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中测新图:进军电子地图市场 积极应对行业变革

中测新图连续三年在国家基础航空摄影项目上全年中标额全国排名第一,承担了多个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工程项目,在短短6年时间里,发展之势迅猛,引起了众多同行的关注。

  成立于2005年的中测新图,在短短6年时间里,发展之势迅猛,引起了众多同行的关注。它研制出国内首台2.5亿像素数码航摄相机、航摄稳定平台、双天线飞行管理系统,并成功应用到赣北摄区。其拓展的“神州遨游”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服务领域,研制的数字中国电子沙盘都成为中国测绘创新基地的亮点,受到国家测绘局等多方好评;研制的国庆阅兵三维模拟训练和推演系统为国庆空中阅兵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另外,中测新图连续三年在国家基础航空摄影项目上全年中标额全国排名第一,承担了多个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工程项目。

  2011年中测新图研制的“西藏地区寺庙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通过验收,为西藏地区的文化管理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一时间引起各大媒体的强烈关注,成为媒体争相报道和转载的焦点。随后,该企业又荣登由泰伯传媒3sNews组织并评选出的“2011’第二届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十大最具成长力企业”榜单,再次证明了自身的成长潜力。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下该企业成立6年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以及面对当前地理信息产业大变革时期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对策。

泰伯网

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英成(3sNews 配图)

  Q:最近国家测绘局以及地方的一些测绘局都在进行更名,都在测绘后面加上了“地理信息”四个字,您是如何看待更名问题的呢?面对这种情况中测新图有没有作出一些调整?

  李英成:我认为更名代表着测绘行业的发展空间大了。李克强总理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到,把测绘上升到地理信息产业,这说明测绘的发展空间大了,对于企业来说,产业规模扩大了,社会也会把你真正地当成一个产业去看,这样市场空间也就大了。

  同时这也表明了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联系的更加紧密。以前没有明确提出地理信息产业之前,我们已经成立了地理信息与地图司,它的职责就是地理信息产业的监管,我们的测绘管理也是跟这个产业相关的。现在名正言顺地提出了,测绘的空间会更大一些,大家原先在业内说测绘不是搞地理信息的,现在通过更名,以搞测绘为主的企业可以名正言顺地涉入地理信息行业了。

  另外,国家测绘局以及地方一些测绘局的更名,表明产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这就意味着所有相关企业都要做出相应改变,我们也在进行一些调整。首先我们正在积极往资本市场走,准备上市。因为上市就证明着你在产业里面排名前几位,因为你达不到那个位置就上不了市,通过上市可以证明或建立自己的地位。另外,我们想通过资本融资来解决公司的后续发展问题,来扩大我们的生产,我们现在很多生产模式要变,原来是订单式或合同采购式的,现在变成了主动生产式的服务了,我们通过后端去收回我们的成本。地理信息成为一个产业后,大的环境也要求我们积极向资本市场走。

  我们预计大概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内上市。目前是策划前期,已经在和券商接触。上市一般是一年半左右的周期,在这期间我们公司会按照证监会以及资本市场的要求做出一些调整,如股改等。如果能够上市,我们由有限责任公司转变为公众公司,这样我们企业管理和市场风险都会大大降低,我们会严格按照证监会那套管理办法来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使管理更加规范化。

  其次,我们也在策划一些新的项目。比如公司想今年在武汉建立研究院,建立自己的研发基地,专门把一部分研发放在那里,借助那里的人才和地域优势,较低的开发和人力资源成本。目前房子已经买好,正在装修。

  再次,我们结合当前的产业变革,新上一些利润点。如果我们只靠现有的业务实现增长,可能要投入相当大的精力。我们新研发了一些产品,如无人机、应急测绘车、数码相机等一系列产品,能够形成一些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也在策划一些新的项目,如传统业务中的航空摄影的发展会做出一些改变,在数据增值加工服务和研发这两块之外还会衍生出新的业务来,已经做了一些人员的准备。

  实际上我们的延伸点是两个前端,一个是数据获取,这是产业链的源头,另一个是后端服务,如互联网电子地图服务。对于我们公司来说,还是要抓后端服务的,如电子地图和导航,这两块服务是真正走向老百姓,走向市场的。

  国内这块市场竞争也很激烈,服务绝对是我们这个产业的大头。电子地图作为新兴的服务媒介,我们公司也有这方面的一些考虑,目前正在加紧调查,做这方面的安排。我们的武汉研究院,不光是做实体研发,还做一些软科学研究,如地理信息模式研究。另外,我们也想吸收一些媒体平台,做一些产业链上的调研和策划,如如何加大我们市场份额的一些策划,通过这种方式来确定我们在行业中的地位。

  Q:中测新图成立6年以来发展之势迅猛,自主研发的产品获过不少奖项,同时也获得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多次好评,请您回顾下这6年以来中测新图取得的重要成果?

  李英成:我们公司主要是搞研发,从技术上说有以下几方面的成果,一是研发出与数字航空摄影技术相关的一系列软件、硬件以及国家标准体系。我们在国家测绘局科技部项目的支持下做倾斜摄影相机,自己投资200万研制国内首个激光MU系统,从数码相机、倾斜相机到MU这个体系上,我们还做了系列软件。这个体系的国家标准也是我们自己组织编写的,并通过了地标委的审定。

  公司除了做航空摄影工程之外,还一直致力于打造国家数字航空摄影的数字体系,产业提升不能老靠胶片,从胶片到数字都有标准、装备和技术,这个指标体系我们从2002年开始一直在做。公司接下来要发展倾斜摄影,特别是数字城市的建设,微软通过倾斜摄影获取数据后一天可以建50平方公里的三维城市,我们现在建设1平方公里就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周期很长,所以说我们这方面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二是,我们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建立了自己的低空遥感体系,将轻型飞机装载在汽车上进行转场,这样就实现了低空摄影。如果天气不好,在云下摄影,没有机场,我们可以马路上起飞。在国内,这个概念的提出以及产品的研制都是由我们公司首先发起的,并获得了国家测绘局一等奖。这套系统在汶川地震中也做了很多服务。

  2008年之后我们发展了无人机的航空遥感装备、技术和标准体系。国家测绘局以及34个省级单位所用的无人机装备75%—80%都是我们的装备。另外,测绘局整个人员培训、标准编制,都是我们来进行的。利用无人机进行测绘数据快速获取,我们实现了,并且基本实现了全国省级单位的覆盖。

  三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叫车载应急影像处理系统。国家测绘局期望在全国无人机的网络基础上,能够装备6-8辆车载应急数据处理车,主要是在应急情况下获取数据,在现场快速处理数据,能够通过远程快速穿梭,这个方案已经通过国土司的评审,我们现在正在做第一套系统的集成,这是配合无人机的另外一种装备。

  四是,汶川地震后我们感觉到我国的应急从某一个角度上缺乏24小时的数据库。汶川地震时虽然我们有地图档案库,但是那不是24小时运行的,不是覆盖全国的。所以在汶川地震以后我们就打造了一全国分辨率的、24小时可运行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系统在其他几个重大自然灾害中都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以上都是软件、技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在业务方面,主要是航空摄影的数据增值服务。航空摄影主要是面向基础测绘的数据获取,城市、工程的数据获取这块。国内航空摄影这个圈里对我们还是比较认可的,应该是前三名的技术角色,在增值服务上我们有一支近100名人员的队伍。遥感数据加工主要是面向国土资源遥感监测,我们队伍在国土资源部或者省一级地方上国土资源遥感监测这个领域里是小有名气,“二调”我们是作为监理的角色参加进去的。1999年到现在,每年一度的土地利用监测,我们在标准、工程实施上都是主体。这是我们工程的这块,规模不大,但是业务做出了一定的特色。

  Q:中测新图的无人机装备相比其他厂家生产的有什么优势?

  李英成:首先是企业的机制,像这样的一个装备不是简单的装备销售,包括后面的技术支持,包括人员培训,这是长期的事情,企业机制是做这个最好的机制。另外,我们了解到了这个产业的发展,从传统的航空摄影到低空、无人机这是我们的主业,也是我们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我们从技术上有这样的积累。再就是,我们能满足测绘局等单位对装备的需求。我们做了比较好的沉淀,在沈阳建立了一个测绘无人机研发生产基地。为了建这个基地,为了建装备,我们对几乎国内所有的民用无人机,包括做航模的做了大量的调研,不敢说百分之百走到了,但大部分都走到了,所以建立了很正规的体系。此外,无人机要用到测绘,要解决几个关键技术,要保证一定的精度,你得满足精度,搞好精度的标定,需要对数码相机做一些改装等。这些是我们的无人机装备之所以能够覆盖很多省级单位的重要因素。

  飞机在天上飞行,动作需要灵活、敏捷,需要按规范满足测绘的指标,比如重叠度、姿态等,这些基层技术都需要达到。另外,我们还建立了我们的培训体系。2009年当时卖到省里时,省里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无人机,见都没见过。飞机和汽车一样,汽车有4S店,但飞机没有,它的机务维护和操控怎么办?因此我们也建立了一套培训体系,能保证卖出去的装备全部能够装备上去,这是其他单位没考虑到的。

  从生产基地、基层技术到人员培训,我们建立了这样的体系。我们就是想把它作为长期的发展方向,做测绘无人机的生产、装备和服务一条龙。省级装备了,下面我们还要升级,地市级、县级人员的技术层次可能就在省里能做到,在地市不一定做到,需要我们的系统更便于操作、简洁,安全性更高一些。无人机这块应该说是我们这几年发展的特点。

  另外,除了卖无人机之外,我们自己还提供大量的工程服务。这么多年我们在石油、应急测绘、节能村、小城镇包括考古中,用我们自己的队伍给人家提供大量的服务,从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无人机应用经验,这也是我们帮助大家用起来的基础。

  Q:前段时间中测新图研制的西藏地区寺庙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通过验收,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当时是基于什么原因而进行的这个项目研制?这个系统建成应用后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李英成:启动西藏这个项目,有一个大的背景。几年前,一次偶然机会,我们跟文化部的艺科所在一起开会时就聊起来,说数字地球或者地理信息技术如何跟我们的文化相结合,当前国家很重视文化产业的建设,做好文化产业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一种途径。

  那么如何将我们的数字地球技术跟文化结合呢?后来,我们就一起建议在文化部启动了中国文化地图工程的预言项目,目标是用我们数字地球的技术,用我们的平台把我们国家文化资源跟文化产业对接,便于文化部对文化资源的监管。另外,老百姓喜欢的新兴文化需要一个表现方式。我们都学过历史,比如中国历史,我们对大的朝代可能有一个概念,但是要说宋朝的时候我们的疆域多大?同时代我们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有什么区别?估计一般人就答不出来了。我们都不知道,老外就更不知道了,你说你有2,000年的历史,大家凭什么相信你呢?所以我们当时就策划,用数字地球把我们的历史梳理一下。从秦始皇开始,一代一代的,用我们比较直观的数字地球,将我们朝代时空的变化,大的历史事件,用一个平台展现出来。对中国历史做一个形象直观的宣传,对我们的文化做一个形象直观的宣传。当时大家有很多创意,我们就想做一个历史地球仪,就提出了中国文化地图工程的预研项目,文化部也支持,目前我们跟艺科所一起在做这个事情。

  启动之后,我们就利用这个平台开始设计历史地球仪,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去辅助文化资源管理,去做新的创意产业,去跟产业结合,再做探索。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建设,发现出新的方向,使我们更优化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在这个背景上我们就启动了西藏地区寺庙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西藏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它的安全和地理位置很重要。西藏的寺庙众多,寺庙管理如果到位了,也有助于西藏的稳定。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就跟西藏某部门合作,达成了建立了寺庙管理平台的协议。这个平台是利用我们数字地球的平台,把所有寺庙和僧侣信息整合起来,从安全稳定角度上去管理,只有有效管理才能发展。

  另外,佛教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去西藏没见过西藏寺庙,没去过布达拉宫去,可能就谈不上到过西藏。我们也想通过这个平台建设,去宣传西藏的宗教文化,让人家去了解西藏文化。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国外的一些组织也很想做西藏的寺庙管理系统,他出钱都想做。我们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资源,所以我们主动去把我们西藏寺庙的宗教文化管理平台做起来,一方面服务于我们自己,稳定大局,另外我国寺庙的分布没有更详细的资料。另一方面,只有让大家了解了西藏的文化,西藏的旅游才有更多的游客。基于这两个方面,我们就做了西藏的系统。

  目前,我们第一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寺庙管理,期望后期能够做一个公开宣传。西藏旅游跟其他地方不一样,西藏地域很广,藏南和藏北就不一样,不同地区的藏传佛教都不一样,你又不可能一次都走到,如果有一个比较好的平台系统可供大家去了解西藏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那么西藏旅游就很有意义,也很便利。

  Q:中测新图研制出国内首台2.5亿像素的数码航摄相机,与国外的相比它有哪些优势和特点呢?什么时候开始销售?

  李英成:我们国内航空摄影胶片时代的装备百分之百依靠进口,到数码相机时代,刘先林院士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数码相机,在刘先林院士的基础上我们也在研制自己的数码相机,可能走的技术路线有所区别。经过这么几年,我们的样本基本已经出来。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向我们产业部门去推这款数码相机。实际上不光是相机,是一整套系统,包括相机本身、数据存储、飞行控制系统、稳定平台等很多部分组成,在这几个方面我们都有进展,并且有的已经有成品在用了,我们这台相机在二调航空摄影中已经开始工程化的应用了,我们想下一步提升指标做一个正式产品的鉴定。

  与国外相比的优势首先是大大降低了成本。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价格降低了很多。我买国外一台设备可能要花1,000万,现在只是它的1/3或者是1/2以内的价格就能做一台,造价大大降低了。另一方面是维护成本也大大降低了。进口设备出了问题后,我们请外国工程师来,费用很高,如果把设备寄出去维修,一般是1—2个月的周期,就不能使用了,影响工程的进展,连合同都无法完成了。而我自己的装备、自己的服务,自己备架,一天就可以维护好,而且费用还很低,有的甚至是免费维修。

  另外,在性能上,进口数码相机的有些指标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一是幅面小,效率低,只有1亿像素左右,同样的面积飞行的时间和驾次就要多一些,二是幅面小就造成了某些高层精度满足不了我们客户的需求。现在来看我们国产设备的可靠性已经不存在什么问题了,任何设备都有维护,有了如何去排除故障的技术服务,只要技术服务跟得上,我们的设备就很可靠。

  目前这台相机在国内还没有销售,我们期望在明年推出去,今年主要在自己的工程上使用,包括一些软硬件,我们都是自己做自己用,我们的理念是自己都不用的东西很难让人家用。我们在设计上有一些自己的技术特点。比如说航天线的问题、稳定平台,我们做国内第一个稳定平台,这些都可以跟国外设备兼容使用,包括我们的倾斜相机也是沿用这台数码相机的平台,大家一次性投入以后,有些东西是共用的,今后可以帮用户节省很多成本。

  如果要考虑出口的话,我们就得在国内工程上做出一定的量才能走出去。目前通过试验,相机的指标基本上达到了我们当时设计的指标。不过,我们还是要做一些改变,卖到国外去,带来的是后期技术服务,不是说东西好或者便宜就能卖出去。后面没有技术支撑也很难,毕竟在国外,技术支撑的成本是有的。

  Q:去年年底中测新图成为“瞪羚计划”首批重点培育企业,在未来将如何更好地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呢?

  李英成:作为重点企业进入计划,给我们打开了利用国家发展高科技的优惠政策渠道。一方面我们会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如果这方面帮企业节省了资金或者带来了新的支持资金的话,我们主要还是投入研发。另外,我们是第一批入住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的企业,节省下来的资金,也会投到这里面。我们应该想办法运用好这些优惠政策,而不能完全依赖优惠政策,毕竟这些政策只是一种支撑,而不是主要支撑。(王慧娟)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