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天巡一号”小卫星

北京时间11月9日11时21分,中国“一箭双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经6年时间自主研制、用于空间技术验证的“天巡一号”卫星,伴着“遥感卫星十二号”,被“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

  北京时间11月9日11时21分,中国“一箭双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经6年时间自主研制、用于空间技术验证的“天巡一号”卫星,伴着“遥感卫星十二号”,被“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昨天,刚刚完成发射任务回到学校的研发团队,在南航卫星地面监控实验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首次详细揭秘“天巡一号”。

  揭秘“天巡一号”

  “天巡一号”副总师康国华博士介绍,该卫星的名称取自毛泽东一首七律“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顾名思义,每天“行走”8万里,平均94分钟绕地球一圈。“天巡一号”既绕着地球转、又自转,所以每天有三到四次经过南京上空的机会。南航综合楼的楼顶上有接收天线,通过地面监控站,可以监测到卫星的相关数据。

  昨天上午10点07分,“天巡一号”进入了南航的“视线”。据介绍,截至11月16日上午11时,在一周时间里,“天巡一号”已在轨稳定运行108圈。目前,系统各单机工作正常,卫星功能完整。

  “天巡一号”上天前,携带了一台CCD相机,目前已完成的21幅对地成像和4幅数传图像清晰完整。卫星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研制团队正按预定计划开展下一阶段的试验工作。

  设计寿命6个月

  据“天巡一号”总师、南航教授陈卫东介绍,南航“天巡一号”在轨重量为61千克,属微小卫星。它呈六棱边形,总高876毫米,下边长694毫米,周身覆盖着太阳能电池片。卫星的“身体”里装有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片可以随时给卫星提供能源支持。

  “陈卫东介绍,该卫星和大卫星有着同样的基本配置,由若干个分系统组成,电源系统、结构系统、热控系统、姿态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发言人、校长助理熊克教授介绍,为了促进航天学科的快速发展,锻炼人才队伍,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及服务于航天业的能力,南航从2005年7月决定自筹资金开展“天巡一号”的研制工作。“目前,该卫星已耗资数千万元。”

  据介绍,数千万元的投入对于卫星的研制来说并不是个大数字。“这是因为,这颗卫星的寿命只有半年。”

  高校发射卫星,南航是第4家

  据介绍,有能力研制并发射卫星的高校并不多,加上南航,成功研制并发射的中国高校目前只有4家。

  莫斯科时间2000年6月28日,在俄罗斯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俄用“宇宙-3M”运载火箭把3颗微型卫星送入太空,其中包括我国清华大学的“清华1号”微型卫星。

  北京时间2004年4月18日至20日,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为主分别研制的“试验卫星一号”和“纳星一号”科学实验小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一箭双星的方式择机发射。

  北京时间2010年9月22日,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搭载发射了浙江大学研制的两颗“皮星一号A”卫星。

  相关新闻

  什么是小卫星?

  “天巡一号”副总师康国华博士介绍,有关小卫星的分类有多种,其中一种是这样分的,重量在100-1000公斤叫小卫星;重量在10-100公斤的叫微小卫星,纳米卫星的重量小于10公斤。

  和别的卫星相比,微小卫星的独特优势在哪里?

  他介绍,微小卫星的研制周期短,成本低,发射灵活。微电子、微机械、轻型材料、精度加工、高效能源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星载遥感器、探测器、转发器、计算机等仪器、设备和部件的小型化,使现代小卫星个小本领大,广泛用于通信、遥感等许多方面,有的甚至优于大型卫星。现代小卫星的问世也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可以介入航天研制领域,从而扩大了卫星研制和应用领域。

  据介绍,小卫星的设计突破了传统的“一星多用,长久工作”的设计思想,不追求全面、综合、完美,而主张简化设计,采用成熟技术和模块化、标准化的硬件,故前景十分广阔。将来手机、芯片都可以作为卫星,发射上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发言人、校长助理熊克教授说,目前世界各国小卫星的研制工作非常热门,不过这个工作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揭秘研发团队

  遥感卫星,是指利用遥感技术和遥感设备,对地球各种特色和现象进行观测的人造卫星。它搜集记录的相关信息,主要应用于国土资源勘查、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和空间科学实验等领域。

  我国的遥感卫星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2006年4月27日,遥感卫星1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为我国的遥感卫星打了个开门红。在之后的5年多时间里,我国又成功发射了11颗遥感卫星。我国目前在轨运行的系列遥感卫星,均属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其轨道高度大约为400到500公里,它们互相补充、相互配合,正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网络服务平台,在促进航天科技研究,提高人们科技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抗击汶川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遥感系列卫生通过实时对地成像观测,为地面指挥、抗灾救助、灾情核实、恢复重建等,提供了海量支持信息。

  这次发射遥感卫星12号,和2009年9月发射遥感卫星8号,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都采用了一箭双星的卫星发射模式,只是搭载的卫星不同。这次发射搭载的天巡一号卫星主要用于技术验证实验。而遥感卫星8号发射搭载的希望1号卫星,则是一颗专为青少年研发的公益卫星,主要任务是实施青少年提出的天圆地方科学实验、建立业余无线电空间通讯,以及开展太空摄影活动。毛蕾 整理

  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

  “天巡一号”的研制团队,由25位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年轻人组成。

  康国华,天巡一号卫星常务副总师,今年33岁,2006年博士刚毕业就参与了团队的组建。他说当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心想快速发展航天学科,启动了微小卫星研制项目。2005年正式立项,2006年进入设计及后续工程实施阶段,除了招募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还从哈工大、北航等院校外聘了年轻的科研人员。

  “年轻,干劲足、易沟通、协作能力强”是康国华对这个团队的总体评价。6年来,团队一直执行着“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没有寒暑假”的“611工作制”。在康国华的记忆中,特别是在团队组建的前两年,因为需要做大量的外协工作,出差频繁,他在南京每月花1000多元租的房子,住的时间还不到一半。“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在上海、南京、北京之间奔波一个来回。”

  这个团队有两多

  6年间,这个年轻团队也在经历着所有创业阶段年轻人都会遇到的烦恼:一边工作一边谈恋爱一边成家。6年来,这个团队有两多:一是成家后两地分居的多;一是成了家不敢生孩子的多。康国华说,最多的时候,团队里过着夫妻两地分居的成员有四五人之多,而他本人则过了4年的分居生活。团队里有好多女同事,至今不敢要孩子,即使生了孩子的,产假一结束便把孩子扔给老人,自己匆匆赶来工作,一周只能见孩子一面。

  康国华如今已是一个1岁半孩子的父亲,但在他的记忆中,孩子的成长过程完全是“碎片化'的:上次见面孩子刚学会爬,下次就已经会走了;上次见面还在咿咿呀呀,下次就能自己跑过来叫爸爸了。“所以他是怎么学会走路、怎么学会说话的,我完全不知道。”康国华有些遗憾地说。

  但康国华表示,大家并不后悔,能够参与这个项目,所有人都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王宇宁 毛蕾)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