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发展》报告发布,我国北斗产业总值到2025年将达万亿元

当前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等行业,并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

5月26日上午,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军在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表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总体产值2020年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预估到2025年,我国北斗产业总值将达到1万亿元。当前,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等行业,并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

据统计,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4033亿元,较2019年增长约16.9%,完成“十三五”目标。在基础产品方面,截至2020年底,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达到亿级规模,季度出货量突破1000万片;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套;2020年国内厘米级应用高精度芯片、模块和板卡的总出货量高速增长,突破100万片。北斗系统开通以来,获得了包括华为、苹果等国内外智能手机厂商的支持。据统计,2021年第一季度申请入网支持北斗定位的智能手机款型达到79%。北斗地基增强信息也已进入智能手机,可实现米级定位。

杨军介绍,在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方面,北斗系统全球范围实测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2.5米,垂直方向优于5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系统连续性提升至99.996%,可用性提升至99%。在全球短报文服务方面,通过14颗MEO卫星,最大单次报文长度560比特,约40个汉字。在国际搜救服务方面,6颗MEO卫星及其搜救载荷在轨测试已经完成等。

另外,在星基增强服务方面,北斗系统已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满足国际民航组织对于定位精度、告警时间、完好性风险等指标要求,星基增强系统服务平台也已基本建成,正面向民航、海事、铁路等提供试运行服务。在地基增强服务方面,北斗系统利用在中国范围内建设的框架网基准站和区域网基准站,面向行业和大众用户提供实时厘米级、事后毫米级的定位增强服务。

目前,北斗系统在轨服务卫星共计45颗,包括北斗二号卫星15颗、北斗三号卫星30颗,在轨运行均较稳定。它们提供导航定位和通信数传两大类、七种服务,包括:面向全球范围,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GSMC)和国际搜救(SAR)三种服务;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星基增强(SBAS)、地基增强(GAS)、精密单点定位(PPP)和区域短报文通信(RSMC)四种服务。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