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独家 | 资本盲区的航天创企,是时候拼“逆商”了

对航天创企来说,在公司生存与方向把控的平衡中走得远才算远。

银河航天总融资额近80亿元,长光卫星累计融资超24亿元.....

隐匿在这一串数字背后的,还有一群缺乏资金的民营航天初创企业的落寞。

从2014年民营商业航天领域第一家企业问世,到这一赛道逐渐成为资本的新宠。抛开有重金傍身的头部企业,那些在赛道上艰难求生的小企业还在寻找破局的答案。

错失风口

“以前天使轮、 Pro级别的资金还比较活跃,18年赶上行业的一波大浪淘沙”,那一年开始创业的某商业航天项目负责人王亮(为化名,下同)着实感受到了融资的艰难。“我们已经成立三年了,到现在还没有拿到真正的风投,都是合伙人自己出资投入,同时申报一些相关的项目或者参加一些比赛获得资金,还是比较艰难的。”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商业航天探索者,世域天基通信CEO郭正标在回忆16年创业初期时表示,当时早一批的商业航天公司最初也都是从概念或者PPT开始。“但是他们是资本圈子里出来的,从资本基因上来说,更容易获得投资。”

某种程度上,当时商业航天的早期融资站在了国家金融体系发展的风口。2015年以前,互联网金融作为国家产业长远发展的重点扶持对象。2015年7月开始,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文,加紧相关的政策监管。

当时,一些要募资的P2P公司开始寻找创新项目,便有了和商业航天公司的合作。有业内人士表示,“即使后来P2P公司暴雷,但借助早期阶段一些比较灵活资金的航天创企成长起来了。”

错过早期通过互联网金融、数字货币信息发展起来的机会,不少公司尝到了一些苦头。郭正标称,“我们不是资本圈子里面出来的,早期创办过互联网公司,那个时候也没拿到多少钱。”

后来,商业航天领域的第二波创业——有行业工作经验的体制内专家带着创始团队出来创业了。“我们也去引进了一些人才,开始做一些产品。这个时候,人家又会讲,有的公司卫星都发了、火箭都测试了,你们现在还没有发过卫星。”郭正标感慨道。

再到后来,公司也开始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尝试从地方推动江苏一号卫星。“但这个时候,早期的红利已经被分享完了,资方的要求又提高了,即开始用产品营收或具体的考核指标来评估要不要投这个公司。”

而那段时间被郭正标认为如“摸着石头过河”般艰难。正是“作为行业的开创者,开局还不错,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错过了三次风口”,缺乏资金持续升级导致自己总是觉得自己很“丑”,被资本机构等认为“不够优秀”。

资本抱团

该内容属于精选文章系列, 后获取已享有的阅读权限

升级PRO会员,享有以下权益

  • 解锁泰伯网专业深度文章
  • 免费阅读/下载12篇智库常规报告
  • 免费观看全库直播视频及回放

立即升级会员


还没有泰伯账号?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