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经过近8天的飞行,于6月30日下午成功定点于距离地球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目前,卫星在轨工作正常。
随着我国北斗系统的部署完毕,“北斗+”和“+北斗”应用深入推进,由卫星导航衍生带动的关联产值也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全球卫星产业达2860亿美元
从全球范围看,随着太空空间探索的逐步深入,国内外正在不断加强对卫星互联网的部署。
赛迪顾问5月末发布的《“新基建”之中国卫星(600118,股吧)互联网产业发展研究白皮书》(下称“报告”),将卫星互联网定义为,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具有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等特点。
卫星互联网与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也被纳入到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部分——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里面。
由于目前卫星互联网主要集中在卫星制造和发射阶段,将来产业成熟后应用端会出现较大占比。因此,报告以涵盖范围更广的卫星产业作为参照,描述了卫星互联网产业的规模及产业链。
从产业细分结构图可以看出,卫星运营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业一直是卫星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2019年二者占卫星产业规模份额达90.7%。
2019年,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为2860亿美元,同比增长3.2%。
报告撰写人、赛迪顾问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刘暾表示,地面设备包括了卫星的运控中心测控、终端用户的产品、设备等内容,因此规模较大;在整个卫星互联网产业中,卫星运营及服务将是最大的细分领域,目前比较成熟的导航服务就属于这一领域。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主要包含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及服务四大环节。
刘暾介绍,OneWeb、O3b、SpaceX、Telesat等多家国外企业已提出卫星互联网计划。比如,O3b星座系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成功投入商业运营的中地球轨道(MEO)卫星通信系统;而马斯克的SpaceX公司是全球迄今为止拥有卫星数量最多的商业卫星运营商,其部署的Starlink星座计划第九批58颗“星链”卫星已于2020年6月13日成功入轨,累计发射540颗卫星(包含两颗试验星)。
这几个细分领域投资潜力大
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较2018年增长14.4%。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产业核心产值为1166亿元,在总产值中占比为33.8%。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5月发布的《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透露了这一数据。
而早在2013年发布的《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显示,到2020年,我国整个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
“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应用规模和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大众消费市场逐步推广普及,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率达到 60%,重要应用领域达到80%以上,在全球市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上述规划称。
上海交通大学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裴凌表示,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完成部署,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和“+北斗”的高精度大众化应用潜藏较大机遇。
赛迪顾问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高精度应用、车联网、精准农业、车载导航、手机定位等,是投资潜力较大的卫星导航细分领域。
在刘暾看来,未来可以重点关注车联网。“结合北斗导航增强系统,可以实现厘米级和后处理毫米级高精度定位,在车联网的应用前景广阔。此外,在未来的卫星应用领域将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趋势,并非单打独斗。车联网就是卫星融合应用的一个板块。”他解释称。
2019年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中,前三大市场行业分别为公路交通、测绘和航空;规模分别达2493.7亿元(占比60.5%)、597.7亿元和350.4亿元。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