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2年投入近45亿元,在全国建成4.5万余处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点。
《规划》提及五大重点项目,含北斗、InSAR监测等相关技术。
实现“一图尽显”地质隐患、“一体联动”救援力量、“一屏统览”现场态势、“一键上报”灾情信息。
截至目前,全省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0025处,划定风险斜坡18196处,受威胁群众200余万人。
自然资源部公布《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办法》;钟祥市1734万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项目中标结果发布;港口自动驾驶企业“斯年智驾”获超亿元A+轮融资
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负责四川省地质灾害隐患遥感识别监测(2022年)及高分遥感应用服务项目。
共有12家单位提交的23个地质灾害防治单位甲级资质申请予以通过。
国务院发文推动科普市场化改革;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Ⅲ级响应;上海发文超前建设智能网联汽车路网设施
自然资源部要求,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要及时组织开展巡查排查,切实做好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和值班值守、信息报送等工作。
公示期自发布之日起7天。
近年来,无人机航测技术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地理信息采集手段。如今,无人机搭配机载激光雷达的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地形测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已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及风险评价等方面。
完善全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体系,探索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网格化群测群防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中国电信引入多家央企战投打造“国家云”公司;企业业绩预告集中出炉
调整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审批层级,由部省两级审批调整为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单位甲级和乙级资质审批。
建立完善地质勘查和地质灾害防治单位名录库。
航天宏图将重磅推出以“地灾智治,守护汛期安全”为主题的地质灾害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