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商业航天初创公司火箭派,计划明年首发旗下液体运载火箭

3月13日,火箭派在北京天文馆举行了“火箭派商业运载火箭暨空间生物实验室发布会”。

  2021年3月13日下午,火箭派(湖州)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火箭派)在北京天文馆举行了“火箭派商业运载火箭暨空间生物实验室发布会”。会议发布了火箭派首型液体运载火箭“达尔文一号”和首型空间生物载荷装置“火种一号”,“火种一号”计划2021年9月搭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飞。

泰伯网

  发布会期间,创始人程巍介绍了成立火箭派的初衷。21世纪,阻碍人类进入太空最大的障碍不是运载工具,而是空间生命科学。随着全球商业航天的蓬勃发展,已经有望利用低成本的方式解决空间生命科学问题。而“星箭一体化”、“运载工具可重复使用”等技术已被证明是大幅度降低商业航天发射成本的有效途径,所以火箭派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做新一代高效低成本航班化运载火箭的技术路线,并突出自主空间生物载荷的商业模式优势。

  在国内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这几年,有近20年创业经验的火箭派创始人程巍对商业航天有了自己新的理解:在新航天时代,我们应该用“太空的思维”来思考航天——用软件定义载荷,用载荷定义火箭。以空间生物实验室为例,运载火箭是空间生物实验室进入太空的载体,属于智能硬件;空间生物实验室解决空间生命科学问题,属于应用商店;空间微生物制药、空间蛋白质结晶等不同研究方向,属于新航天时代的新应用。随着空间应用的逐渐增多,火箭需要根据载荷的需求重新设计,才能进一步降低发射成本,提高效率。

  程巍在发布会上也向大家解释了把公司起名叫做火箭派的原因,他希望火箭派成为一家由市场驱动的公司,想做增量市场,仅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联合各个行业的不同群体组建新的协作网络,共同发展。与此同时,火箭派的“派”也有圆周率的意思——向科学致敬。

  火箭派计划用“四步走”的方式打造空间生物实验室,与地面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大学研究所、生物医药公司等合作,为泛生命科学行业提供商业化空间技术产品与服务。2021年9月,发射单功能生物载荷装置“火种一号”,2022年发射多功能生物载荷实验平台,并逐渐形成航班化。直到2025年,计划实现可返回式多功能生物载荷实验平台批量在轨,满足空间生物制药商业化、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常态化的需求。2025年后,正式启动建造“空间生物实验室”计划。

  火箭派商业运载火箭计划采用1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和65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逐步打造小型、中型、重型运载火箭,满足空间生物载荷实验平台不同阶段的发射需求。首型液体运载火箭“达尔文一号”计划于2022年底首飞。

  程巍认为,火箭正从运载工具向交通枢纽转变。展望未来,空间生物实验室、太空能源网、卫星互联网等新的协作网络构成新航天,火箭将成为连接地球与太空的重要交通枢纽。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宇航生命科学奖获得者、火箭派生物载荷公司逆火(湖州)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庄逢源院士做了《空间生命科学和商业航天》的主题演讲。根据NASA官网数据显示,1998年12月至2019年3月期间,国际空间站累计完成58批次科考任务,实验总数突破2000项,其中生物技术实验占比高达59%。庄逢源院士表示,随着商业航天的兴起,中国生物载荷大规模实验和应用即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兼首席科学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刘红教授做了《太空生存》的主题演讲,给出了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我国载人深空探测生命保障系统技术的规划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发布会最后举行了签约仪式,火箭派与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就火箭派首型空间生物载荷装置搭载服务进行签约、火箭派与九州云箭(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就“凌云”1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配套进行签约。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