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听院士讲“空间遥感”的“中国崛起”

终于有一次,在复旦的课堂里,他和学生讲嫦娥二号放射的问题时,一个学生问道:“您给我排排,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上排第几?”他说:“你这个问题很好,我等了好多年了。”

 

  65岁的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973”首席科学家、我国著名空间遥感信息科学家金亚秋2011年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日,记者在复旦大学见到了金亚秋。他说:“成为院士后,我的生活不会有很大的改变,我会一直工作在科研的第一线,为中国的科技改革发展作出贡献。”

  在他看来,院士并不是贵族,院士首先是一个科技工作者,承担着做科学家楷模的责任。

 

  开拓我国星载遥感领域基础研究

  1987年,怀揣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的金亚秋,毅然回国,来到复旦大学。他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回来,我不想讲大道理,就是觉得应该回来。”

  当时,我国在星载遥感领域的基础研究十分薄弱,他瞄准了星载遥感技术的前沿发展,为我国开拓了“电磁散射辐射传输与空间遥感”的基础研究领域。

  20多年来,他的研究使我国在国际空间遥感领域的基础研究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2010年,他被任命为GRSS (地球科学与遥感协会)IEEE Fellow评选委员会主席; IEEE GRSS三十周年汇刊上作为IEEE GRSS全世界关键人物登载了他的照片。他在全极化高分辨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成像方面的专著被IEEE GRSS评论为:近10年里该领域重要的5部专著之一。

泰伯网

金亚秋

  最近10年,随着我国在空间科学和空间遥感技术的长足进展,特别是在神舟四号、嫦娥一号中载有微波遥感器,金亚秋对此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小立志做科学家

  金亚秋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1965年,他考取北京大学大气物理专业,后来“文革”发生,他半夜里冒着被批斗的危险,看书学习。

  1970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西山沟里的化工厂做机械工人,他也没有放弃做科学家的梦想,从未间断过学习。

  他利用厂里可以接触到一线机器设备的优势,整天泡在车间里,一边看机械原理,一边研究机器,可谓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由于他学过画画,会画机器的图纸。因此,他还为厂里搞了不少的设备技术革新,他说:“从图纸开始,到试制,到装配,这些工作我从头干到尾。”

  1978年,“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金亚秋始终记得那一个早晨,下着蒙蒙细雨,他去食堂打饭,广播里播着“四人帮”倒了,中国科学院开始招研究生。“当时我感到热泪盈眶,现在回想起来也很激动,我考研究生的时刻终于到了。”

  1978年,32岁的金亚秋作为中科院首批公派出国研究生,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学习,1985年获博士学位。

  现在,他常常会怀念在MIT读书的日子。他和学生们说,MIT的学生中心全天24小时都开着,我们在那里看书、学习,有时买杯咖啡或是一个饼,一直工作到半夜,晚上回宿舍时,踩着积雪,月光照着,那段日子真的很神圣。

  他认为,做科研一定要有劲头,要有拼命的精神,做得满脸通红,这时候才会有领悟。真正的一流大学,实验室和图书馆是永远亮着的。

  为中国崛起,立德立功立言

  金亚秋的座右铭是:为中国崛起,立德立功立言。他一直在践行着这句话。

  他说,现在国内的科研条件好了,就会互相攀比,比待遇。他觉得,比待遇没有出息,比谁有本事更有出息。他强调,在中国做科研志气很重要。

  他想让年轻的科研人员知道,回国作研究,应该为中国的崛起,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做出艰苦而任重道远的工作。

  他回忆说,有一次,他在MIT听了一个关于美国的射电天文技术的讲座,一位十分年轻的美国学生提问:“美国和苏联在射电天文技术上谁先进?有多少差距?我们比苏联强在哪里?”当时他很感慨,心想,一个美国年轻学生的脑海里就有美苏争霸的政治概念。中国学生的脑袋里有没有一个事情?

  终于有一次,在复旦的课堂里,他和学生讲嫦娥二号放射的问题时,一个学生问道:“您给我排排,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上排第几?”他说:“你这个问题很好,我等了好多年了。”

  他希望,青年工作者和学生们始终把对国家的责任放在心中。 (黄辛 陆洋)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