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它想象成孩童的玩具顺便具有实用功能,而应该把无人机看作是一台电脑在飞,一台智能手机在飞。无人机的本质是信息的数字化。” 曾经的连线杂志主编,现任无人驾驶飞机制造商3D Robotics的创始人兼CEO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刚刚结束的Business Insider数字化年会上畅想了无人机将带来的新一轮生产力革命,他认为无人机所带来的生产效率和行业革新将媲美1970年个人电脑的出现和兴起,“无人机时代刚刚开始”。
和安德森分享着同样远景的还包括很多科技、制造以及零售业的巨头们,包括亚马逊,谷歌,微软,UPS,通用电气等等。2013年12月1日,也是当年美国“电商周一”(Cyber Monday)的前一天晚上,美国CBS电视台60分钟节目播出了主持人查理罗斯( Charlie Rose)采访全球最大电商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Jeff Bezos)的新闻片。随后第二天亚马逊股票交易量比前一个交易日增加了一倍。在这部新闻片中,贝索斯第一次面对电视公布了亚马逊秘密研制的可以完成“半小时送达”的送货神器——无人机,消费者和投资人随即疯狂了。把如今刚刚起步的“当日送达”升级为“半小时送达”,将意味着消费者对亚马逊的依赖度更高,也意味着公司收入节节走高。
但是寄希望于亚马逊会因此而获得业务加倍的投资人很快被泼了一盆冷水。因为他们随即发现无人机尚未立法,商用无人机直到今天仍然是被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禁止的,亚马逊研制的Prime Air再好也只能在仓库里呆着。而在市场流传的即将公布的美国监管框架里,未来无人机监管法规将至少包括如下限制:飞行高度不能高于400英尺(约120米),必须在白天、在操作者实现范围内飞行,必须远离飞机场和闹市区,必须获得操作资格许可。这相当于给无人机的送货业务判了死缓。贝索斯有些乐观地表示,在4-5年内有望实现,而更多人猜测,可能至少要再等上10年。
然而,那些认为看到了下一股风潮的投资人并不愿意等那么久。当无人机的“送货业务”因为监管缺位而让资金举足不前之际,既看到无人机的巨大商机,又希望能控制风险的制造商和投资人搜寻着新的“可以飞翔的猪”——相对低风险的无人机商业化领域。而农业,也许可以成为那个让无人机投资方获得丰厚回报的第一个产业。国际无人机系统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以无人机将在美国2015年正式开始商业化进行评估,在无人机商业化的第一个十年当中(也就是截止到2025年),这个产业将创造经济效益820亿美元,而其中农用无人机创造的经济效益会占到750亿美元。
将农业视作美国无人机商业化的第一个突破口是经过了风险和回报比对所得出的结论。
安德森表示,从控制风险的角度来看,农田往往是远离市区的,地广人稀,视野开阔,完全可以符合监管部门要求的飞行距离不能过高,不能造成交通事故以及必须在操作者视野范围之内的安全性要求。而且美国农田基本属于“私人用地”,这样就避免和公共利益发生冲突,也处在可商业、可私用的灰色地带。这都是农用无人机更容易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的原因。
而从创造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农用无人机的回报和成本相比将是非常诱人的。美国农业每年农田损失高达280亿美元,而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虫害等“信息”的缺失或是不准确。而连接上GoPro摄像头的无人机可以通过多次飞行进行土地检测,更准确地了解地貌特征,并且根据分阶段了解粮食生长情况更有针对性地播撒农药,防治害虫或是清除杂草。
“更加令人兴奋的是,这样的检测不仅是实时的,而且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要知道如果使用卫星进行地图测绘,数据传回可以需要90天到2年不等,而且清晰度还不如无人机传回的画面。”安德森很得意地表示。现在市面上常用的无人机大约在几千美元左右,和天价的租用卫星相比,成本被大幅降低。
除了风险可控而经济效益巨大之外,农用无人机在其他国家已经开始使用的成功案例也给美国监管方提供借鉴。美国农业部发展专家卡尼 (R.J. Karney) 就在美国国会呼吁,日本和澳大利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使用农业无人机,美国应该赶紧立法迎头赶上。而《经济学人》的报告显示,在已经可以使用农用无人机的法国,每公顷的农田因此增加收入约62美元。
有消息称,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仍在筹备无人机使用条例和标准文件。而在美国经济仍在缓慢复苏的今天,无人机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可能带来的裁员,特别是航空部门失业问题带给监管部门巨大的政治压力。而监管部门的裹足不前让美国商用无人机的制造商因此纷纷转战海外。美国媒体预测,在未来十年中国将有望成为全球无人机的生产中心。
{{item.content}}