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圆桌论坛:用大数据向PM2.5宣战

在智慧城市峰会的圆桌会议环节,大会邀请了中科微保的童元先生、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郑宇博士以及IPE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沈苏南女士作为嘉宾,围绕“用大数据向PM2 5宣战”这一主题进行分享和交流,由裴勇担任主持。

  6月10-11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以“构筑地理信息新生态”为主题的2015年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 (WGDC2015)在此拉开帷幕。

  6月11日,WGDC2015-智慧城市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4层报告厅举办。WGDC自2012年起开始举办,四年时间里,伴随着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WGDC已经成为位置与空间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创新盛会。

  其中智慧城市峰会一直都是WGDC分论坛中的主力。今年的智慧城市峰会更加精彩,来自政府部门、地理信息行业、规划领域、互联网、英国的嘉宾为我们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案例和产品。现场气氛热烈、精彩观点迸发、掌声不断。

  在智慧城市峰会的圆桌会议环节,大会邀请了中科微保的童元先生、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郑宇博士以及IPE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沈苏南女士作为嘉宾,围绕“用大数据向PM2.5宣战”这一主题进行分享和交流,由裴勇担任主持。

泰伯网

  以下为演讲实录(未经本人核实):

  裴勇: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圆桌会议环节,相信大家在前段时间都看过央视前主持人柴静的《穹顶之下》的短片!介绍雾霾和环境带来的一系列后果的专题片,相信大家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的环境变得如此可怕,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智慧城市,首先要涉及城市环境的问题,如何让城市变得智慧,让天空重返蓝色。下面有请中科微保的童元先生,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郑宇博士,IPE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沈苏南女士。

  首先,我们想倾听一下各位嘉宾对大数据与环保之间有哪些研究?有请童元先生。

  童元:非常荣幸今天跟各位一起谈大数据和环保的关系。其实大数据很热,在环保目前公众很关注的情况下,大数据确确实实能够跟环境保护,包括空气质量的预报预测有很密切的联系。因为数据是基础,我想从三个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我们受到目前的技术,或者是资源的影响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能够给公众提供更完整的、或者精度更高的空气质量的数据。我觉得这个可以通过大数据实现。比如我们可以提供基于位置的精确的空气质量,很多人都说,这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很差,我想了解我的家里边,社区里边的空气怎么样。我们可以结合地理信息,结合遥感,结合大数据的技术,利用各种方法都可以做折算的一些计算分析,给我们提供更好的一些参考。

  第二,怎样利用数据的模型算法,提供空气质量的预测预报。我们微保提供了多模式的空气预报,结合空气质量的数据,结合地形地貌,包括遥感数据,我们对一系列数据做预报,为公众提供建议。

  第三,我们在研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北方,空气环境质量这么差的条件下,对我们健康到底有什么影响?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我要不要戴口罩,要不要户外活动。我们能够告诉公众更深入的采取一些防护措施,能够做一些什么样的工作,或者包括孩子上学,买房等等这一系列的工作。其实我们做这种工作,还是希望政府、企业、公众能一起参与。我认为根本还是要控源,要解决源的问题。这个光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我觉得大家能够一起对中国的空气质量做出改善,才能对环境保护有很大帮助。

  裴勇:感谢童元先生的分享,他谈到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大数据的方式对整个环保的数据进行监测,同时还可以提出一些预测,也给政府,或者个人提供环境方面的防护措施。谢谢童元先生的分享。请郑宇先生分享一下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郑宇我觉得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的前世、今生和未来。今生是什么意思?我们希望知道当前的状况怎么样,未来我们希望预测未来两天,但是我们希望做到站点的级别。前世是看历史,溯源,到底是哪里飘过来的,这些是我们在座的基本可以完成的。最近我们跟部里面已经在深入的进行合作,现在大概中国有40多个城市的预报已经上线了,大家回去可以去试一试,我们目前做两天的,前6个小时是逐小时预报,后面7-12,12-24,24-48小时是范围预报。我们不光只要用环境数据,还要用其他数据,这是大数据最核心的作用。把多种异构数据源融合在一起,后面我还会再讲。

  裴勇:实际上就是从数据的角度解读环保问题产生的原因。请沈苏南女士为我们介绍一下。

  沈苏南:我们一直在长期收集环境数据,在对这些数据进行观察的过程中间发现其实很多企业,就是污染源的排污是有规律的。我们收集日常的环境监管记录,以及污染源实时的水汽排放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尝试找到一些关于企业的排放特征,以及它的违法特征,违法规律。我们觉得这些信息有可能会帮助公众,或者有利于环境保护,环境管理部门识别这个污染源的问题所在,这样一定程度上也会帮助控制空气污染或者水污染。

  裴勇:实际上也是把溯源的问题重新加深了一层,就是对源头有一个非常清醒的数据分析和认识,甚至精确到企业对整个环境造成的影响。

  第二个问题,请各位嘉宾都分享一下,我们都从事大数据方面的工作,当然也希望对智慧城市,对环保做出各方面积极和有利的贡献。下面请你们结合自己的工作,畅谈一下你们的工作对于推动解决环保问题上都做了哪些有益的尝试?

  童元:我们从去年开始一直在做环境信息化的项目,也积累了很多环境数据等相应的技术。我们从去年开始,单独成立了面向公众服务,我们主要考虑的方向,就是我们积累的这些数据,或者技术能给公众提供服务,怎么让公众真正的参与进来。我们去年推出微保APP,现在大概有200多万的用户,我们提供基于位置的空气质量数据,包括预报,包括它的一些健康的指导,以及公众参与的窗口。

  我觉得名义数据也非常的重要,怎么能够让公众积极的参与进来,能够把它发现的污染的现象,或者污染源的信息,除了政府监测的排放是不是超标,公众也可以参与进来,它发现有污染,或者有污染源,或者有相关的现象反馈给我们。这一块对公众的环境意识的提升是非常大的帮助。

  另外,我们今年推出一个很小的软件口袋环。,这个软件很简单,它是我们系列产品之一。我们考虑怎么基于位置一键预测污染源是不是超标,我们后面想深入的基于大数据研究这些问题到底对健康有什么影响?我该怎么处理。这些成熟以后,可能都会跟微保进行相应的整合。我们做这一块的目的和意义就是通过微薄的力量,能够真正的改善环境,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尝试,真真正正在环境治理,在改善环境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裴勇:微保把每个人变成了环境的监测员,把环保问题细化到每个人身上,非常有益的工作,请郑宇先生谈一下。

  郑宇我们2012年开始做大数据在细粒度实时空气质量分析的应用。这个工作利用大数据的模型做环保方面的工作,后面对环境学的模型提高了20%左右的精度。第二,我们需要做未来两天和每个小时是什么样的,这个是帮助政府做决策。举个例子,比如APEC期间已经关了很多工厂,有两天污染指数已经达到100多,我们要关更远的工厂。看历史,那么多数据积累下来,各个污染源的比例是多少,数据暂时不能公布。但是我们有一个方法,有一个比较确切的结果。各个地方的污染物会传播,会发生二次化学反应,会变化,如果把因果关系搞清楚,其实更重要,我们从三个方面做工作。

  裴勇:非常好,郑宇博士,以微软亚洲研究院为代表的给政府在环境问题上提供了非常精准的决策数据分析。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定性的国家,包括很多《穹顶之下》很多问题晒出来的时候,大家感觉环境不好,但是不好到什么程度,我们并没有意识。这让我们的决策者和强有力的执行者能够深刻的领会到环境给我们造成了多大的影响,给它提供精准的数据,能够帮助我们尽快的进行决策,尽快把一些污染源,从源头上进行遏制和控制,非常好的有价值的探索和工作。下面请沈女士也分享一下您对环保问题的探索和有益的价值。

  沈苏南: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于2006年成立,宗旨是通过环境信息的收集,以及在收集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开展促进企业、政府以及公众参与环境,改进环境治理的项目,推动中国整个环境治理机制的完善。

  我们从2006年建立了一个中国污染地图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收集两类信息,一类是环境质量的信息以及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信息,数据从2004年一直到现在。另外一类数据是关于企业的,我们收集所有政府发布的对于企业环境违规的记录,以及他们整改的措施和第三方的审核报告。到现在为止已经积累了20万条企业违规记录检索的一个工具,这个数据现在已经被很多大型的跨国公司知名品牌应用于他们的供应链管理上,以及一些银行,上市公司投资者的绿色信贷和绿色证券这方面的实践。在品牌的供应链管理这方面,有很多知名品牌,他们正在用这套数据库定期检索他们的供应商。

  如果发现这些供应商在这个库里面有环境违法记录,他们就会向供应商要求,必须向IPE解释当时的环境违法原因,以及整改方案,并且要求它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并且通过一个由我们来负责监督的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环境审核。这个审核会把它的整个环境管理体系以及它的污染物的处理设施全部整理一遍,如果发现其中仍然有不合规的情况,要求它必须整改。如果它不整改到位,它就得不到订单。

  现在包括苹果、沃尔玛、阿迪达斯、耐克确实在用这套系统,跟踪他们供应商的环境表现,并且已经有400多家供应商通过了严格的第三方审核,改善了他们环境管理的情况。银行方面已经有一些,比如汇丰银行,工商银行,还有新兴的金融服务机构,也在用这套数据库来确定他们的投资风险,这是2010年到现在我们收集的企业的数据非常重要的一个应用场景。

  环境质量信息,以前我们只是在网站上公布这些信息,但是我们发现这些信息不能只是躺在那里,也是要为公众来服务。因为我们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的先决条件。而你这个信息现在已经充分公开了以后,你需要让公众去理解它,去懂得如何使用,这才是这些数据真正的价值。

  2014年开始,我们朝着把这些数据项公众易懂易用的方向转变,我们开发了未来地图的APP,这个APP会显示全国300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信息,还有水质的信息,尤其水质信息方面是全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水质的地图。

  我们更重要的是实时呈现全国大概将近9000多家水汽的重点污染源的实时的废水和废气的排放数据,可以输入任何一个你想查询的企业,看看它的实际数据是不是超标。而这种数据现在我们在这个APP里也设置了灵活的分享的功能,已经有很多的用户它很关注自己身边的污染源现在的排放情况怎么样,他一发现这个污染源在亮红灯,就会把这个截图,同时@给当地的环保局或者媒体,说这个企业现在有点超标,或者连续很多天超标,希望大家注意它。

  现在很多地方环保局已经注意到由我们这个APP传导出来的信息,也有环保局组建了专门的环保团队跟进用户反馈的信息,如果发现企业超标情况确实存在,它就会要求这个企业马上一定要在微博上回复,或者环保局代为回复,这个企业为什么会超标。同时企业承诺,在什么时间内一定完成整改,已经退了四五百家企业,而且很多是大型的工厂,这么多的企业很积极的面对这个问题。而且这个APP带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践,公众、政府和企业良性的互动,三者关系变得不是那么对立,而是找到一条大家良性的反馈问题,反映问题,以及良性的建立沟通,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机制。

  裴勇:谢谢沈女士,谢谢沈女士代表的IPE,IPE可以提供权威的第三方的对于环境问题的监测和对环境问题改善的推动,尤其所有企业、公民,假如要作为一个守法的环境公民,应该有据可查,有据可依,会通过IPE提供的专业数据,对自己的供应商进行相应的合规的约束,必须符合环境的标准。

  第三个问题我畅想一下,今天主要的话题是围绕智慧城市。在智慧城市下,您认为环保应该是有哪些更加先进的地方,有哪些给我们日常的生活带来重大的变化?

  童元:智慧城市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不管是从国家层面,其是从各个层面来说,大家都希望给公众,不管是政府管理,还是公众的生活能够更便利,更方便,信息沟通的更及时,公众参与度更高。我觉得环境问题是城市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说环境不好,它跟我们的健康是紧密结合的。其实刚才我们可以看到,北京的空气质量差,就会有“北京咳”,包括我就有一点咽炎。这一块,确确实实大家的体会都是很深的。

  所以,我想环保技术跟我们做环保的企业或者组织,我觉得我们的工作,或者我们的事业,我自己觉得都很光荣。我们真正的是为未来,为我们子孙后代做一些事情。所以,大家利用我们的技术,利用我们的能力,真正在城市中间,能够使我们的环境,就是真正的改善环境,真正让大家喝到干净的水,吃到安全的食品,不会受到污染的危害,使我们孩子健健康康的生活,我们期待这一天到来。

  郑宇在大数据智能环保里面,每个用户都是数据的产生者和提供者,也是最后服务的享受者。这里面我们有很多真实的例子,尤其在美国跟纽约做的噪音的一个诊断的过程,利用每个人打电话,311的数据,然后把地图数据等加在一起,把整个城市的噪音分解出来,它的原因是什么诊断出来。一个很热门的词叫做人作为传感器,很多人拍个照片,或者发微博,一其实也是群体感知的方法,每个人数据传上来,可以感知地面的交通流量和人流,放到我们模型里面,可以提高空气质量预测的精度,大家觉得可能不相关,怎么帮助空气质量预测提高精度,实际上构造大数据的魅力。

  我们虽然说是大数据,但是实际上我们永远拿不到所有的全数据和精确数据,很多地方的空气质量信息我们是没有的,我们要通过与其他数据源的融合做这个事情。所以,大数据时代如何融合很多看似不相关的数据,拿到1+1>2的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现在数据科学家需要完成的任务,希望我们的生活因为大数据变得更加美好,每个人既是贡献者,也是服务的享受者,你们贡献的越多,你们享受的就越多。

  裴勇:听了郑宇先生的分享,其实我们每个人未来在智慧城市下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数据采集者,当然也是最后结果的享受者。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拿起来你的手机,感知你外部的数据,让我们在更加节能的空气进行学习和工作。

  沈苏南:其实每个人都是数据的贡献者,都从中获得益处,未来的智慧城市在环保方面其实是一个很立体的信息的网络,在这个上面不仅可以贡献,或者获得空气质量和水质的信息,也可以获得广义上生态的信息,比如哪里观鸟合适,哪里花开了,大家去看吧。或者根据细粒度的空气质量,发现环境确实不错,可能会去买房子,这种倾向或者直接影响到房地产的决策。这些其实都是很有意思的一些场景,也是非常吸引人的。

  裴勇:谢谢沈女士,实际上环保问题是一个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当然政府和我们每个人也是非常关注,也跟每个人的生活也息息相关。我介绍一下我所从事的行业,谈到环保的话题,我们也是身体力行的推动者,我们是通过在线上午活动的方式,让大家足不出户可以参加各种商业活动,包括今天我们跟主办方一起来合作,我们把这个论坛通过在线的方式让更多的参与者,或者观众能够感受到今天我们论坛各位嘉宾的精彩的演讲和他的思想的分享。

  我们测过,从北京到上海,假如坐飞机,参加一个商务活动,可能产生的碳排放28公斤,非常大的一个对环保问题的产生。所以说,我们每个人,为什么互联网这几年,尤其是“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提出来,互联网确确实实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在对于环保的推动上有非常大的贡献。大家可以理解电子商务,我们以往的购物习惯已经发生了改变,原来到各种商场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今天我们可以在淘宝、京东、1号店买到我们所需要的几乎所有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个时候您减少一份出行,就是对环保身体力行的贡献。谢谢大家!谢谢三位论坛参与的嘉宾,谢谢!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