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科技头条 | 星座计划+行业解决方案,遥感产业聚焦“双碳”商机

截至2050年,“碳中和”带来的国内投资规模或达到255万亿元。

泰伯网

我国提出面向“双碳”的星座计划——高动态全球温室气体综合监测星座,该星座由高动态碳排放详查星座以及高效SIF详查星座组成。

泰伯网 老白 | 文

近日,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团体标准评审会在北京召开。

会上,空天院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池天河介绍了国家遥感应用工程中心以及关于《卫星对地观测下的碳指标监测体系》团体标准的背景,希望通过先进的定量遥感技术,推进我国自主的天基的碳检测体系规划和系统论证,发展多尺度、多维度各型卫星系统,分阶段部署、组网运行,协同服务“双碳”监测的整体目标。

2020年9月,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双碳”目标:力争于2030年前“碳达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65%;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自“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遥感行业迅速行动起来,为难得的市场机遇早做准备。

去年9月,“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和空间遥感技术高峰论坛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举行,共商中国碳排碳汇空间遥感监测体系的建设。

会上,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卫星总设计师曹海翊表示,当前我国已经突破了温室气体、陆地碳汇等方向定量遥感技术,正在推进我国自主的天基碳监测体系规划和系统论证,发展多尺度、多维度各型卫星系统,分阶段部署、组网运行,协同服务‘双碳’监测整体目标。

随后不久,我国披露了碳监测星座计划。

去年10月在烟台,航天五院科技委常委、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白照广表示,从国际趋势来看,天基碳排放高动态监测可弥补地基时空不均问题,目前已成为一项必须手段。

他同时指出,我国现有天基手段缺乏碳源、碳汇高动态监测能力,我国卫星以碳总量缓慢变化监测为主,无法对短期碳排放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整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为弥补短板,我国提出面向“双碳”的天基高动态监测系统设想——高动态全球温室气体综合监测星座,该星座由高动态碳排放详查星座以及高效SIF详查星座组成。

该内容属于精选文章系列, 后获取已享有的阅读权限

升级PRO会员,享有以下权益

  • 解锁泰伯网专业深度文章
  • 免费阅读/下载12篇智库常规报告
  • 免费观看全库直播视频及回放

立即升级会员


还没有泰伯账号?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