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李华兵:共享百度资源 出行更加便捷

  6月10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以构筑地理信息新生态为主题的2015年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 (WGDC2015)在此拉开帷幕。WGDC自2012年起开始举办,四年时间里,伴随着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WGDC已经成为位

  6月10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以“构筑地理信息新生态”为主题的2015年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 (WGDC2015)在此拉开帷幕。WGDC自2012年起开始举办,四年时间里,伴随着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WGDC已经成为位置与空间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创新盛会。

  在6月11日举行的地图客开发者专场上,百度地图开放平台合作伙伴51用车的创始人兼CEO李华兵做了报告。目前51用车充分利用百度地图开放平台提供的功能,在核心的LBS技术层面解决了用户拼车的需求和问题。

泰伯网

  以下为演讲实录(未经本人核实):

  李华兵:大家上午好!我是51用车的CEO李华兵。现在问一个问题,大家听说过51用车的举个手示意一下。非常感谢,看来互联网人习惯性的体验新的产品,现场大概有40%的用户使用过我们的产品,非常感谢。

  今天是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我想问一下大家在创业或者是开发者的举个手示意一下。大概30%左右的人。其实我跟这30%的人一样,我根大家一样做过程序员5年的时间,我也是一个开发者,也是一个创业者。我在工作的十几年之后,我充分的明白一个道理,在目前BAT相对信息的流量,包括各方面的数据,一个创业者怎么利用BAT去构建自己的服务,这是创业者所值得去深思的。

  51用车是去年的12月15号上线的,但是我们在过去的5个月的时间内,到今天为止不超过6个月时间,我们目前的拓展已经拓展到全国100个城市,目前注册车主超过100万,这是我们目前所拥有的数据。而我们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我们借助百度地图这是非常重要的。在百度鹰眼系统,包括百度慧眼系统我们车主的招募,包括匹配的算法,包括在后续用户的获取,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这样我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这里是我们所处在一个拼车的行业。百度的主持人已经讲过了,百度地图目前大概有60万的开发者在接入百度地图的平台,每天请求是150亿次,你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用户场景,大家是不同的用户场景里使用百度地图,POI,百度的鹰眼服务。大家可能是早晨起来的时候,大家看一眼目前的天气的状况大概是什么样子,自己要出门,或者坐飞机之前,我是不是要看一下天气状况。

  拼车是一个什么应用场景?我们发现,在北京这种交通非常拥堵的地方,其实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大家打车的概率非常低。在上下班的高峰期打车难的问题,并不一定是信息匹配难的问题。

  我们发现在这样一个场景下面,拼车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期是可以解决一个车辆供给的问题。这就是我们选择的一个用户的场景。因为我们提供服务的车辆并非是出租车,而是私家车,而这些私家车正是上下班高峰期里面上班顺路拉一单,下班顺路拉一单。我们选择在这样一个用户场景里面,增加的车辆供给,解决上下班打车难的问题。

  拼车在国外是非常流行的,比如在德国拼车是非常流行的一个事情。在澳大利亚,包括在美国、英国,其实有很多对于拼车鼓励的事件。尤其在美国,包括在欧洲,它有一些专门的卡路通道,政府鼓励两个人上的车辆是可以走一些专用通道,但你如果一个人是坚决不能走这个通道的,这一点我非常欣慰看到,在2013年12月30号,北京市在全国第一个省市提出来,鼓励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形式来鼓励的。我相信这种政策会逐渐从北京延续到全国,因为北京的机动车是最高的,拥堵指数也是最高的,我相信这样的政策会在全国逐渐的开发开来。

  国内我们目前看一下,这就是中国的一些汽车保有量的数字,在未来5到10年之内,我相信汽车中国的保有量一定会达到3亿,因为现在每年产量是2000万左右,这是北京市的数量,是全国第一。

  而北京市平均每天堵车时间,开车的人群是1小时55分钟。而北京交通拥堵带来的损失大概是700亿左右。每一天行使在路上的车辆,尤其是私家车,这里面80%只有一个人开,这是对社会资源最大的浪费。有80%的私家车可能在路上只有一个人在开,而这个车辆我相信在200到300万的车辆之间,这是一个巨大的浪费。我们解决私家车的供给和需要服务人之间的信息桥梁。

  所以我们看一下,这是目前来看,2015年1月份到5月份拼车的指数,务可以充分的看出来,这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相对来讲对拼车的需求比较旺盛,但是拼车的用户习惯还需要培养,市场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强的。

  51用车的理念是什么呢?我们是以车作为中心,今天有很多用户是51用车的用户,乘客发出请求,我们会把请求,一个是他请,第二是他的终点,第三个是他的时间。我们会把这三个维度获取到我们平台之内,会把它推送给跟他相关的一些司机,然后由司机来决定是不是来接这个乘客,所以这就是我们利用百度平台的结合。所以我们鼓励是一对一的拼车。这是我们过去在几个月时间之内获得的发展的轨迹,目前相当于像雷军、创新工场,目前都是我们的股东。

  这是我们最近的数据已经有了一些更新,我们已经扩展到100个城市。这是我们的订单量,4月份月订单达到600万的平台。这是4月份北京市在我们拼车平台上一种应用的数据,在百度地图上的一个呈现。绿色的代表用户的需求,红色的点就是司机的供给。我们可以看到,这是我们通过我自己的大数据,还有和百度地图的结合计算出来我们自己内部的一套决策体系。这个决策体系相对于来决定我们自己怎么样挖掘司机和挖掘乘客。

  举个例子,这片地区,可以理解为火爆地区,说明在这块供需是两方,因为我们在红色的地点就说明它的司机的供应是非常充分的,但是作为绿色的,就是它的需求方。所以在这一个大的片区里面总体的需求和服务相对来讲匹配度是比较高的。但是如果说我们看一下金融街地区,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地方的供应相对来讲不是特别充分,因为红色的点代表它的车辆供给。但是它的需求相对来讲要广泛一些。

  这样的话我们利用自身的用户需求的数据,包括车辆供应的数据,再结合百度地图,我们可以充分的看到,这块我们是缺乏司机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在这个区域内加大力量,同时我们也利用百度的慧眼系统,帮助我们来决策怎么样获取用户。在这个区域内它的用户,我们从写字楼还是小区,或者在这个区域内习惯用哪些APP,可能跟我们用户人群的属性是相对比较切合的,我们可能会考虑和他们合作。所以这张地图可以充分的展现,我们自己的数据体系跟百度的鹰眼系统和百度的慧眼系统充分结合的一个效果。

  我们在每个城市现在都有这样的一张决策图在自己的脑海里面,使得自己充分的考虑,把北京市或者南京市这样一些区域省市,划分成一个个片区的时候,你车辆是供应多还是用户需求更多,你应该怎么样相互匹配,这样的话充分解决我们的资源,使得我们自己的用户获得更优效率。

  我们看一下除了刚才讲的百度鹰眼和慧眼之外,我们目前已经和百度地图的导航服务已经完全结合起来,一个司机在接纳一个乘客的时候,他需要知道乘客的起点和终点。他这时候可能需要频繁的切换APP。这个时候他怎么去做?以前的情况完全跳出我们的APP,直接打开百度地图,然后把文字输入进去,然后再去导航,特别不方便。我们现在直接的在地图里面,到了下午5点钟你要接这个人,就直接一键导航到那里。这样的话这个司机相对来讲就非常的方便。

  第二个就是说我们同时跟百度地图直接在他的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地方,我们直接加入了一个顺风车频道。您输入一个起点和终点,您从这个地方要去国贸,你会发现下面有一个顺风车,有一个接入服务。百度地图有个非常强的一个用户的属性,就是司机开车的时候可以使用。30%到40%都是司机的用户,这刚好跟我们所需要获取的用户之间有非常高的重合度。所以这样每天通过百度地图给我们获得一个信息,然后我们通过相应的形式再做一些广告。

  今天是一个开发者大会,我们自己在发展的过程里面,因为我们本身是在一个上下班应用场景下的应用,我们充分利用百度地图POI的热点,包括线路的计算,包括热力图的分布,获取司机和用户。而且我们自己发现,尤其在百度的鹰眼系统,我们之前假如说我们从现在这个地方要去国贸,但是我发现周围有一个乘客,可能就是在旁边,他可能要去劲松,这时候我们通常把这个信息推送给司机。有些时候他愿意接,有些时候不愿意接。我们过去通过我们自己计算,大概这个时候司机是绕路10%,20%还是30%,我们发现这种计算有些时候不太符合司机的数据。因为我们没有把交通的拥堵这些因素考虑上面。假如说我们从现在科技馆到奥林匹克公园东门,可能这个地方在下午5点是非常拥堵的,你过去可能花30分钟,你把他送到劲松再回来,可能还要额外再花30分钟。这样对于司机来讲他可能要多花一个小时的时间。

  所以我们在调用百度鹰眼系统的时候,我们做自己的匹配,超出实际距离10%、20%。我们和百度鹰眼系统结合起来,就把时间的量,绕路的量,可能在路途绕路的量充分结合起来,这样的话我们把乘客的信息推送给非常精准的,或者非常合适的司机,这个对于我们整体推送司机来讲,至少能提升30%以上。但是这一套东西我们需要做一些开发,需要经过我们自己的数据,结合百度的鹰眼系统,它并没有一个完全标准化的应用方案,所以根据每个应用的场景不一样需要做定制开发。我也希望在座的开发者能够大家一起来做这个工作。

  这就是我们在51用车和百度的一些合作的场景。我们简单总结一下,除了百度的鹰眼,包括慧眼,包括百度地图顺风车,其实我们的服务,都充分说明了我们在目前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任何一个创业者要充分的利用已经构建起强大的数据基础,提供在特殊场景下的服务,只有这样强强联手,大家做出来的服务才会让用户非常满意,你的发展速度才会更快。谢谢大家!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