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圆桌论坛:地图的巅峰期是否已过?

  6月10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以构筑地理信息新生态为主题的2015年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 (WGDC)在此拉开帷幕。WGDC自2012年起开始举办,四年时间里,伴随着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WGDC已经成为位置与...

  6月10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以“构筑地理信息新生态”为主题的2015年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 (WGDC)在此拉开帷幕。WGDC自2012年起开始举办,四年时间里,伴随着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WGDC已经成为位置与空间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创新盛会。

泰伯网

  会上以“地图的巅峰期是否已过?”为主题的圆桌论坛,V众投发起人李智勇,呱呱洗车董事长、天使投资人郄建军与腾讯地图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张弦参与了讨论。

  郄建军指出,地图本身变现的可能性较小,如今,地图领域的创业,简直已经成为了BAT的专利了,因此,还是要转变思路,瞄向O2O的细分领域进行创业。而张弦表示,任何一款APP离不开地图服务,地图的用户渗透率是在57%,打开率是8%,受场景所限,地图具体的商业模式并未确定,但比较乐观。以下为圆桌讨论实录。

  李智勇(主持人):我不是专业做地图的,我先提一个砸场子,容易被人打脸的问题,我前一阵子写关于地图的文章,我自己思考了一下,最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跟地图相关的地理信息可能被管道化了,管道化什么概念呢?比如富士康是做手机的供应链,接下来好多做手机的人都用富士康,富士康其实被管道化了,管道化之后的东西是能赚钱,没办法赚很多钱。我现在是有这个感觉,所以比如说好多的做地理信息的,包括高德等,很多都最终被收购,没有成为最终像淘宝比较顶级的入口,我不是特别专业,听听两位很专业的人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郄建军:大家好,我叫郄建军,原来做地图,对LBS平台也有点认识,现在做“互联网+”,还是“LBS+”还是“GIS+”,其实都可以叫做“地图+”时代。如果说以前地图是在第一线,现在不是“地图+”,是“+地图”,放在后面了,真正在前台起作用的是,现在最热门的,就是各个细分行业的传统行业,通过互联网去改造,各个O2O行业通过地图去改造,现在是这么一个潮流。如果以前地图是第一线,大家第一时间接触到的全是这两个东西,但是现在它作为背景,其实第一需求实际上是本身的解决生活问题,打车问题,而地图只是一个背景。互联网也一样,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原来互联网就是各种上午模式都已经有了,但是现在实际上各种跟传统行业结合以后,互联网恰恰成为一种工具,或者成为一种互联网思维。它变背景化了,所以你的感觉实际上有点对,但是如果从理论上来说,就是这样。因为大家看到,实际上咱们这个会开了好多年了,我也参加过好多次。如果说原来一进来全是GIS行业的,甚至互联网公司都很少,全是传统GIS行业的,后来互联网公司进来了,后来BAT公司进来了,现在门口全是创业公司,群是O2O公司。这个趋势很明显就是地图在往后台走,但是它支持的行业更多了,支持的就是地图可以说,渗透到所有的应用里边去了,这么一个发展过程,但是也是走向后台的过程,也是应用更广泛的过程。我是这么理解的。

  李智勇:建军跟我一样,不约而同来砸场子了。

  张弦:地图在互联网领域是非常关键,确实现在所有服务可能都利益不开地图服务,任何一款APP都会向你请求地图服务,地图服务对于第三方的支持非常重要,而且是非常关键的。并且由此产生了非常多的可以商业化,可以应用的数据,这些数据在用户行为分析,大数据分析和广告分析上非常有价值。

  第二个场景,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这个APP本身,地图的作用仍然是非常普遍的。我这边有一个数据是说渗透率,现在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大概是九亿,对于新闻社交类的渗透率是百分之百,对于像安全、音乐、视频类的渗透率大概75%,地图类的渗透率大概57%,所以是一个居中的效果,这个量不是太高。现在很多线下生活服务,全部加起来,大概渗透率是25%。对于像新闻类的渗透率35%,这个数据是非常准确的。可以说地图的渗透率,这是一个居中的效果,就是大部分的互联网群体还是在用。也发现另外一个问题,还有很多人没有用,这是一个渗透率的概念。

  另外一个概念打开率,大概在8%到10%之间,比如去陌生的地点,可能会拥堵,或者要找到一个地方,可能会用,这个场景没有更好的拓展,未来的位置服务还是会更多的渗透到人的生活之中,地图使用的频率和渗透率还会再增加,但是具体的商业模式,现在确实还没有更加有效的商业模式,可能更多是地图本身它没办法产生一个比如类似于付费,或者说直接的费用商业模式的成立。如果把它当做一个流量的入口,它的流量大概日DIU,就是每天打开用户,中国整个大盘数据,大概四千万到五千万之间,如果作为一个入口有点少,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类,又没有办法直接的转化出现金流,所以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这个地方渗透以及地图服务能力品质的提升,这个地方还会未来有转化,只不过现在看来这个启动的时间会比预期的时间要长。

  李智勇:张弦说的比较专业了,我形象化一点,问张弦一个问题。把地图作为第一个入口的应用场景,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比如开车的时候导航这类,你觉得还有哪些比较单行的场景将来可以进一步挖掘到?

  张弦:开车的时候不光是导航,可能要看路况,这是基于车的场景。基于公交的场景,也是很需要的。如果我们现在还很难以收集到足够充分的实时公交的数据,是非常典型的场景,很多时候是步行,现在步行做的不是特别好,使用体验也不是特别好,这些如果足够的解决的时候,人的使用的场景会更加拓宽。

  李智勇:现在来看,我们三个人的观点大概两类,张弦对地图本身的未来比较乐观一些,郄建军相对悲观一些,不管怎么样,现场还有很多创业的人,能不能从我们的视角给他们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想创业,从哪些角度切进来,面向未来?

  郄建军:做地图做了好多年,对地图还是很有感情。我们当时非常想把地图变现,确实花了很多工夫,但是地图本身直接变现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小,试探了很多种方式,其实地图确确实实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型的东西,这个东西非常有用,但是它直接变现的可能性还是小。所以,实际上后来大家提出来,地图干脆别直接变现了,让别的变现。我现在看来,实际上大家在创业。另外,大家如果在地图领域创业,如果做泛泛的地图客户端,我劝大家别做了,因为这是BAT的生意,一般人做不了,因为它变现比较难。

  李智勇:已经变成一个需要拼爹的时代。

  郄建军:不是需要拼爹,都有爹了。实际上我觉得真正的机会在O2O上,把地图作为工具,作为平台,把地图的各种用途用好,做好O2O的客户端,O2O的创业。举例子,我们做呱呱洗车,我们做天使投资,应该都在瞄着O2O这个行业,毕竟跟O2O比较近,我投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呱呱洗车,洗车实际上也是让小工找车的过程,有点像Uber打车一样。洗车,第一要定好位,要找到,第二、工人找的时候,路上算时间,哪条路走的最快,时间多长,给用户一个预期,大概几点钟洗完车。这就用到交通的实时情况,所以要用到所有核心的要件,比如高德提供后台,够要用他们县城的东西,这些东西你要再去做,肯定做不了,这个要的资源太多了。但是,做O2O创业,把地图公司免费提供的服务用好就很好了,瞄准O2O要解决的问题,每个细分行业都有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这边实际上直接离钱非常近。如果地图直接做,离钱比较远,但是O2O是每个行业都离钱非常近,就是一个传统行业+地图,传统行业+互联网,传统行业都是先进丢马上都能看到,如果做做地图,我认为O2O的细分行业继续找,当然还有很多蓝海没有真正去做,所以大家往这个方向去谈。

  李智勇:高德接受阿里的投资,主要原因是什么?

  郄建军:我离开了所以不好说,我们当时做的过程中,变现这个事情确实是比较头疼的一件事,因为直接变现确实比较难。当然,投资实际上更多是大家做地图消耗的资源特别多,而且是长期的投入,不能停下。这个投入会每年非常大,你怎么去产出呢?现在实际上比如原来导航是可以收钱的,现在导航都免费了,新的商业模式在哪里?其实这里边又要投入很多钱,收入上又有一些局限,这时候可能绑住BAT是最佳选择。另外,绑住BAT确实地图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因为它的很多应用都要用到基础信息,比如以阿里为例,它的菜鸟网络,要路径规划,要路上计算坐车的时间,都与地图有关,地图在阿里这个系统可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这时候他买这个公司就非常值。所以,这个东西要大家加入生态,要考虑到生态,你在生态中间能起到什么作用。

  李智勇:我们回到刚才的话题,创业的话题。

  张弦:我也是建议创业团队先从垂直的细分领域开始,地图确实是一个时间长一点的行业,不太适合创业。

  李智勇:相当于这一点看,你和建军的基本观点是一样的,也是从O2O利用地图,而不是拿地图本身作为一个创业的想法。

  郄建军:这个时期已经过了,五年前,2010年我刚到高德的时候,那是地图客户端创业的最佳时期,几家都没有做大,甚至高德只有一个迷你地图,很小,我们一股劲把Google什么都超过,最后成为领军的,那个时代2010年,刚刚兴起,还是有机会的。后来小一点的地图公司都被收购了,那场更正已经结束了。现在除了BAT别人真的没有机会了,大家还是瞄着O2O的细分领域创业吧。

  李智勇:我下面替创业的人问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一点点敏感。比如真正按照建军你们俩说的思路创业,还是用一个地图的服务,你建议用哪一个地图选择比较好?

  张弦:这个对创业者没有特别的推荐方式,从我们各方的测评来说,从技术指标上来说,基本上可能BAT三家的区别并不是特别大,这种区分比较小,可能很多时候是难以察觉和微乎其微的差别。如果从市场份额来说,确实会有比较明显的区分度,这个创业者可以自己判断,我们有个建议,你的接口可以更加兼容,可以更加灵活一些,这样针对很多条框,条次,均衡会做的更好一些。

  郄建军:我们客观的看这个事,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到底用谁家的好?我建议首先好好比较一下,确实是BAT三家的规模都差不多,你说哪家好,好在什么程度?哪家坏到什么程度,不是那么明显。但是毕竟与你用这个地图的时候,你对它的要求很高,还是一般要求,你要路径展示一下,还是要时间规划很准,尤其与车出行有关的,要路上算交通状态,我建议你用高德的,确实路上交通这块做的非常好,这是我们深入了解里边的东西,确实有很多大数据在里边,做的非常好。如果地图就是一般的展示,都差不多,有的好看点,有的难看点,你要求不高可以。还有一个你要考虑的问题,你其实不只是要用地图,还要用别的云服务,你要放到哪个云上,这个要综合。另外,每家的商务人员是不是对你的服务更好,我觉得要综合考虑,技术指标是一方面,我觉得要综合考虑,甚至你是不是要站队,你找投资是不是要傍大款,傍哪个大款要用哪家的地图,所以大家选择的时候要慎重考虑,当然也都是开放的,不行的时候换。

  李智勇:建军说到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前一阵子有个新闻说百度要投HERE,主要原因说把数据中心给投了,缺乏安全感,建军也提到,是不是创业者要考虑站队问题,张弦怎么看这个,创业的时候要考虑这个问题呢?

  张弦:我觉得不要为了选择地图去考虑站队的问题。

  李智勇:你的理解,即使别的公司投的,用了你们的服务,也不会产生任何不良的影响。现在我们有些服务可能有的某一家会稍微强一点,大家花了很多钱,基本到达了一种好像比较同质化的地步,差距不是特别大。未来这个状态会一直保持下去吗?从我们发展的眼光来看。比如现在地图一直就这样保持下去吗?

  郄建军:我觉得现在还是两强争霸,纯粹从地图来说,还是百度和高德要强一些,就是客户端,但是从API腾讯也是非常强的,有微信在里边,像腾讯里面微信的位置分享做的非常好。所以,几家各有各的特色,但是长期来说,因为这三家地图都是战略性的东西,所以除非它真的是犯了错误,才不重视,一般都会很重视。所以,一般来说谁强还要继续看。刚才说到收购HERE的问题,国际上有两家,Google不会跟别人随便合作,这样其实就可以看到几家已经在国际市场去争夺了。国际市场是未来地图很大的一个争夺市场。所以,我觉得几家还会拼命的往这边投入,暂时还看不持续谁会在下一步更领先。但是,在生态上来说,可能阿里的生态更健全,它对地图的依赖更强,因为它有海外物流,物流的东西,实际上对地图依赖很强。所以,阿里的国际化也做的比较高,所以这块可能比高德的机会更大一点。

  张弦:当前的地图还是主要受生态系统的影响比较大,确实腾讯在微信、QQ、滴滴、点评,这种方面来说,在生态系统的协同效应非常大,也产生了非常大的数据。基于目前的应用方式来说,更多的是受生态系统的影响。地图未来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一个是室内定位,是最近的一个投资和追捧的热点,我们也花了不少精力去研究,它的商业模式也比地图更加要清晰。还有一个是伴随车联网的兴起,对于高精度地图的需求,ADAS地图的需求,这种需求明显在上升,车辆的信息化会对地图的精确程度,它的复杂度,还有它的辅助能力提出越来越多的需求,这个需求应该比之前的在手机导航时代,它的精度应该提高一到两个数量级,这是未来一个竞争的时段。

  李智勇:前面讨论相当于两家,或者三家,现在要重复性的做这个工作,好像很难配合,是这个理解吗?有可能大家一起合作,做一个共同性的平台,接下来这个是有可能吗?好像扯远了,但是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提车的时候,总提一个话题叫共享和专有。

  郄建军:我是比较中立一些,我刚做地图,六年前的时候就问过你这个问题,我说为什么这么多家持一张牌,真正做的也六七家,为什么不做一张地图,每天七八个队伍在街上一块扫街,那不是浪费吗?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商业利益。还有实际上中国的基础地理信息,该做的人没做,国外是政府做的,中国政府在基础方面,在地理信息的基础信息方面做的并不全,甚至做了也不给大家分享,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比如举例子,交管局有很多路况信息,但是我们做路况信息,要交管局拿到信息也比较难。交通部有很多高速公路信息,你直接从交通部拿到也很难,政府没有业务给商业公司分享,这是一个机密的问题。另外,大家做的也不全,即使有也是分散到各地,最后变成每家公司要做,都得从头开始。只好我自己派车队,自己收集信息,各种信息,零散的散到各个地方,然后整合起来,自己做一张,另一个公司也这样做,最后大家都是分头做。

  做到今天BAT三家不可能三家做一张地图,又要差异化,所以大家还是这么做下去了。我觉得纯粹说做一张地图,主要是在现在的竞争状态下不太现实。但是有一些东西是可以做的,所说的共享的东西,其实有一些东西共享,比如未来POI是不是可以共享,未来的一些核心的道路信息是不是可以共享一下,尤其政府促进的一些,政府要求的比如公共交通的一些东西要共享,政府推动可能更快一些。有些东西会共享,但是不是全部,基本上是这么一个情况。

  李智勇:我继续再问个比较傻的问题,以现在发展形态来看,是不是意味着这个公司体量非常大,是不是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地图,要不然非常被动,比如苹果自己开始弄地图,是这个理解吧?

  郄建军:地图是一个非常基础的东西,你可以用别人的,没问题,但是他还是不放心。尤其做到一定大的程度,因为地图还是很基础的东西,只要做大了,还要弥补,这是必然的,有点像搜索一样,太重要了,所以大家谁也不想放弃,每家还要突破自己。美国就买了一堆小公司,拼成一个大的地图公司了,他会用这种方式渐进式的做,一开始也是用别人的,只要它是生态的一级,它是BAT,还是苹果,还是Google,它总是觉得地图是一个永久的,离不开的一个重要的支撑。这是我的理解。

  张弦:这个取决于一个超级公司它的商业模式,我们可以简单的看到,像Google、苹果都有自己的地图,因为它这一套的操作系统,还有它的一套服务,成为它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具有战略价值的。像小米,确实是没有,但是小米的商业模式更多是靠硬件本身赚钱,以及通过它的AppStore预装去收费,地图反而成为它收费的一个公司,地图不会对它整个OS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所以,才是一个它不需要现在做地图的阶段。对于腾讯来说,百度来说,阿里来说,可能重要的不是做硬件,而是软件搭建的生态环境,这种生态环境对地图,以及地图产生的内容是极为重视,这决定了他是否自己做地图的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因素。

  李智勇:我们今天谈话比较发散,我们回到最后,来几个具体的问题,结束我们这个探讨。刚才都提到了说创业的时候,比较共识的一点,是说创业的时候可能要关注一个点上的O2O的领域,我们不像前面,我们有的说的比较宏观。回到这几个点,你们两个,比如当前,可能当前探讨具体的几个点跟大家谈一谈。

  郄建军:其实现在O2O里边已经细分了很多领域了,不管是汽车的,物流的,美容美发,各种各样的东西很多了。简单判断,日常生活最需要的高频次的,刚需的东西,这是最理想的。如果低频次的,创业比较偏,不太容易获得持续的投资。我觉得现在有些东西,比如汽车领域,现在非常火热,非常激烈,那就是几年前,大家都往那儿投,现在形成的结果。但是未来像物流,甚至像现在的洗车这一类的,其实都是未来可能会迅速火爆起来的。像我们做的呱呱洗车,短期内非常火爆,大家很多人在北京都看到了,需求非常刚性,频度非常高。我觉得大家判断标准,每个细分行业都可以做,因为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这些行业很多,但是一定要注意高频、刚需,可以用互联网真正改造,很多东西重构了产业链,重构了生产关系,重构了很多东西,创造了新的价值,一定要说这个,不要只是拿一个互联网牌照,但是实际上还是做传统行业不行,纯粹的互联网飘在空中不落地也不行,具体到哪个细分行业创业,大家自己看。

  李智勇:有没有一个特别愿意投的?

  郄建军:呱呱洗车是我第一次正式做天使投资人投的项目,我也很看好洗车这个行业,但是新的方向,像物流,甚至一些细分行业的,像一些传统的没有被改造的行业,美容美发,大家都可以去看。

  李智勇:好的。今天我跟两位也学了很多东西,也花了一些时间,先到这里。谢谢大家!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1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