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当互联网地图出现以后,地理信息的概念才真正扩大到普通的用户。据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仅移动的手机地图加上手机导航的使用用户规模已经达到2.03亿。这已经远远超出以前传统的地理信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说,地理信息行业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一个行业。

  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LBS创业团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目前仍处在萌芽状态。什么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东西?下一个爆发性的应用会是什么?不论是谷歌还是百度、腾讯,目前都没有形成一个可以成规模的商业模式。像邬教授说,整个这个行业还没有达到一个非常成熟,大规模的至高点,它离爆发可能还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现在谈下滑为时尚早。

  但是gis-thinker博文里面有一些观点还是有道理的。先不说国家队的话题对不对,资质门槛的确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大障碍。随着应用越来越细分,如果门槛设的很高,小公司是没有办法创新的,他们连进入门槛的可能性都没有。所以目前资质性的问题确实是阻碍了发展。从互联网角度来说,目前肯定还是一个朝阳产业。

  钱 进 导航犬 CEO

泰伯网

  看完这两篇博客,发现我们离地理信息这个圈子有点距离了。前面有很多前辈提到“抢蛋糕”包括一系列政策以及资质门槛的问题,在创业者看来可能根本不是问题。因为他们不需要任何申请,有像百度和高德这样的企业已经提供了很好的API,可以直接使用。所以“下滑趋势”可能只是对B2B和B2G的业务有所影响,对B2C的市场不会有直接的影响,百度这样的企业已经在中间形成了一个隔离带。

  而面对大众的服务,未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做平台的企业,优胜劣汰后可能也就两、三家。目前在创新模式上不太存在差异化,而且它是按照互联网的模式来运作的,跟B2B完全是两回事;第二就是走个性化的LBS应用,它需要的是个性化的创新,一定要走差异性路线。

  邬 伦 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 副院长

泰伯网

  所谓下滑趋势是指已经发展到了一定规模,然后再往下滑。但现在似乎并没有达到如此红火后的相对下滑。在我看来,地理信息是由20年前一个很小的概念,突然被点燃的一个行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大力推广以来,地理信息的确引起了很大关注。各个地区的数字城市等建设有大量的项目推动,同时有很多公司在这个基础上又做了很好的商业化推进,引起了金融投资界的重视。加之近几年陆陆续续有些行业内的公司上市,大家难免有些膨胀。的确,地理信息行业的前景很大,但从真正的行业产值来看,与IT等行业相比还相距甚远。所谓对“下滑趋势”的担忧,其实是大家感觉冲劲没有之前那么快了,所以引起了的关注。这其中有几个原因,首要原因是驱动力何在?地理信息行业的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相似之处,我国的经济发展近年来有些停滞不前,很大原因是改革开放30年来由投资拉动体向消费拉动体的转型。地理信息行业可能也会面临这样的转型。但行业内现在的消费驱动又面临很多瓶颈和未解决的问题。如,保密问题、数据的投入及整个市场运作中产业生态的问题。地理信息行业到了一个转型期,说它滞涨也罢,下滑也罢,现象是存在的,但转型是关键。

  周大良 方正国际 董事 副总裁

泰伯网

  我们这个行业的应用领域,还处在爆发前的迅速增长和扩张阶段,但有多少企业能等到爆发的那一天还生存下来?现在地理信息产业中都是中小企业,即使是上市公司,也多数徘徊在2、3亿的规模停滞不前。我们的应用领域可能扩张了,但是每一个细分领域的深挖还不够。目前行业中的公司大概分为三类:一类是数据公司;一类是平台软件的公司;还有一类是做行业应用的公司。关于LBS领域的企业我都不把他们放到我们地理信息行业这个范围里考虑,因为这完全是另外一个业务模式。但从市场来说必须考虑LBS在这个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对传统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的影响。对于传统行业来讲,是否存在下滑趋势是要看你的应用和业务能不能保持一个正常的增长率,如果保持不住就是下滑。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像超图、数字政通等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不能保持这样的增长了,那么行业下滑的可能性的确存在。

  张发勇 中地数码 副总裁

泰伯网

  这几年,我们看到行业内的大多数厂商都有较大的发展,业内也有十几家公司成功上市,当然也有的公司业务下滑、甚至倒闭。在gis-thinker的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对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但我对于下滑这个观点不尽认同,一个行业会不会下滑,主要看需求。有需求就不会存在下滑,现在需求很大,但是对于最终用户的需求,也存在一些情况没有很好的满足,在行业里也有一些体现,如:有的项目做完了,实际成果与预期相去甚远,项目成了摆设的花瓶;有的项目系统没有融入到组织的核心业务或核心流程,系统变得可有可无;经营LBS业务的企业,没有很好的商业模式,有不少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

  企业的竞争必然会经历几个阶段,当发现一个蓝海,就会有不少公司跟进,继而产生百家争鸣的现象,紧跟着就是残酷的竞争,最后导致一定程度的垄断。目前一些大公司如苹果、百度等也开始涉足地理信息行业,他们的进入的确是会对中小企业构成一定的威胁。所以下滑这个说法,可能是很多小公司看到大企业进入后的一个担忧。[page]

  《3S新闻周刊》: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新的应用和服务模式何在?下一个爆发性的应用会是什么?

  对于“下滑趋势”的担忧更多的是源自行业转型期的彷徨。对于瓶颈本身的突破,让很多从业人员摸到了天花板。然而这个时期我们应该担忧的不应该是潜在的现象和问题,而是如何应对转型期的创新与突破。

  丁 芳

  这个行业还应该是个持续创新的行业。传统模式建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或者升级改良,或者是停滞不前。这个市场再继续挖掘,其实是受很多条件限制的。

  而在新兴地理信息市场,重要的不仅是产品技术创新也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政府项目基本属于一次性买断的工程项目,我给你建设一个系统,你给我钱,咱们买卖关系结束了,最多涉及到后期维护的费用,实际上合同买卖非常简单。在地理信息逐步大众化的今天,最早四维图新第一次以地图许可的方式,将地图销售给车厂,然后又是手机、导航设备等厂商,使得地理信息的应用逐渐走入千家万户。对于这种新兴的B2B模式来说它的市场容量,过去十年的发展,可以称之为一个阶段。大家可以看到车厂、手机厂商愿意提供这样的服务。但是现在大家的需求越来越多,很多客户要求提供地图产品的同时,也要求提供产品服务。对我们来说这种创新不仅仅是行业应用的创新,也要带着其他的增值服务。所以B2B也需要理解客户的需求,创造一个新的应用模式。归结为两点,第一,必须了解客户需求,第二必须要有一些创造性的东西。

  B2B的市场确实很大,以物联网为例,在物联网、车联网的使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手机远程遥控自己的车,车与人、人与路、路与路之间相互沟通,这才是未来的趋势。在这个大趋势中,位置信息的应用一定是非常广泛的。但现在除了基于传统的手机应用可以赚到钱以外,其他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还没有更好的商业模式。

  黄 洁

  现在行业所处的阶段是一些基础还没有搭建好,整个产品没有特别成熟。客户对产品的认知度、接受度不高。但一个行业处在这样的阶段,对于投资来说,是一个机会。因为越是看不清的时候差异可能较大,以后价值也更大。

  大家担心行业下滑,是因为行业发展开始出现瓶颈。但感觉行业下滑,不意味着行业没有需求。从国外的发展情况来看,深耕行业应用时,公共部门或企业客户,是值得关注的重点,而不是更多的把焦点放在政府预算上,政府预算有限,而且也不是市场的最大需求。

  B2C市场短期内也不是可以纳入很多企业的领域。而且按照互联网的规律,个人客户的需求就是免费的。参照国外的经验,最大的机会就是企业级的应用。但是中国的企业级应用肯定是要结合中国国情的,以中国的文化和人文情况来看,现在这个阶段,就是产业升级。

  投资机构可能不会做太多的价值判断,我们相信只要客户存在,就有客户需求,如果这个产品能够帮客户带来一些经济或其他效益,那这个行业肯定是会有发展的。所以即使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我们也愿意花钱支持他们培育市场。所以行业内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不可怕,最大的担心不是起起落落,而在于这个行业内的人,有没有把行业整体情况想清楚,把现在的位置想清楚。

  刘玉璋

  行业应用虽然有较大的政府预算支持,但是一个市场的良性发展,就离不开B2B和B2C的市场。B2C我们知道是一个蓝海,有非常大的空间和想象力,但盈利模式也需要在成长中不断探究。而针对商业分析和咨询的企业市场能否成为一个新的行业增长点,需要格外关注。

  目前国外在位置智能方面的应用较多,包括麦当劳、宜家等零售连锁巨头的店面选址以及保险业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中国已经在起步,但发展较慢,主要是受到商业数据不够开放的制约。现在真正需要打破的就是呼吁政府要有数据开放的意识,开放更多的人口、企业法人、经济等数据。我有两个建议,第一是希望像四维新图这样的地图企业不仅是做地理信息的数据,也把这几个库的数据空间化,今后的市场需求会非常大。第二,建议政府将自己的数据通过统一的API接口向社会开放,这将激发更多的个人开发者、创业团队和企业能够基于它做非常多的具体应用,这个空间更将超乎想象,一定会带火B2B和B2C的市场。

  庞 欣

  传统应用还将有很多,像天地图之所以计划在全国各地开设那么多办事处,正是说明了他们的项目很多,同时也说明用户的需求很多。

  但是天地图的定位跟我们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完全不一样,我们是针对大众的市场,要建立的平台是B2C的,有很多公司利用我们所开发的API端口去做一些面向公众的服务,也有很多企业调用这个服务去做一些不需要自己建一个系统来完成的应用。比如定位跟踪,比如说物流中车辆的跟踪。他们不需要自己去建这样一套系统。而且数字城市中很多面向公众的服务,也都可以通过调用API来满足服务。

  但如果涉及到110报警系统或者120急救系统这一定是B2B的业务,而且需要有一个内网的专门系统。就“数字城市”这个概念来说,就还有很多很多没有涉足到的领域,还有很多可以做的。未来空间很大,什么都有可能。

  钱 进

  我是做通讯出身的,从一个外行人的角度来看,基于位置的服务是极其有发展前途的。以前地理信息只存在于传统领域,没有办法跟“人”紧密结合,一个产业最大的用户一定是“个人”。而只有到了手机上的GIS才跟个人相关,所以移动互联网是这个行业B2C的开始。

  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最大的差别就是“移动”这两个字,位置是移动互联网非常本质的一个特性。导航犬从2006年8月到2009年11月,三年十一个月的时间积累了20万用户,但是现在我们三天的用户量就是20万。从我们用户量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这一年半的时间开始进入了突飞猛进的爆炸式增长。这就说明B2C的市场起来了,如果没有用户量就不要谈商业模式,任何一个伟大的业务一定是有巨大的用户基数存在的。但也正因为它是全新的,所以才具有更大的机会。

  大家基本比较认同移动互联网有非常大的潜力,互联网造就了腾讯、百度这样的企业,理论上讲移动互联网一定会造就更大的企业。而什么样的企业能在手机上做起来呢?

  邬 伦

  从地理信息的应用来说,是一个紧耦合到松耦合的过程。最早地理信息应用跟空间紧密相关,后来拓展到医疗、公安,再次拓展扩大到了公众,尤其在互联网的应用中得到了广泛扩张。未来它的产值,应该是一个完全可以和物联网、云计算媲美的行业。所谓的“下滑趋势”只是一种潜在或者滞涨的现象,离企业或公众对地理信息的需求远没到位,这方面来看确实大有前景。在LBS领域,用户对地理信息的需求,远远不是目前所停留在导航图上的应用。有很多小却有创意的应用,是很多人愿意付费来使用的。所以关键是能不能做出好的应用,包括政府及行业应用也是如此。而面向政府的服务,将来的趋势应该是逐渐的外包。从前景上看除了个人和政府的应用,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面向企业的应用。企业需要商业智能,所以如何利用公众平台面向企业服务,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

  所以不论是面向政府、企业还是公众的服务,都只是一个开始。虽然,“地理信息”在国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真正来自国家层面的政策、产业之间的配套、数据的开放等方面,确实还不够。

  周大良

  现在之所以讲GIS没有创新,就是因为大家的服务都一样,没有任何可圈可点的东西。真正可以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公司,需要的是深耕行业,把行业需求深化发展的公司一定能在行业生存。

  单纯靠政府投资的企业往往生存是比较弱的。对于企业来说,国家的钱的确好拿,但是企业的创新是自己对市场的搏杀,而不在于国家有多大支持。目前很多GIS企业,的确更多的是依赖政府的投资。但是单“地理信息”的业务在政府的业务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小的。如果不能够把地理信息深入到政府的业务里,把锦上添花变成雪中送炭,改变它的业务模式、业务模型,投资就无法得到持续的保障,很可能就是一锤子买卖。深耕行业,真正渗透到各个方面需要一个过程。就如建平台的时候我们每一个地方有一个指标,而平台应用的深度,正是我们考核的最重要指标。其实对民生的投入和公共安全的投入,是我们国家不遗余力去做的。

  张发勇

  国外在做数据分析或者数据挖掘这些方面做的更深入一些,国内在空间统计分析如商业智能、区域经济分析等领域相对欠缺。空间统计分析需要很多数据,比如人口普查数据、经济普查数据,在国内不容易拿到这些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很多没有进行空间化。以犯罪分析为例,欧美国家会根据标注在地图上的犯罪记录和人口分布,以及宗教原因、性别、年龄等很多信息来分析哪些区域犯罪率高?为什么高?老百姓在购买住宅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去购买相对安全的区域的住宅。在国内这些信息的获取渠道相对封闭一些,所以对于B2B的市场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也需要相关部门开放更多的数据。[page]

  《3S新闻周刊》:目前行业发展中是否出现瓶颈?有哪些问题是急需解决的?

  目前,地理信息行业正面临由政府拉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型,这一时期,无论是技术的创新,人员的流动还是盈利模式的探索都显得尤为突出。

  黄 洁

  现在很多互联网创业者是有技术背景的人,可能更多的是考虑怎么把一个技术做出来,其实B2C的市场受众最需要的是服务信息。所以做应用是一个服务性的东西,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移动互联网是非常新兴的形态,这样的行业不受政府限制,可以市场化发展,并得到了资本的热捧。就是因为他们要的是用户数,不要求盈利,只要用户数足够大,能占据这些用户不流失,那就是最厉害的,我们也愿意投资。Google,百度之所以不遗余力的投入这样的行业,也是因为他不希望自己的用户因为这样的应用去到别的平台,他必须要抓住这些用户量。

  此外,政府有一些需求,如果把数据开放出去让专业的公司来做,远比他们自己组织一个团队去做效果更好。政府做任何事的出发点绝不是要打败谁而是应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何耀荣

  在讨论之前先有部分数据跟各位嘉宾分享的,最新一期的《3S智库》月度行情监察报告统计数据中,5月份招投标中标数249次,其中数额超过千万的单子有10个,按照行业划分的话,5个是国土,3个是数字城市。这非常符合整体GIS行业的细分比例的。但我们观察到的问题所在是,最终中标的单位大部分都是类似测绘院、测绘局等部门的附属事业单位。我们经常会提到行业产值诸如千亿、万亿等这样的具体数量指标。但是从实际的合同交割上,究竟有多少金额是由市场消化的?究竟有多少是在体系内自产自销,甚至是否存在某些灰色的封闭区域,政府投资如同自留地一样?这是不健康和不正常的。地理信息行业确实有可观的成长速度,但是最终到底有多少供由市场去消化?这个确实需要深思,也是传统GIS领域比较突出的问题。

  李旭东

  纯粹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地理信息行业发展。有面向政府的应用,也有面向消费者的,哪个方向都没错,做好了都是一个需求。但真的做好了吗?我觉得仅仅是起步阶段。订单少了,是因为没有找到更好的为客户服务的手段。没有创造出让消费者有使用欲望的产品,这就是创新的所在。

  地理信息产业怎样结合资本市场发展?现在资本市场看企业主要是看未来,看商业模式。目前地理信息行业上了几家公司,但后续该上什么公司呢?感觉还是储备不够,储备不够是因为业内公司没有新鲜的东西。跟投资一样,我们是从用户角度看这个企业是否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能够做到这点,资本市场的大门是永远敞开的。

  钱 进

  创新其实就在用户身上,我们需要去研究客户关于位置有什么需求?LBS有些像虚拟世界,这个世界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与地点有关,它的范围太广。也正是因为可以想象的空间太过广阔,它的商业模式我们一直未能探讨出,但是总的来说大的方向是对的,前途广阔,但道路曲折。

  另外“国外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个观点也是有问题的。很多被淘汰的LBS企业,就是把国外的东西照抄了过来,但中国跟国外在国家文化、背景,尤其商业特点差异性太大了。就如Facebook,它的那套商业体系在中国是不适用的。任何生意的本质无法是把A和B撮合起来, Facebook也是把用户和商家撮合起来。而中国的特点是抓不到一头就拿不到第二头,要么控制商家,要么控制用户。从移动互联网的角度来说,抓住用户的某一个需求,实现的非常好,那就是成功。

  邬 伦

  GIS相关企业之间人才不正常的跳槽和流动现在的确有点太过频繁。还不乏一部分人工作一段时间后,利用已有的资源,自己成立一个小公司去承接工程。这样的流动会造成反过来抢蛋糕或者瞎抢,最后也将造成整个“工程质量的下降”,所以个人的资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别的行业都有一个暴利的时代,地理信息行业始终没有,上来就是“跳楼价”,竞争极为不规范,价格竞争太激烈,这对我们行业是一个极大的损害。

  对于移动互联网,小的应用可以做,但做大的机会却不多。如果没有把握好机会,最终有资格竞争的还是像Google一样的巨头。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不清晰,从投入到收回中间隔的比较遥远。比如GoogleEarth,前后上百亿美金投进去,可目前的收入主要来自搜索,而不是地理信息。但是当信息聚合到Google,它会形成它自己的信息网,这些信息的聚集便是它后期进行数据挖掘的最大财富。

  周大良

  很多后来者质疑我们在警用GIS领域,吃得太多,但是他们没有发现我们用了十年的时间做蛋糕,而且这个蛋糕形成了一个生态链,吸引了大量硬件、软件、数据、应用公司合作共赢。其实,不论谁来做系统都是基于公安部的平台来做,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百花齐放的进行应用开发,事实上全国已经几十家企业在平台上开发应用。我认为大家竞争之后是把市场做的更大了,所以我认为我们“第一做了蛋糕,第二鼓励大家来抢蛋糕”。因为抢了蛋糕以后行业就会火爆,火爆以后会促进行业深化应用,然后我们为了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比别人跑的快,因为市场是无情的,不比别人跑的快会被别人干掉。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